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7
/ 2

工程水利向 资源水利转变

王建华

德州市水利工程施工与维修中心 唐吉永 德州市丁东水库运行维护中心

摘要:论述了工程水利内资源水利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关键词:工程水利;资源水利;转变

水利工程主要研究工程水文、水利工程测量、水利钢筋混凝土、水工建筑物、工程制图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水利工程领域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工程现场施工、工程预算、水利设备维护维修。例如: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

资源水利就是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具体概括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六个方面。

”在资源水利实践中,水不能单纯作为人们开发利用的物质,而更应该作为一种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自然资源来加以利用和保护。所以资源水利强调的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资源管理,工程措施只是作为辅助手段来应用。资源水利又有专家叙述为:资源水利是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优化水资源配置和加强水资源管理为手段,注重提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强调资源的重要性和市场的配置作用,更注重水资源配置和管理上的投入,包括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的投入,是水利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由工程水利技向资源水利是清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需影。随着经济的使速发展。我国的水资源及水环境的开发利用已日益社会化,城乡间、断门间、地区间相互冲突的竞争性和利用日益加剧,传统计划经济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及其以工程措随为主导的水利战略的局限性已日益显露。

实施资源水利是各级水利部门所变职能的需要,在传统工程水利的内通里,水的问题只是技术可行性和投资可行性(效益和费用)的问题,并且随着工程技术能力的提高, 国家的投入问题更是成为解决水问题的关键。而政企不分体制所形成的自己评价工程并由自己负责建设的利益驱动机制,更加剧了各级水利部门“重工程建设,轻资源管理”的倾向,争取国家投资,加快水工程建设成为各级水利部门的主要目标,忽略了面向社会履行资源管理职能。节水体制机制障碍的成因分析主要是管理方式陈旧。地方政府管水的方式是以宏观管理为主还是微观管理为主?是资源管理为主还是工程管理为主?目前,依然存在着重微观轻宏观、重工程水利轻资源水利的现象。由于政府对水资源总体规划的制定、监管、实施未能给予高度重视,即政府在行使水资源配置权上的动作不到位,导致水资源规划缺乏时效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了区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合理性和权威性,给以水权理论为基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设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的需求在迅速增长,水利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资源水利是在水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制约作用,并且传统的工程水利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程度的条件下产生的。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是国民经济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领域的宏观调控目标,资源水利是这一宏观目标对水利行业的具体要求和措施,它的理论基础和内涵就是可持续发展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支持着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

水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没有水就没有人类社会。当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工程水利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急剧增长,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等因素对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和压力:一是生产、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人们对水质要求的提高;二是城市集中供水量骤增,迅速超过地域供水能力的限度,城市缺水严重;三是生活废水、工业污水迅速增长,特别是城市附近水域污染严重。使能够有效利用的水资源量在不断减少,生态环境也进一步遭到恶化。但是每一区域水资源总量是有限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愈来愈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光靠修建水利工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修好的水库可能无水;打了井、开了渠,有可能提引不到水。这时,人们开始转向水资源,开始重视和研究水资源问题,认识到必须从资源的开发、调配等方面来满足人类社会发展进步对水资源的需求,所以,资源水利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源水利将逐渐取代工程水利,并逐渐在水利事业中占据主导地位,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

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是说将不再加强水工程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教育,将不再需要大规模兴修水利工程,将不再需要注重水利工程的管理,而只去抓水资源,但是事实却并非如此。水旱灾害将始终存在。人们要控制水就要开发水利,就需要通过水利工程这一手段来实现水利的开发和综合利用,自建国以来,我国工程水利建设取得了许多令世界展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各项水利工程除害兴利的能力还不强,标准也不高,水利工程建设还必须继续加大投入,快速发展。因此,怎样利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不断改善、提高对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我们始终要走的路。

1、工程水利与资源水利的特点

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工程水利阶段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水资源的量与质能充分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供给大于需求量很多,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二是人们要除水害就要兴建水利,只要修建水利工程,目的就会尽可能达成。三是水利科研、教育和政府行政管理都完全是为如何修好工程。管好工程而服务的。而资源水利阶段的特点也很明显:一是水资源供不应求,不能无限制取用,要有计划的合理使用;二是必须站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研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项工作,确保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三是政府部门、水利科研与教育单位,不仅要重视水利工程的兴修与管理,更要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教育和发展,并将资源水利与工程水利紧密结合起来,使水利事业的发展科学持久。

2、当前的水利工作要注意以下四点

(1)水利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2)解决我们面临的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要注意综合治理、统一管理,实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的和保护六个方面,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

(4)水利一定要认真研究经济问题,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水利工作思路的这种战略性调整,形象直观的提法,就是实现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理论科学的提法就是实现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

21世纪,科学治理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三大水资源问题,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水利建设的历史性任务。资源水利的理论内涵就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当前要特别重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节约、保护问题。要重点抓好七个工作领城:防洪、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水土整治、流城水资源统一管理、城市化进程、跨流域调水。

所以,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实现由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是一个生产力发展的过程,是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结果,是水利事业由一个阶段发展到一个更高、更全面的阶段。因此,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是水利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马尚友水资源持续利用与管理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任树梅杨培岭水资源保护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3]阮本清沈大军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孙富行. 资源水利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J].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 2000, 1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