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1
/ 4

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及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张佳乐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南充

摘要:王阳明是我国明代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其思想精髓和学说内容形成的心学是对于中国千百年来思想理论的一个汇总与发展。王阳明的思想理论受当时的时代影响,杂糅了儒、道、释三家的基础学说与思想认识,并且在后期王阳明思想发展过程中逐渐偏向于结合王阳明本身的经历以及多年的对于儒、道、释三家思想认识的学习,最终关注在教育方面的思想认识。其中“致良知”哲学思想的论述最能表现其特殊性,是其心学体系的中心内容,包含了极高的道德教育价值。在我国历久以来都以教育为根基的背景下,使得王阳明的思想不仅在当时,就是在现今的中国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正因如此,本文通过对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的研究来推动当前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发展。本文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首先从 “致良知”哲学思想概述出发,讨论了“致良知”的内涵以及“致良知”的途径;第二部分聚焦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最后第三部分针对目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根据王阳明的“致良知”哲学思想讨论了其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关键词:王阳明 致良知 中学德育

王阳明创立的心学思想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其思想影响至今还在延续。“致良知”是王阳明学问的头脑与灵魂,也是其本人最为重视的内容。致良知思想内涵丰富,对当代中学德育也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概述

(一)“致良知”的内涵

“良知”二字,来自孟子。“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所谓” 不虑“,就是不假思索,即不需要经过后天的经验认知而获得的,是人生来就本自具足的认知,后世所谓” 先天之知“,或” 自然之知“。孟子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也就是道德信念和观念,这是人的天性与本能,是人性中本自具足的。王阳明先生继承并发挥了孟子的良知思想,并把良知概念自觉地上升为最高哲学范畴,并以此建构了体大思精的心学体系。在王阳明先生晚年有名的“天泉四句教”中,明确地提出了“良知”的内涵: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知善知恶是良知”,就是说,人自身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天性中有向上向善本能追求。这个“知”是指良知,而不是简单的见闻之知或感官知觉之知。“良知”作为人心的本体,是先天赋予的道德本心,不是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的,是人人都具有的,它能够辨别一切是非善恶。

“致知”来自《大学》。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也就是“格物致知”,意思是穷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王阳明先生在“致知”的基础上提出了要“致良知”,不仅是在外界事事物物上求知识,而是一个在自己心上用功、趋于至善的过程。这里的“致”,就是到达、抵达的意思。良知纵然是每个人都生来具有的,但是明觉到良知的程度是大相径庭的,所以才要下“致”的功夫。只有真正的去“致”,才能使“良知”真正地展现出来。王阳明曾说:“致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致良知“的“致”,可解释为“推广,扩充到”。从字面上来看,“致良知”是最简易的工夫。但事实上,王阳明曾指出:“人孰无良知乎,独有不能致之耳。”可见,致良知也是最难的工夫。若不肯“致”,即便良知天赋,也只是一种浪费,最后也只是个愚。正如王阳明所说:“心之良知是谓圣。圣人之学,惟是致此良知而已。自然而致之者,圣人也;勉然而致之者,贤人也;自蔽自眛而不肯致之者,愚不肖者也。愚不肖者,虽其蔽昧之极,良知也未尝不存也。苟能致之,即与圣人无异矣。2” 既然良知天赋,是人人生来就具有的,则圣愚的差别就在一个“致”上。普通人若能切切实实地致自己的一分良知,便离圣人近了一分,致自己的十分良知,便是十足的圣人。

(二)“致良知”的途径

首先是“立志”, 阳明先生把“立志”作为学的第一要义,“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今学者旷废隳惰,玩岁愒时,而百无所成,皆由志之未立耳。…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3”不立志的人就无法成就任何事业。即使是从事手工业劳动的这些人,没有不在为他们的志向而劳动的。现在从事学习的人,荒废学业,不求上进,最终一事无成,都是由于志向不确定的缘故。志向不确立,就像没有方向的船,没有笼头的马,跑得再快也无法达到目标。而 “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意思就是说,立志成为圣人就可以成为圣人,立志成为贤人就可以成为贤人。从正反两方面反复强调“立志 “的重要性。

然后是“知行合一“。这里的”知“就是”良知“,良知是人人生来就有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的良知就没有显露出来,原因就在于”致“。有没有去”致“,通过自己的行为把先天就有的”良知“付诸实践呢?那又如何去”致“,王阳明先生指出,致良知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必须在事上磨练。他说:“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在王阳明这里,致良知并不是什么神秘功夫,它与我们的生活实践密不可分,就在日用伦常中开展,离开了日用伦常,也无所谓致良知

