阿芬太尼在ERCP手术中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0
/ 2

阿芬太尼在 ERCP手术中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

徐敬康 , 邢文博 , 关恒达 , 姚泓名 , 巨长桥通讯作者

牡丹江医学院, 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摘要目的:分析阿芬太尼在ERCP手术中的效果观察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ERCP手术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麻醉方案。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在麻醉5min后、内镜达到十二指肠时,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更加稳定(P<0.05)。实验组苏醒时间、肌力恢复时间更短,在丙泊酚用量上也远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ERCP手术中,阿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显著,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值得推广。

关键词】阿芬太尼;ERCP手术;血流动力学


ERCP手术是治疗胆胰系统疾病的重要方式。较传统手术而言,不仅对患者创伤小,同时也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但为了降低患者应激反应[1],常需在手术中实施麻醉干预,但由于不同麻醉药物麻醉效果存在差异。因此,为了更高的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我院对300例ERCP手术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阿芬太尼的临床价值,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20201-20224所收治的ERCP手术患者中,抽取3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ERCP手术指征,且知晓并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排出心脑肾等功能严重不全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50例。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参照组:诱导使用舒芬太尼0.1μg/kg+丙泊酚1.5mg/kg,麻醉维持使用静脉泵持续泵注丙泊酚80μg/kg/min。实验组诱导使用阿芬太尼5μg/kg+丙泊酚1.5mg/kg,麻醉维持使用静脉泵持续泵注丙泊酚40μg/(kg·min)+阿芬太尼


0.15μg/(kg·min)。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前、麻醉5min后、内镜达到十二指肠时、苏醒时),并对比两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以及肌力恢复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对数据处理,使用X2/t校检;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

在麻醉5min后、内镜达到十二指肠时,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更加稳定(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X±S)

组别

时间

参照组(n=150)

实验组(n=150)

t值

P值

收缩压(mmHg)

T1

123.72±21.12

123.24±19.13

0.261

>0.05

T2

93.62±11.23

110.12±10.24

4.321

<0.05

T3

117.97±13.04

123.11±15.04

4.692

<0.05

T4

124.12±18.21

125.24±17.05

0.315

>0.05

舒张压(mmHg)

T1

73.13±10.43

73.15±10.21

0.399

>0.05

T2

52.15±8.39

64.33±5.56

4.628

<0.05

T3

64.12±5.02

71.15±6.25

4.259

<0.05

T4

73.51±11.04

74.09±11.43

0.312

>0.05

心率(次/min)

T1

81.24±4.26

80.24±3.07

0.326

>0.05

T2

72.21±4.56

67.34±4.35

4.124

<0.05

T3

73.34±4.15

70.34±2.34

4.315

<0.05

T4

80.25±4.07

79.47±2.67

0.621

>0.05

2.2两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以及肌力恢复时间对比

实验组苏醒时间、肌力恢复时间更短,在丙泊酚用量上也远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以及肌力恢复时间对比(X±S)

组别

例数

丙泊酚用量(mg)

苏醒时间(s)

肌力恢复时间(min)

参照组

150

310.26±23.25

169.25±4.26

9.25±2.25

实验组

150

233.25±15.26

69.95±3.24

6.06±1.14

t值


6.251

4.251

4.847

P值


<0.05

<0.05

<0.05

3.讨论

血流动力学即根据物理学定律、生理与病理学概念,对血液在血管系统中流动着力学进行动态测量与分析。血压为最基本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也是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2-3]。心律失常是围手术期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严重的心律失常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麻醉5min后、内镜达到十二指肠时,实验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更加稳定(P<0.05)。虽然麻醉药物能有效的减少患者应激反应,但不同的麻醉药物其疗效与副作用不同。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实验组苏醒时间、肌力恢复时间更短,在丙泊酚用量上也远低于参照组(P<0.05)。丙泊酚为烷基酸类的短效静脉麻醉药,静注后迅速分布于全身,40秒钟内可产生睡眠状态,具有麻醉迅速、平稳等特点。同时丙泊酚在人体中并不会停留较长时间,代谢较快。但单一应用时并不能有效抑制机体应激反应,且随着剂量的增加对患者血压影响较大。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不仅减少了丙泊酚用量,同时也能达到更理想的麻醉深度,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但易引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4]。而阿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均属于强效麻醉性辅助镇痛药,但阿芬太尼作用时间相对较短[5],从而对循环及呼吸影响较轻。

综上所述,在ERCP手术中,阿芬太尼的临床效果显著,不仅可以达到与舒芬太尼同等的麻醉效果,同时其血流动力学更加稳定,更利于患者术后苏醒。因此,阿芬太尼更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国庆. 阿芬太尼与舒芬太尼辅助丙泊酚持续静脉泵注在无痛肠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比较[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2,19(03):405-408.

[2]王子元,梁映霞,卢克良. 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价值[J]. 临床军医杂志,2022,50(01):81-82+85.

[3]龙翔,查宁晖,曾萍,龚园. 阿芬太尼和舒芬太尼用于患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的效果比较[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12):1263-1266.

[4]解志强,关欣,朱世明. 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无痛胃肠镜诊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5):561-562.

[5]何秀文. 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分析[J]. 智慧健康,2021,7(27):166-168.

牡丹江医学院学生科研项目~课题编号(202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