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草防火工作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07
/ 3

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草防火工作的探讨

向珍宝 , 何建军,王先斌, 田富, 宿秀江 *

(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南 保靖 416500)

摘 要:为加强白云山保护区林草防火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主要通过现场调查、查阅往年数据等方法,对白云山保护区林草防火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林草防火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林草防火;对策;白云山保护区


The Discussion on Forest and Grass Fire Prevention of Baiyu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Xiang Zhenbao, He Jianjun, Wang Xianbin,TianFu,Su Xiujiang

(BaiYu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dministration, Baojing, Hunan 416500)


Abstract: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forest and grass fire prevention in Baiyunshan Nature Reserve, ensure the safety of people's lives property and forest resources, maintain the integrity and continuity of natural ecosystem, and practice the concept that green water and green mountains are Jinshan and Yinshan, the current 1situation of forest and grass fire prevention in Baiyunshan Nature Reserve is analyzed mainly through on-site investigation and consulting the data of previous years, give suggestions on forest and grass fire prevention.

Key words: forest and grass fire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Baiyunshan reserve

1 白云山保护区概况

白云山保护区是一个以中国特有雉类保护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158.6hm2,位于湖南省保靖县境内,辖6个乡镇30个村民委员会,地处中亚热带北缘部分,属中亚热带山地季风湿润气候。地势呈中部高,东、南、北低的不规则“放射”状,溪谷发育多呈“V”字型,开阔度小,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高湿多雾、垂直差异显著,区内年平均气温为10.8-14.1℃,最冷月平均气温为0.6-2.4℃,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1-25℃,年无霜期239天。

2 白云山林草防火现状分析

2.1 人类活动频繁,火灾隐患点多。保护区内及周边有114个自然寨7000余户30000余人(图1),其承包地及山林均在保护区。冬耕春种人为用火是诱发林草火灾的主要因素,近十年由农事活动引起的火灾多达19起,火警137起;春节、清明节民间祭祀活动频繁,周边易发火灾隐患点(坟地)多达160处,近十年由两节祭祀引起的火灾多达14起,火警106起,其他原因引起的火灾多达7起,火警30起(图3)。629ea100b094f_html_b441efc25fbe10f.jpg629ea100b094f_html_aa1a3bf7e06fdb06.jpg

图1 Fig.1 图2 Fig.2

629ea100b094f_html_d9351d9a5eb7435d.gif

图3 Fig.3

2.2 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保护区成立较晚,防火隔离带、瞭望监测、森林消防车、扑火设备等防火设施建设投入资金少,保护区现在只储备少量的简易工具。防火隔离带严重缺乏,林区一旦发生火灾,只能依靠乡村公路给予阻挡,不能形成有效的隔离和抵御。

2.3 防火线路长。一是保护区边界长约182.406 km,易发生火灾区域多达51处;二是保护区内交通便利,有4条乡村公路(图2),村、寨、组之间均有乡级公路或简易公路相连,每个村寨都有进山小道,进入保护区人、车多,火灾防范难度大,近十年在公路原线发生的火警多达11起。

2.4 社会防火意识淡薄。带火种进入林区、乱扔烟头、烧蜂、露营野炊、生火取暖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火灾火警多达19起,加之传统祭祀风俗习惯根深蒂固,同时少数人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积极性不高,对自然保护区的作用、意义理解不透,从而造成“保护区火烧山,与我某某某何相关”的消极防火。

2.5 防火季节变化。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保护区干旱、高温、大风天气明显增多,高火险天气持续集中出现,林草防火期延长,加之分布着大面积的退耕还林中幼林,林内可燃物多,一旦遇到不利天气条件,就有可能发生森林火灾,近十年非森林防火期发生火灾火警达31起。

2.6 应急队伍力量薄弱。保护区地处边远山区,山多地少,青壮年外出务工是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在家大多是老弱病残小,防火意识淡薄,扑救能力弱,一旦发生火灾,难以及时扑救。

2.7森林生态系统自身防火能力弱。一是保护区内森林绝大部分是次生林,少量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原始次生林仅存于低海拔沟谷里,森林经过多次采伐破坏以后,一部分自然更新为马尾松林或者中亚热带马尾松针阔混交林,一部分逆行演替为灌丛、灌草丛,一部分更新为落叶阔叶林,从近几年火灾火警发生的林种分析(见表),现有的次生林火灾防护能力明显低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二是人工林林龄小、树种单一,据统计保护区内现有退耕还林中幼林228.6 hm2,且林种结构单一,如:杉木、马尾松、江南桤木、南酸枣等。

