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智慧,润泽课堂——小学英语学习共同体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启迪智慧, 润泽课堂——小学英语学习共同体初探

钱新花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长江小学

摘要随着新课标改革的进行,小学英语教学中开始流行“学习共同体”这个概念,教师从传统的教授知识模式转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导的教学模式,小学英语的学习是集听说读写四者为一体,这决定了在小学英语课堂上运用“学习共同体”的必要性,本文以启迪智慧为出发点,润泽课堂为背景,探讨研究在小学英语中运用“学习共同体”的实质,对此作出以下阐述。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润泽课堂;小学英语;应用

引言:现代小学英语教师如何将课堂架构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向“启迪智慧,润泽课堂”转变,来完成素质教育变革,实现新型教学思路的建立,应当成为小学英语教师共同探讨研究的问题,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运用应当进行具体研究,本文进行相关描述。

一、设计英语情境,确定学习任务

每次课程开始之前,首先需要教师共同进行研究讨论,这节课如何以学习共同体的模式展开。运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解决。本次课程设计学习共同体模式时,主题,内容分别是什么,如何展开,怎样营造学习氛围等等。教师还要根据每次课程的实际情况做出改变,此外还要对学生英语的学习情况和对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调查,及时做出调整。

设计英语情景时最重要的一点是做符合学生理解模式和对之后成长发展有帮助,构建过程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点,符合学生接受程度。在课程中,教师要安排合适的知识量,通过信息技术或角色扮演的方式进行教学[1]

比如,在译林牛津英语四年级教材上册的:How mach。 教师可以设定一个商场的情景剧进行教学。同时准备一些印有不同物品的纸张,事先为同学解释本次课的进行方式。之后由教师开始:Welocome to the mall。May i help you?

学生指着其中一张纸上的物品问:How much is this sock?接着教师回答:twenty。由此进入本次课程,首先为同学们介绍本节课会学习哪些物体的英文单词,之后再告诉学生数字的规律,以及金钱的单词,像umbrella、fan、shoes等等。单词讲解清楚后给同学们印有物品的纸张,先把单词与物体的联系起来,接着把同学分为不同的小组,一个小组负责商场的运营,一些小组当做买东西的人,大家用刚才学到的内容进行交流。一个回合过后再把角色反过来,另一个小组当商场服务人员,其他小组同学做买家。让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句子都能运用到。通过使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询问和回答,学生自然而然就进入到教师设定的情景模拟中去了。

课堂情景模拟场景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英语水平,沟通所用的英语句子要包含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词汇和目标语句,学生可以理解为什么使用这段话,听到问题时知道怎么回答。从今天课程的重点内容出发,引导学生与教师,或者同学之间对话。 其次,教师不能设计太过枯燥平淡的情景,针对学生在课程中遇到的疑问及时给予解答,同学们通过情景模拟理解掌握今天的课程后,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反馈,让学生知道自己有被看到。当然回答问题时,学生掌握得不太好,没能回答正确,也应该给予鼓励,之后再与同学说明正确的回答是什么,不要太过死板。

课程进行期间,教师需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沟通氛围,做好同学之间或者同学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的营造,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相互信赖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让师生与知识之间组成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师生共同围绕在知识的周围,活跃进行思考,让彼此思维火花相互碰撞,从实践中引导深入思考,增强学生对课程的理解。

二、开展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根据学生意见,帮助划分不同的小组,教师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细微调整,建成合作互补形式的学习小组。每组尽量满足以优帮良,让平时上课比较积极主动的同学作为主导,共同帮扶基础较差的同学[2]。小组成员之间需要有团队意识,在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制定不同的考核方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计分,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自主思考,最后形成小组意见。教师在各组准备期间巡回跟踪,给予引导,这个过程中就能形成教中有学,学中有教。

另外还有分层小组的方式,根据学生英语学习程度不同,教师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针对指导,英语程度较好的同学,平时进行适当引导,注重组内学习氛围的养成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英语水平中等的学生划分为一组,中等小组平时要注重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及重难点和错误题型讲解,帮助提升。针对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另外分为一组,教师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度,让学生先理解基础内容,然后一步一步提高。因为小组内学生水平差不多,存在的问题也很类似,针对不同小组出现的问题,重点解答,相同水平的同学有进步后对其他同学的带动力也会更强。

这种分层小组的学习方式,在学生水平差异较大时实施,效果显著。通过这种小组的学习方式让每位同学都得到帮助和提升,学生也更容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

三、结合学习内容,验证学习成果

对小组成果和建议进行收集,小组建议包括课堂学习方式的建议,改进方法建议。成果包括学习内容的总结,知识点整理等。对于小组意见,给予尊重和鼓励。

授课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小组给出不同的问题让他们讨论,最后派出代表发言,检验小组学习效果,这个过程很多刚开始不善于表达的同学也会在同学们的鼓励下开始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后教师再根据小组掌握情况的不同分开布置不同在作业,通过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学生的盲点在哪里,课上针对性进行分析,能让教学效果最大化。

现代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真相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由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所以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难点出发,教师开展对应的教学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只有自己真实运用,体会,尝试和合作,才能使英语的运用能力得到提高并享受润泽的学习过程。

结语:本文根据学习共同体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分析,通过组织学习,能帮助同学更多地表达自己,教学课堂的主体也由教师变为了学生,有利于教学效果优化。 但是,这其中依旧有一些细节需要注重。 教师首先需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主动构建意识,这种意识是需要教师结合课堂和课后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判断。教师可通过小组的实际学习状态和学习成绩,判断英语共同体的学习效果是否有成效。在小学英语中运用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教师需要不断总结经验,让课堂更加丰富,提高自身能力,才能做到更好的教学。

参考文献

  1. 肖红球.小学英语学习共同体教学的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99

  2. 陈燕萍.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小学英语课堂的提问探究[J].学子:理论版,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