4。致良知必须落到实处,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实践,不可能脱离生活通过想象去“致“,强调了知行要合一。

二、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相脱离

在德育的过程中,存在这道德理论和道德实践想脱离的现象。学生的道理理论道德知识大多来源于学校老师的灌输式教育,最为常见的是开学第一课就是背诵中学生守则,在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时老师也会让学生罚抄中学生守则。这样的教育培养的学生能把这些规章制度烂熟于心,却在生活实践中漠不关心。在一方面,我们不能忽视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这是学生建立道德素质的第一步,但是只是一味的灌输道德理论知识而没有付诸实践,教出来的学生就是只知不行,学生的实践行动能力一直处于很低的水平,如果中学持续在这种“知识中心主义”的指导下来进行德育,那么,学校的德育水平永远不会有提高的空间,甚至最终影响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成为社会道德建设的绊脚石。

(二)德育方法单一

在德育过程中,学校老师采取的德育方法大多以说教和批评为主。学生本来是学习的主体,在这些方法下,学生却被动的接受学习道德理论知识,学生的主体作用丝毫得不到发挥和体现,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只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机械死板地学习。而且针对不同的学生教育者应该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但是如果只采用这一种方法来进行德育往往其结果肯定也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加之中学生这个阶段正处于青春期、叛逆期,如果一味的说教和批评只会让他们产生厌恶情绪,从而轻视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更不会付诸实践。

(三)学生个体发展不平衡

在德育过程中,存在着德育教育一刀切的倾向。教育者根据统一的德育内容和要求来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应试教育大背景下,老师的更多精力放在提高学科成绩上,在德育这方面花得时间很少,不会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的教育。如果持续在这种惯性教育方式下学习,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会取得任何成效。

三、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对中学德育的启示

(一)德育内容——良知与立志

良知教育是中学德育的基础 ,也是中学德育的首要内容。根据王阳明先生对“良知”的理解,良知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既然良知是人人都有的,所以良知教育的重点就在于让学生了解到每个人是有着同样的良知。在此基础上,使自己的良知得到展现。

王阳明先生说:“夫志,气之帅也,人之命也,木之根也,水之源也”,意思是志是一切的开始,开始决定结束,它是气的统帅,人的性命,树的根,树根不培植,树木就会枯死;志是水的源头,没有源头,河水就会断流。所以,立志教育应是中学德育的关键内容。当代青少年普遍存在的人生问题,便是志向不清,找不到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对自己的人生和价值感到迷茫,不知所措。没有坚定的志向,任何事情都难以成功。 因此,树立远大志向并锤炼坚强意志是一切德性的基础。当前,面对学习道路上的困难和挫折,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和坚持;面对种种诱惑,他们往往也不能很好地把控自己的行为,道德意志力薄弱。 因此,中学德育要引导学生自觉培育道德意志的长期性和坚定性,树立自信心,提升道德修养。

(二)德育原则——知行合一

在王阳明的德育思想中,道德意识和道德知识的增长与道德境界的提升并不是同步进行的。道德思想切实的落实到实际行动上才算是道德境界真正提升的标志,才能体现出道德教育真正的价值,才能是真的“致良知”。中学的道德教育要想取得一个完满的效果,必须要改变之前老套的教学方法,不能一味的说教或批评,换一种切实有效的教育方法,比如,从根本上激发受教育者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树立受教育者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假如教育者从挖掘受教育者德性潜能方面进行道德教育,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参加德育活动的过程中将德性很好的利用到活动中去。现代德育应该从王阳明致良知思想中汲取营养,让学生学会在学习和生活磨练意志、提升心性。生活最能磨炼人、提升人,我们不能把道德当概念和知识来传授,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实践,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情感和道德能力5。这样,受教育者通过把学到的“知“通过”行“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到达”致“。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中的知和行是不能分离的,道德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的必备基础,道德实践活动则是一个人道德水平的最终标志。在今天的道德教育过程中,教育者须把道德意识的运用放在一个很重要的位置,把教育实践活动列为德育工作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道德教育过程应做到着实躬行,鼓励受教育主体把“知”与“行”有效结合起来,在道德实践中学习感悟,在道德实践中“致良知”。通过这种正确的道德教育方式来丰富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使学校的德育取到切实的效果以确保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王阳明提出“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强调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这是从知到行的过程来表述知行相互联系与包含的关系。若就知是行的开始来说,知不仅是整个行为过程的一部分,而且是行为过程的初始阶段,因此可以说知即是行;就行是知的实现来说,行可以看作整个知的过程的终结阶段,因此也可以说行即是知,从而强调了知行合一

