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3
/ 2


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

赵璐璐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灌溉排水发展中心 新疆 83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水资源的不断开发,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中非常严重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节水工程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水利部门在近几年来也加大了对水利工程的投资力度,加强了对农业用水节水方面的建设。在我国组织的水利调查中发现,农业用水的量达到我国用水总量的一半以上,而且其水利渠道中对水的利用程度很低。由此可见,水利渠道防渗工程的建设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所以,在对水利渠道防渗工程进行施工时,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都要对工程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再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方案,进而确保水利渠道防渗工程具有更高的效率以及更好的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措施

引言

为了提升水利工程质量,就需要改善水利工程的渠道防渗施工技术,这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降低建设成本,提升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率,在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的过程中,还需重视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的采用,以此保证工程质量。然而,在渠道防渗施工的过程中还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所以需要不断地总结施工经验,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地创新和优化,从而提升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质量。

1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

现阶段,渠道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通过渠道防渗技术可以有效的节约水资源,大幅度降低农业灌溉用水量,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并扩大实际灌溉面积,从而促进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第二,渠道防渗工程的实施有效的降低了渠道的占地面积,从而解决了渠道坍塌等问题,实现了灌溉区的高效管理。第三,防渗工程的设计实现了对生态环境的合理保护,通过降低地下水位解决了土壤沼泽化和盐渍化问题。由此可见,渠道工程的防渗施工与设计在水利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现阶段的水利工程渠道防渗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水资源浪费的情况也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所以,施工企业要加强对渠道防渗工程的重视程度,对施工过程和施工设计进行有效的优化和完善,从而避免渠道渗水的问题。

2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现状

如果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能够有比较好的节水效果,那么这将会对我国水资源短缺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因为我国对渠道防渗工程技术方面缺乏一定的重视程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在这一方面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小,进而极大地影响到了渠道防渗工程技术的研究,所以在现阶段,这一方面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现阶段,我国广泛使用的一些防渗材料虽然具有一定优点,包括防漏水的效果好以及能够承受的水流压力大,但是一个很关键的缺点就是防冻性能比较差,这就导致这些材料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的使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如何解决防冻性差这一局限已经成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此外,各种类型防渗材料的复合利用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将各种材料以其优缺点为依据相互之间进行结合,例如薄膜类具有比较好的防渗效果,但是其成本比较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将其与一些成本比较低的材料有机地结合到一起,确保其能够达到最优的效益,将效益最大化。再者,现阶段主要的输水渠道基本上都是明渠,而相关的研究发现,暗渠以及暗管的输水技术有着比较好的防渗效果,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渗漏的损失。在北方的一些寒冷地区都会有冻土层,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将这些材料都填埋到冻土层以下往往就不会再出现冻胀这一系列问题,这样做不仅能够节约大量的土地,同时还对田间耕作提供了更多的方便。由此可见,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应该被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建造和设计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以及设计埋设施工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措施

3.1沥青防渗施工技术

沥青防渗技术在渠道防渗施工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自身具备较强的防冻胀能力,而且老化的速度相对较慢,同时还可以对工程中的裂缝进行自愈。由此可见,沥青防渗技术的优势在渠道防渗工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但是其对施工工艺的要求非常高,如果沥青混凝土的防渗层厚度没有达到标准,将会出现被植物穿透的问题。现阶段在我国水利渠道防渗工程中,主要的沥青防渗方式有3种,分别是沥青席法、埋藏式沥青薄膜法和沥青混凝土法。其中沥青席法是通过在苇席等材质上涂抹沥青,然后在实际的施工期间利用沥青的特性实现连接,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漏洞问题。埋藏式沥青薄膜法需要工作人员对渠道底部进行压实处理,同时要清理各种杂草保证渠道底部的清洁平整,最后在上面铺设适当的保护层,从而有效的预防快速老化的问题。沥青混凝土法需要工作人员将沥青、砂石等材料进行融合和搅拌,通过这样的方式制作成的防渗材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2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

混凝土防渗技术在渠道防渗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0-50年之间,主要包含着预制铺砌、喷射法施工以及现场浇筑,主要把水泥、砂石以及速凝剂作为其主要的原材料。其优点是抗渗性能比较强、抗冲性能比较好,而且还有较高的耐久性。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其缺点就是对施工设备的数量要求比较多,而且施工的步骤也相当复杂。由此可见,混凝土类渠道防渗主要应用在地形以及气候不同的基岩以及风化岩基的渠道。

3.3孔洞防渗堵漏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渠道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孔洞且出现了渗水问题,需及时采用有效的解决措施,让孔洞防渗堵漏施工的水平得到提升。可以采用以下2种施工方式:第一采用下管堵漏法施工。这种施工方式一般会在水压相对较大的情况下运用。如果水利工程中产生的孔洞相对较大,需要通过检测得到孔洞渗水位置的坚硬度、孔洞的实际大小、孔洞的深度等数据,进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通常情况下,在采用下管堵漏施工技术的过程中,需要在渗水孔洞的底部位置铺上一层碎石,之后把油毡覆盖在碎石的表面,并准备好相应的水泥胶浆,开展孔洞的灌注施工,之后做好压实工作,使渠道的平整性得到保证。此外,还需在孔洞的外围刷上一层防水层,使孔洞的防水性得到提升,然后把胶管拔出,避免孔洞出现再次渗水。需要注意的是,采用孔洞防渗堵漏施工技术的一个前提条件,是重视选用有效的堵塞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就是操作比较方便,且效果相对较好。第二采用直接堵塞法施工。在渠道中出现渗水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但如果没有及时解决,就会导致问题不断扩大,从而影响渠道的整体质量。在孔洞水压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采用直接堵塞的施工方式,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孔洞较小的情况。通常情况下,应用此技术之前还需明确渗水的原因,确定是因为孔洞问题造成的渗漏,明确只需要解决孔洞的问题即可解决渗漏问题才能采用直接堵塞法,如若不然,则无法实现防渗堵漏的效果。

结语

在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企业还需重视防渗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针对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择科学合理的防渗技术,进而使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证。在选择防渗施工技术的时候,施工企业需要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对施工过程中的细节还需开展合理的控制,以保证施工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战英,刘艳.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8):2091.

[2]闫俊平.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6):81~82.

[3]赵璐,刘立云,张绍昌.探析水利渠道中防渗施工存在问题及防渗设计[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