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热惊厥后心肌酶变化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5-25
/ 3

小儿热惊厥后心肌酶变化临床分析

刘继凯

北京丰台医院儿科 100072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热惊厥后心肌酶的临床变化。方法 选取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小儿热惊厥患儿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患儿的热惊厥类型进行分组,其中54例患儿为单纯型热性惊厥,作为SFS组;另54例患儿为复杂型热性惊厥,作为CFS组。对比两组患儿心肌酶指标的变化。结果 SFS组患儿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指标水平均低于CFS组,其中CK-MB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S组患儿CK-MB、CK、LDH指标阳性率均低于CFS组,其中CK-MB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K-MB、CK、LDH均呈现显著的下降,相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 热惊厥患儿在发病后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心肌受损,其中CFS患儿心肌损伤程度更为严重。心肌酶指标CK-MB的敏感性最高,可在早期心肌受损中发挥重要作用。热惊厥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心肌酶指标均呈现显著的下降,提升心肌受损得到改善。

【关键词】儿科;热惊厥;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

热惊厥是儿童常见急症,往往发生在感染早期高热状态下,患儿可表现为突发性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动、阵挛等,还可伴有双眼斜视、直视、翻白眼等[1]。临床将热惊厥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复杂型热性惊厥,前者惊厥持续时间短且预后相对更理想,而后者病情持续久,预后相对更差[2]。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热惊厥对机体的损伤是全身性的,其中心脏是相对更易损伤的脏器,临床在治疗热惊厥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儿是否出现心肌损伤[3]。心肌酶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等是评估心肌损伤的重要指标。本次研究为探究热惊厥发病后心肌损伤的发生情况,对本院收治的热惊厥患儿不同分型、治疗前后心肌酶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旨在揭示热惊厥对心肌酶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属于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小儿热惊厥患儿为研究观察对象,按照患儿的热惊厥类型进行分组,其中54例患儿为单纯型热性惊厥,作为SFS组;另54例患儿为复杂型热性惊厥,作为CFS组。SFS组:男38例,女16例;年龄1~7岁,平均(3.02±1.42)岁。CFS组:男40例,女14例;年龄1~6岁,平均(3.08±1.40)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热惊厥的临床诊断,存在高热、肌肉抽动、呼吸急促、双眼上翻/斜视、口唇发紫等症状表现[4];(2)患儿家属在得到告知后,同意参与研究。

排除标准:(1)合并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疾病;(2)颅脑器质性病变;(3)转院治疗,未在本院接受治疗。

1.2 方法

1.2.1 诊断方法

所有患儿在入院后2h内均采集静脉血3ml,分离血清后以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AU5800)进行心肌酶谱的分析,包括CK-MB、CK、LDH。在治疗3d后,再次对患儿的心肌酶进行检测。

1.2.2 治疗方法

收治患儿后予以急救对症治疗,包括使用退热药物退烧,镇静药物镇静,控制肌肉抽动,存在感染的患儿予以抗感染治疗。治疗期间予以患儿吸氧,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儿心肌酶指标差异,并对比两组患儿心肌酶阳性率。CK-MB参考区间:0~24U/L,CK参考区间:38~190U/L,LDH参考区间:125~765U/L。如检测数据未在区间内,视为阳性检出。

(2)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心肌酶指标的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628d870040f86_html_39efcb1599c52d93.gif )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入院时心肌酶指标对比

SFS组患儿CK-MB、CK、LDH指标水平均低于CFS组,其中CK-MB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入院时心肌酶指标对比(U/L628d870040f86_html_39efcb1599c52d93.gif

组别

例数

CK-MB

CK

LDH

SFS组

54

28.62±7.16

255.32±25.30

583.02±45.30

CFS组

54

36.25±7.52

262.34±26.41

592.30±46.52

t


5.400

1.411

1.050

p


0.000

0.161

0.296

2.2 两组患儿入院时心肌酶指标阳性率对比

FS组患儿CK-MB、CK、LDH指标阳性率均低于CFS组,其中CK-MB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儿入院时心肌酶指标阳性率对比[n(%)]

组别

例数

CK-MB

CK

LDH

SFS组

54

31(57.14)

17(31.48)

19(35.19)

CFS组

54

42(77.78)

23(42.59)