6

(三)德育方法——多元化

王阳明主张的“学不可躐”等的教育方法,是因为每个学生的资质、才力和才能等等都是有差异的,而且他的这个教育方法也发挥了应有的实际作用,因此,中学的道德教育必须根据各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生自己也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来选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中学的道德教育方式需要随着时代和学生的变化而做出改变,尤其是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就是教育方式要具备多样性的特征,除此之外,各类学校还要改进道德知识传播的方式以及创新道德理论知识付诸于社会实践的具体形式,使每一种传播方式和具体实践形式与学生自身实际的体悟和感受结合起来。王阳明道德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将学生内在的良知激发出来,道德知识的教育和具体实践活动的引导才是有价值的,学生只有将自身内心领悟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道德规范才能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虽然目前中学都有开设道德教育的课程,但真正发挥作用的少之又少,这就迫切需要教育者能够在遵循德育的原则的前提下选择适合的每个学生德育方法,进而促进学生德性的培养。

(四)教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

王阳明的“良知”学说认为人人都有“良知”,内心的“良知”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就意味着肯定了个人的主体价值,重视个人的主体力量的发挥,有突出人格平等的意思。在道德教育中把受教育者当成主体,充分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需求,重视他们的独立人格,这样个体的自觉能动性会很轻松的释放出来。这首先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学校道德教育应本着以人为本出发点,就能够唤起受学生们的道德自信,鼓励学生用致“良知”的功夫,就能达到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为的目标,从而为全方面的发展提供动力,之前那些枯燥乏味的的道德规范会真正内化为学生内心的道德信念。所以中学道德教育的进步必须从个体内心良知为起点,让每个学生都感到自身价值的无穷性,使他们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内省”是儒家自孔子开始便很注重的内心道德修养方法。王阳明认为“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所谓省察克治,就是通过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自律 ”,来达到克制私欲的目的。 中学在德育的过程中,也应该教会学生 “吾日三省吾身”, 尤其要自觉做到独处时的谨慎,待人接物谨守其心,保持良知的纯净透彻,毫无杂质7。同时通过“内省”的方式从中学这个特殊阶段开始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思考与判断,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结语

本文以“王阳明的‘致良知‘的哲学思想对当前中学德育的启示”为研究论题,首先分析了王阳明先生的“致良知”思想,这一部分是王阳明教育思想的精华所在,也是对于当下中学生道德教育启示的源头所在。其次分析了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的问题,根据其问题在最后讨论了王阳明“致良知”哲学思想具体的对于当前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启示。王阳明作为明代的大教育家哲学家,其思想中可以供现世借鉴使用的部分很多,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梳理清这些内容,并且可以将这些宝贵的思想启发当下的中学生道德教育,推动其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2]耿加进.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J].汉字文化,2020(23):195-196.

[3]张明娜.浅析王阳明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7):87-88.

[4]吕佳丽. 王阳明“致”思想的德育意蕴研究[D].苏州大学,2020.

[5]万绪珍,邹秀季.论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34(05):93-96.

[6]王朝辉.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22):261+193.

[7]陈亚萍.试论“致良知”对中学德育的启示[J].文理导航(上旬),2018(10):75-76.

[8]高美荣. 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中北大学,2018.

[9]范俊丽,高美荣.王阳明的致良知学说及其对加强学校德育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8,30(03):22-24+45.

[10]杨坤. 王阳明教育思想对当前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D].贵州师范大学,2017.

[11]叶南客,肖伟华.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现实困境的开解——基于王阳明“致良知”中德育方法论思想的考察[J].思想教育研究,2016(04):43-47.


高美荣. 王阳明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研究[D].中北大学,2018.

2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3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吴光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4耿加进.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J].汉字文化,2020(23):195-196.

5耿加进.王阳明“致良知”思想及其对当代德育的启示[J].汉字文化,2020(23):195-196.

6张明娜.浅析王阳明哲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7):87-88.

7陈亚萍.试论“致良知”对中学德育的启示[J].文理导航(上旬),2018(1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