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甄晓东 吴军

身份证号: 62232219840606****

身份证号:65412319851125****

摘要: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处于较快发展的时期。装配式建筑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同时也产生了区别于传统建筑的事故类型,在安全管理方面给相关人员带来较大的挑战。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参与单位应当提前制定相关措施,分析研究施工面临的安全因素,识别风险,提高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水平。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风险管控

1装配式建筑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的含义是指工厂批量化生产出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施工以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化、施工机械化为特征,能够整合设计、生产、施工等整个产业链。和以前传统施工方法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周期短、施工影响低、施工便捷等优点,给建筑行业注入了新鲜活力。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环保节能意识不断深化,国家也在大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建筑行业也必将迎来新的突破,以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装配式建筑由于其信息化管理、智能化应用、生产成本低、环保节能等优点,以工业化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贴合新时代国家发展要求,给建筑业带来了新路子、新生命,必将替代旧工艺。

2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隐患问题

我国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多种安全问题,如现场管理不完善、流于形式,现场管控力度不够、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范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不能充分执行,管理者、工人安全意识淡薄等。

2.1建筑施工中的触电隐患

在装配建筑施工过程中,触电会对施工人员造成极为严重的人身伤害,所以必须对触电隐患成因及处置进行探究。比如施工时需要焊接技术的参与,而根据相关安全事故研究表明,开展焊接活动时,虽检查了三级配电,在电焊时还是会有可能造成触电。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操作人员专业素养欠缺,在实际操作电焊设施时,没有严格执行操作流程,自我保护意识较弱;二是安全检查流于形式,保护接地等措施没有做到位。三是安全用电方案设计流于形式,个别编制者施行“拿来主义”,没有针对实际情况全面布置,没有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或流于形式。如此便使触电的危险系数加大,发生事故的几率便会增加。

2.2高空坠落的隐患

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材料吊装较多,发生高空坠落的事故几率增加,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而言,高空作业无疑会加剧坠落风险。并且由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普遍薄弱,倘若在实际操作时,未对自身防护设施(安全帽、安全绳、安全网等)进行系统详细的检查,发生意外时失去了保护,坠落风险便会升高;部分塔吊司机和信号司索工配合欠缺,加剧了高空坠落危险。为节约施工时间,部分起重吊装设备没有严格进行安全验收便投入施工,存在设备老化、零件缺失的风险。还有部分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时随意丢弃工具和材料,这样也会增加安全隐患,极有可能给其他施工人员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偶然的雷电、暴雨、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下,不得进行高空作业。

2.3交叉作业中的隐患

交叉作业是指两个或以上的工种在同一个区域同时施工。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多单位、多工种、多项工作同时进行,常有上下立体交叉的作业。现场人员较多,安全管理难度较大,必须事先做好施工组织方案和专项安全方案并审查通过。例如上层爬架下降、下层门窗安装同时进行,而劳务人员可能分属两个不同的施工单位,总包单位必须加强对各分包单位的管理,安全技术教育交底不能流于形式,必须使其铭记于各层级人员心中。同时对相关施工区域采取隔离措施、设置警示标志、标识等。监理单位加大巡查次数和力度,防微杜渐。支模、砌墙、粉刷等各工种在交叉作业中,不得在同一垂直方向上下同时操作。下层作业的位置必须处于依上层高度确定的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之外。不符合此条件,中间应设安全防护层。

2.4机械设备隐患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机械使用种类相比传统施工有很大差异,主要用于构件及材料的装卸和安装。主要设备包括自行式起重机和塔式起重机,垂直运输设备主要包括塔式起重机、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科学安排和合理使用起重机械及垂直运输设备可大大减少施工人员体力劳动,确保施工质量与生产安全,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塔式起重机的安装和拆成为例,起重机的基础是保障安全的第一必要条件,施工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不能充分考虑不同场地地质情况不同,地基承载力偏差较大,不同型号的起重机对基础自重、配筋、混凝土强度等级等要求不一致。要根据实际情况差别化设计,不能生搬硬套。塔吊的安全装置(力矩限制器、超载限制器、限位器)提前安全检查、试验后确认。塔吊拆除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规则,按照拆除顺序进行。

3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3.1规划构件的堆放位置与堆放方式

当预制构件运输到堆放场地前,相关人员需对现场进行检查,充分考虑,选取堆放区域。应当尽量方便起重机一次吊装,减少二次转运,降低相关成本与人员风险;选择位置后进行地面平整与硬化,确保承载时构件的稳定性,不得放在边坡等不平整位置,避免危险;计算承载构件的荷载,在堆放构件时,应严格按照要求,不得随意增加构件数量,防止超过承载构件的荷载。

3.2选取合适的吊点

起吊前,应安排专人对起吊位置进行明确的数据论证,避免因吊点位置的不合理,造成资源的浪费以及危险性的增加。吊点位置设计不合理还会对预制构件造成损害,对原本的结构强度造成一定的损害。若在吊装的过程中造成构件滑落,会对人员产生损伤。确保吊点的位置十分重要,必须提高数据测算水准。

3.3 谨慎选择起重机型号

装配式施工过程需要对大量的构件进行运输和吊装,应当严格选取起重机型号,计算最大力臂的稳定性。若选取的起重机型号过大,会造成资源浪费、成本增加;若选取的起重机型号过小,会降低装配速度、增加工期,甚至导致施工安全风险。选取的起重机型号不合适,属于三级风险。若在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将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做好事前控制,合理地选择起重机的型号至关重要,相关人员应按照预制构件的压力和建筑物的高度等要素进行全面分析,对起重机的型号做出正确选择。

3.4加强操作人员培训

为确保吊装工作的安全性,相关部门应严格要求操作人员的资质,操作人员必须具备符合要求的资格证以及操作经验,严禁无证上岗,还应该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吊装作业过程中,若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不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与国家行业标准,会造成极大的隐患。安全事关重大,相关部门应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技能培训与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吊装作业的安全。

3.5完善外围防护措施

在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具有高危险性,施工单位应该完善和加强外围防护装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预制混凝土梁上悬挂安全平网来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梁上操作人员意外坠落。若出现防护设施损坏,发现者应立即报告给相关管理人员并停止施工,对损坏设备或区域进行紧急维修,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3.6控制施工误差范围

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造成施工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或者外界环境因素影响。误差是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应该加强针对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严格控制误差范围。

3.7注意气候条件

恶劣天气下应该立即停止施工,加大对恶劣气候条件下为赶进度进行吊装作业的惩罚力度。恶劣天气施工是对生命安全的极不负责,需要加强相关安全管理人员的防范意识。

结束语

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此,一方面要以树立精细化管理、全面化管理的理念贯彻策略;另一方面,要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现场巡查、管理考核以及安全宣教等角度采取好对策。

参考文献

[1]徐永秋,刘永玲.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问题[J].砖瓦,2021(09):55-56.DOI:10.16001/j.cnki.1001-6945.2021.09.021.

[2]郭世国,栾健,李永福. 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评价及应对对策[C]//2021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21:28-30.DOI:10.26914/c.cnkihy.2021.036227.

[3]连兴华.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J].砖瓦,2021(08):57-58.DOI:10.16001/j.cnki.1001-6945.2021.0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