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护理对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18
/ 2



早期康复护理对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唐诗敏

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髋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其功能恢复的重要性。方法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功能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早期康复护理;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功能恢复


患者发生髋部骨折后,关节面错位,在活动时会带来剧烈疼痛,若未及时接受治疗将会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的风险,严重影响其运动能力和生活水平[1]。临床针针对该病多采取手术方式治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就是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术方法,但在手术时为确保视野满足手术需求,需将关节大面积暴露,进而导致髋部周边软组织受到损伤,影响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因此在接受手术治疗后还需进行一定护理工作[2]。常规护理方法对术前、术后的基本需求能够很好的满足,但在关节功能恢复上缺乏侧重点[3]。而早期康复护理能够从患者实际护理需求出发,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运动康复护理,提升患者配合度,确保髋关节功能能够尽快恢复。为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在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功能康复的重要性,本文从2019.11-2021.06间选择100例髋部骨折患者展开如下探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髋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7岁-65岁,平均年龄(46.59±1.52)岁。观察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28岁-66岁。平均年龄(46.61±1.64)岁。组间患者基本信息计算后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患者因髋部骨折住院;(2)患者认知清晰,能够流畅表达;(3)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1)肝肾衰竭疾病患者;(2)依从性差患者;(3)资料不齐全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包括:入院后疾病关联知识健康宣教、饮食指导、不良生活习惯约束、术后予以病情观察,对并发症予以预防护理。、

观察组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还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内容包括:(1)康复干预,康复干预措施分阶段进行,在术后第2d,根据患者病情指导对下肢肌肉进行收缩练习,保证下肢张力,下肢血液能够有效回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术后第3d-14d,随着病情恢复进行长收缩康复练习,如踝泵运动等。在第14d后,通过CPM机对髋关节、膝关节的ROM进行被动活动,每天合理安排时间进行2次。术后6w-8w,指导患者负重站立,对机体平衡动能进行训练,随着肢体功能恢复,逐步过度到搀扶行走、搀扶上下楼梯、独立行走等。术后9w-12w继续强化髋关节、膝关节活动训练,提升下肢平衡性。(2)心理干预,患者术后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对于早期康复训练可能存在排斥心理,害怕通过过早训练会导致病情更加严重。此时护理人员应与患者积极沟通,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手术过程以及术后康复运动的重要性,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早期康复护理。

1.3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分别评估两组研究对象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做好记录,髋关节功能评分由Harris评分量表获取,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关节功能越好。(2)护理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发生并发症,包括: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和感染。

1.4数据处理

选择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计数资料实施χ2检验,计量资料实施t检验,P<0.05,统计学数据有意义。

2结果

2.1组间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髋关节活动度及髋关节功能(`x±s)

组别

例数

髋关节活动度(°)

髋关节功能评分(分)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对照组

50

80.86±4.57

118.59±14.37

62.47±3.27

70.94±2.49

观察组

50

81.79±4.64

138.67±13.51

61.98±3.45

75.28±2.53

t值


1.009

7.198

0.728

8.645

P值


0.315

0.000

0.467

0.000

2.2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肺栓塞

感染

下肢静脉血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50

3(6.00%)

4(8.00%)

2(4.00%)

9(18.00%)

观察组

50

1(2.00%)

0(0.00%)

1(2.00%)

2(4.00%)

x²值


-

-

-

5.005

P值


-

-

-

0.025

3讨论

髋部骨折对患者带来较明显的病痛,若未及时接受治疗不仅会影响运动行为能力还会加重关节炎性,加重病情。笔者综合分析大量临床资料发现,当前在治疗髋部骨折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得到了充分肯定[4]。但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可能性较大,落实相应护理对策显得尤为重要,促进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改善预后。

早期康复护理在临床护理领域应用反馈较好,术后护理人员与患者沟通交流时了解其不良心理情绪,评估其对于康复运动是否排斥,针对康复运动依从性较差患者耐心向其讲述病情原因、手术原理、以及术后积极开展康复运动的重要性,加深患者认知,进而分阶段开展相应康复干预工作[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活动度和髋关节功能评分均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可能为:通过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心理护理,使患者对疾病有着更加深刻的认知,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意识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接受并开展早期康复训练,减少卧床时间。同时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循序渐进增加运动强度,促进膝关节、髋关节功能恢复,使其下肢能够逐渐适应运动强度,促进预后。

综上所述,髋部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预后康复,值得全面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海鹰.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应用与临床护理心得探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8,26(4):51-52.

[2] 杨小丽.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螺钉内固定术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医疗,2021,40(1):146-148,167.

[3] 吴敬红. 健康教育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距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252-3255.

[4] 王晓业. 下颌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9):83-84.

[5] 王颖. 多发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手术期的康复护理体会[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5):198-2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