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分析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6
/ 2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分析研究

张祥振

身份证号: 37142519890803****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来,建筑工程的投资规模及体量越来越大,建筑和结构形式日益复杂,对建筑产品的功能、美观等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工程实施进度与项目投资控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解决以上现实问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怎么科学地管理成为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研究项目管理的意义与实践价值在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进度、建设投资可控的效果。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策略

引言

建设工程具有参与单位较多、建设周期较长、涉及资金金额较大、建设要求较高等特点。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措施,也是落实各专业建设目标、达成任务要求的主要手段,对于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具有直接影响。根据对现阶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设计情况的分析,发现仍然存在的问题包括:法律法规问题、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问题、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问题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项目管理的主要特征,顺应项目管理变革趋向,根据最新项目管理模式,积极加强人员培养与信息化建设,同时要不断完善行业法律法规,加强对项目管理有关制度的建设,为建设工程的有序落实提供保障。

1项目管理模式概述

现阶段,我国采取的工程管理模式有平行承包模式、设计或施工总承包模式、项目总承包模式等,近几年在实验工程总承包(EPC)模式、代建模式、全过程咨询模式等。外国工程管理的新模式主要有美国的“边设计、边施工”(CM)模式、EPC模式、合伙(Partnering)模式,德国的项目总控(PC)模式。另外,日本在研究实施精细化管理。近年来,BIM技术也为项目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2当下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近两年建设工程行业发展速度较快,项目管理模式不断更新与变化,原本的法律法规与规范制度是契合于传统项目管理模式的,但是与最新的项目管理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比如:在推行精细化管理之后,每个阶段的管理控制要求缺乏具体明确的法律规定要求,现阶段的法律规定要求较为粗放。再比如:信息化建设之后,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资料形态发展变化,此时原本关于“项目资料管理”方面的法规要求则不是百分百适用。不仅是法律法规,现阶段的项目管理规范制度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必须结合现实情况,适当调整项目管理的规范制度,保证制定的制度符合实际需求。在实际过程中,项目管理人员还存在信服力不足的情况,就是指在现场中,项目管理人员提出管理要求,指挥施工单位人员配合某事,但是施工单位人员的配合度不积极,缺乏对被指派任务的认同,敷衍了事;或者体现为现场人员不认真遵循施工安全规范,不按照规定佩戴安全防护设施等。可以看出,项目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与管理素养,会直接影响本次工程建设的进度、安全与质量,影响建设工程各方人员的协调效果。信息化建设是现阶段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最新阶段,也是项目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根据“A地块整备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情况可以发现,本工程中主要采用BIM技术作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核心技术。BIM技术应用之后,虽然提高了建设工程管理效率,但是仍然存在不足,包括:受到软件制约,BIM技术无法充分满足专业需要,很多数据无法实现不同软件之间的传递,影响BIM模型的建设。本建设工程的完成需各方人员协同配合,但是目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运维单位在BIM数据、BIM模型交接方面缺乏统一的传递标准、相应的协作机制与交互流程,没有充分利用BIM技术价值,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浪费。

3项目管理方法

3.1建设网络平台

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高效的信息化网络平台,这些平台能够有助于进行数据信息的共享,这不仅能够提高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有利于项目管理各个环节的有效衔接,使各个部门能够进行有效合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并且对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和企业当下所用或者即将建设的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制定相应的互补方案。另外,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科学合理的利用信息化共享平台,通过招标、开会、资料共享等工作,实现信息传输的高效性,这样能够极大程度上提高信息收集的准确率和高效性。

3.2质量控制遵循的方法

质量控制的最好方法是以事前控制为主,以事后控制为辅。本着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着重做好质量控制的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主要是落实中间过程质量的检查及中间验收工作,依照项目管理实施细则对施工过程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非法操作,及时纠正工艺偏差,及时消除质量隐患,跟踪质量问题。过程控制采取抽查、观测和试验方法展开平行查验,验证施工质量情况。对工程的隐蔽工程和重点位置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时现场控制;对需要复检的材料,严格执行现场见证取样和见证送检制度;对各参建方的不称职人员及不合格分包单位应及时撤换;以工程施工规范及工程验收规范为质量标准,通过严格检查、实测实量、采集数据等手段,对照工程进行质量评定。

3.3做好进度的事前控制,制定保证工期的措施规划

(1)组织措施。强调进度控制的责任制,将进度责任明确到人;开展劳动竞赛,提高承包商和各参建单位的积极性;通过改善外部配合条件,如及时处理设计变更等,缩短施工技术准备期,努力为开工创造作业面。(2)技术措施。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文件,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尽量通过实行平行作业、交叉作业和流水作业缩短间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达到提高整体进度的目标;提倡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缩短工艺时间,减低技术间歇时间等。(3)经济措施。实行包干管理与资金挂钩;创立耽搁工期的制约办法,如负约损失赔偿的条约。(4)通过合同制约的措施。分析施工合同有关条款执行情况,进行纠偏,修改补充;严格按照合同条款执行和协调处理有关工程延期索赔事项;实行定期工期报告制度。(5)处理好质量和进度的关系。通过管理的前瞻性和及时性,以质量为根本,促进进度控制,合理消除两者之间的对立关系;当发生质量问题时,必须要求承包商进行返工处理,严格禁止以追求进度而忽视质量的施工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项目管理是建设工程的主要环节,更是保证规范落实各项建设任务、按照要求达成建设目标的有力手段。在今后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建议工作人员要正确认识到项目管理的重要性,立足建设工程本身,积极引入规范法律法规内容,加强项目管理有关制度的建设,以规范制度、明确法规起到约束作用,辅助落实项目管理要求。还需加大力度进行信息化建设,积极引入先进技术,搭建现代化、智能化的项目管理系统,进一步实现对建设工程的动态化管理,提高管理实效性。同时积极开展对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培养,定期组织技能提升与学习,加强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约束与考核,以此调动人员工作积极性,提升项目管理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郭斌杰,田清义.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C]//.2019年1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9:56-58.

[2]邰登辉.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25.

[3]韩启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本控制措施[J].居舍,2019(30):145.

[4]王龄超.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8(11):200.

[5]李晶晶.谈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8,44(05):245-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