26(48.15)

x2


5.115

1.429

1.868

p


0.024

0.232

0.172

2.3 两组患儿入院时、治疗后CK-MBCKLDH变化对比

治疗后两组患儿CK-MB、CK、LDH均呈现显著的下降,相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儿入院时、治疗后CK-MB、CK、LDH变化对比(U/L628d870040f86_html_39efcb1599c52d93.gif

组别

CK-MB

CK

LDH

入院时

治疗后

入院时

治疗后

入院时

治疗后

SFS组(n=54)

28.62±7.16

20.23±5.23*

255.32±25.30

177.30±22.30*

583.02±45.30

253.30±25.67*

CFS组(n=54)

36.25±7.52

29.35±5.68*

262.34±26.41

212.36±25.37*

592.30±46.52

286.30±26.30*

t

5.400

8.680

1.411

7.628

1.050

6.598

p

0.000

0.000

0.161

0.000

0.296

0.000

注:组内对比,*p<0.05。

3 讨论

小儿热惊厥多见于5岁前的儿童,统计显示是小儿时期常见惊厥性疾病之一[5]。依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可分为SFS、CFS,其中SFS指24h内发生1次惊厥,且发作时间不超过15min的患儿,SFS患儿的在所有热惊厥患儿中占据主要;CFS指24h内发生超过1次的惊厥,或持续时间超过15min,CFS在所有热惊厥患儿中占比较低[6]。SFS、CFS的预后有所不同,其中CFS预后往往更差,需要较长时间治疗才能康复。在热惊厥患儿急性发病过程中,会伴随着全身抽动、呼吸暂停等症状,继而引起全身性的缺血缺氧。心肌细胞对缺血缺氧极为敏感,磁轨炮中心肌细胞的生物膜受损,继而导致心肌酶溢出并释放到血液中,引起心肌酶水平的上升。患儿机体在抽动的过程中,茶酚胺、5-羟色胺等缩血管活性物质大量释放,进一步引起患儿的心肌受损[7]

既往研究证实在小儿热惊厥发病过程中心肌酶活性有显著的改变,临床可依据心肌酶的表现对心肌损伤进行诊断,以制定合理治疗方案[8]。本次研究接显示SFS组患儿的CK-MB、CK、LDH指标水平均低于CFS组,其中CK-MB显著低于CFS组患儿,这表明在热惊厥发病的过程中伴随着心肌损伤的发生,尤其是程度更为严重、预后更差的CFS患儿,心肌酶的变化波动更大。尤其是CK-MB指标的变化最为剧烈,证明抽动更为严重,惊厥次数越多,造成的心肌损伤也更为严重。CK-MB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灵敏度较高,但是特异度较差,结合其它研究可知在甲减、肺部疾病、休克、破伤风、骨骼肌损伤中也会显著升高

[9]。本次研究还显示在指标热惊厥患儿的CK-MB、CK、LDH相较治疗前均有显著的下降(p<0.05),这提示在治疗后心肌受损得到改善。因此热惊厥患儿的心肌酶临床变化可总结为在发病后显著上升,并且惊厥程度越高,上升幅度也大,而在治疗后心肌酶指标逐渐回落。

综上所述,小儿热惊厥患儿在发病后心肌酶指标呈现显著上升的态势,且上升幅度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而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心肌酶指标逐渐回落,在之后相当一定时期后逐渐恢复。临床在诊断热惊厥患儿中,可使用敏感性最高的CK-MB进行诊断,以制定合理治疗方案,促进患儿预后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张文. 护理干预在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193-194.

[2] 武艳. 急诊小儿高热惊厥全程绿色通道护理路径方法及临床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19,35(5):177,180.

[3] 蔡玲珊. 针对性急救护理在高热惊厥患儿急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6):2683-2685.

[4]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856.

[5] 刘黄艳,柳艳佳. 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对小儿高热惊厥康复效果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8):2582-2583.

[6] 马巧. 小儿急性高热惊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管理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7):38-39.

[7] 赵华文. 支原体肺炎合并心肌损伤患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青岛医药卫生,2019,51(6):405-408.

[8] 袁海灵,宁立罚,史艳杰,等. 三色预警分级护理对小儿高热惊厥疾病治疗与降温效果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20,17(4):129-131.

[9]曹小琴,张蕾. 高热惊厥患儿外周血的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J].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9,37(12):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