3 白云山保护区林草防火工作对策及建议

3.1 建组织传压力,定方案强监管

3.1.1 建立组织机构,强化责任意识。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白云山自然保护区林草防火领导小组。下设宣传工作组、应急联动组,事后处置组,全面压实林草防火责任,树牢“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意识,坚决防止林草火灾防范工作出现疏漏和空挡。

3.1.2 制定应急预案,压实工作责任。结合实际做好防火应急预案,有效动员和组织力量参与森林防火扑火工作,强化各站所林草火灾应急保障资源调度,发现火情,第一时间组织林草扑火应急队伍和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林草火灾扑救工作。

3.1.3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建立管理局-管理站-哨所三级管理体系,强化日常巡护,健全报告报备制度。在重点区域和重要防火部位设置瞭望台和监测设施,林草防火期内,实行24小时值班制,发现火情,立即报告。

3.1.4 加强隐患排查,落实防控措施。充分发挥护林员、瞭望员的“探头”作用,加大巡查巡护力度,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时段的隐患排查,强化重点人群的监管教育,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制度,切实加强农事用火管理,做好火源管控工作。坚持“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实行台账式管理,查出火灾隐患,及时发放整改通知,督促处理并跟踪检查落实,及时消除各种隐患。

3.1.5 健全联防联扑机制。建立县、乡、村林草防火信息共享的机制,统一调度林草火灾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物资等应急保障资源,按程序向上级防火指挥部和县人民政府报告,并做好舆情和灾情宣传引导。

3.2 立本职牢基础,做实六个保障

3.2.1 通信保障,建立保护区与火场的林草防火通信网络和火场应急通信保障体系,配备与扑火需要相适应的通信设备和通信指挥车。

3.2.2 队伍保障,建立专业或半专业的林草扑火队伍,组织群众志愿者扑火队伍,以基本满足林草扑火应急工作需要。

3.2.3 医疗卫生保障,储备必要药品、医疗器械,确定应急医疗卫生人员,建立相关响应机制。

3.2.4 物资保障,完善林草防火监控及自动报警系统,购置一批防火服装、用具以及通讯设施、交通工具。

3.2.5 经费保障,林草火灾应急处置工作资金纳入预算,由领导小组统一调度使用,主要用于林草防火宣传及设备采购等。

3.2.6 技术保障,气象部门提供火场气象服务,林草防火专家组专家提供灭火技术咨询和现场指导,林草防火办公室要建立健全林草防火专家信息库,为扑火工作提供技术保障。

3.3 强宣传重培训,筑牢人民防火墙

3.3.1 多措并举宣传营氛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林草防火宣传教育活动,在进入林区的主要路口、重点地段和风景旅游区设立永久固定林草防火宣传警示牌和悬挂宣传标语,切实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和法制观念,做到防火教育警钟长鸣。

3.3.2 加强法制教育警人心,充分发挥法律手段在林草防火中的重要作用。对发生的林草火灾案件,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处置到位,做到发生一起、查处一起、结案一起,达到查处一案、教育一片、震慑一方的目的。同时,加大处罚力度和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对重大火灾事故及时公开曝光,营造全方位的警示教育作用。

3.3.3 强化林草防火技能培训,积极开展相关业务知识培训,提高林草防火指挥员、消防员及保护区干部职工扑救技能,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4立足实际讲科学,精心编织生物网

3.4.1沿保护区边界及林区公路布设主防火林带,种植防火树种。比如林区公路两旁种植5-10m宽的银木荷、沉水樟、楠木、湘西青冈等乡土树种带,保护区边界种植5-10m宽的黄金茶、油茶、麻栎、冬青、栓皮栎、交让木等乡土树种带。

3.4.2以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为抓手,着力提高森林自身防火能力。比如在低海拔灌丛灌草丛区域适量种植楠木、湘西青冈、赤皮青冈、多花含笑、乐昌含笑、沉水樟等常绿阔叶树种,在山脊灌丛灌草丛区域种植银木荷、交让木、虎皮楠、福建青冈等常绿阔叶树种,逐步实现灌丛灌草丛向常绿阔叶林演替。

4 结束语

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林草火灾,实现林草火灾防控体系全覆盖,开创林草防火新路径,下一步将探索新思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功能,更好地预防火灾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家林业局林产工业规划设计院.2014.湖南白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5~2024)

[2]李黎立等《四川林勘设计》.2013年第4期.北京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现状与对策

[3]宋旭斌《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第4期.林业资源保护和森林防火管理措施探讨

[4]吴征镒 科学出版社.1980年4月出版.《中国植被》

作者简介:向珍宝,男,1978年生,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保护工作。E-mail:1193763530@qq.com



1*通讯作者E-mail :117219984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