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0
/ 2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防范对策

石帅 孙强 张爱国

济南局集团公司调度所, 山东省 济南市 250001


摘 要我国铁路的运行是迅速且自动化的,而铁路安全系统的建设是涉及到民众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铁路安全一直是铁路研究最重要的课题,本文主要对造成铁路事故的铁路运行系统的性质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
关键词行车安全;安全事故;防范对策

引言铁路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石,也是我国陆路运输的重要一种运输方式。近几十年来,我国铁路行业发展迅速:一方面,列车运行速度越来越快;另一方面,铁路建设和货运发展带来更快的增长。因此,有必要建立铁路行车保护制度,不断改进管理方法。因为火车安全管理对大众是至关重要的,是货运系统良好生产和协调的基础。铁路安全事故比其他车辆安全更危险,因此必须加强安全防范。

1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

1.1 司机疏忽

其中包括疲劳驾驶、在工作时间饮酒、阅读、视力不佳、超速等。 驾驶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会导致无法预见的意外事故。 例如,2008年9月1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卡赞沃思附近,一名多拉伸列车司机罗伯特·桑切斯因为发手机短信,没有看见红灯,导致与一列货轮迎头相撞,造成25人死亡,100多人受伤。超速的风险也很高。在高速列车时代,火车出轨最常见的原因是弯道加速。例如,2005年4月25日,一列高速列车在日本兵库县,火车司机由于为了赶上延误的时间,在转弯处没有减速,导致火车冲出铁轨,然后撞上了一栋住宅大楼,造成107人死亡,562人受伤。

1.2 火车超载,火车货物装载不牢

火车的超载可导致铁路事故。同时,火车货物装载不牢,容易导致脱落,容易砸向其他列车或影响通道,给铁路驾驶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1.3 车站安检工作不到位

乘客在车上携带易燃物品,或有毒、放射性或传染性强的物品,以及可能影响公共安全的刀等物品,都会影响铁路行车安全。

1.4 运输易燃易爆产品,化学品

火车载运输,易燃易爆或化学品时,一旦出现碰撞就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2005年1月6日下午2点3分。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弗拉格维尔镇,一个装载氯罐货车与停驶状态的货车相撞,导致氯气泄漏,袭击了整个城市,造成至少8人死亡,240人受伤。事件发生后,新一代的铁路油罐车被要求使用更硬的钢材,并建造双层储罐,以尽量减少此类事故的风险。

1.5 罪犯、偷盗者对道路的破坏

由于不法分子对铁路设备进行破坏,容易导致在行驶过程中的列车脱离轨道发生较大的安全事故。同时还存在一些犯罪分子在列车上放易燃易爆物品,这些都容易导致列车安全事故。

1.6 意外事故

在极端天气情况下,例如台风、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2 铁路行车安全防范对策
信息时代,铁路安全防范比以往更加重要,因为恶性事故可能会导致重大损失,而且需要花费大量救援费,造成非常恶劣的舆论影响。尽管,随着中国铁路迅速扩展,有关的安全和安保系统必须同步发展,不能由于发展造成安全威胁。强大的安全体系是维护铁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行车体系才能保障铁路安全行驶。随着现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必须关注铁路安全形势,提出有效的防范对策,降低铁路意外事故。铁路管理部门必须关注铁路行车安全做好铁路防范工作,有效保证铁路安全行驶,促进铁路事业的发展。

2.1 设备、设施安全保障工作

设备、设施检查工作相对来说比较乏味,但很重要。火车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需要对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保障行驶安全,通过制定科学的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和维护火车设备,保障火车正常行驶。铁路管理人员一旦发现设备出现问题,必须及时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协商,解决列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在工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把控工作文件,不能够简单的进行浏览,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查看数据。此外,列车设备检查人员必须交由专业的人员进行,细致查看安全防护工作,防止由于意外伤害对铁路正常行驶造成恶劣影响。此外,在发生自然灾害、设备故障以及犯罪分子破坏铁路车辆等刑事犯罪时,还需要进行特别检查。

2.3 驾驶安全保障

铁路行驶应充分利用电子和通信设备,使用这些设备大大改善了火车驾驶员的工作,使信息通信在各方面都更加有效,并为道路安全提供了保护,但这并不是铁路安全系统发展的终点。未来,铁路运输安全系统将通过增加更现代化的安全设备和程序来实现,人们需要在信息服务方面取得进一步发展。例如,安装GPS和设备来监测每列火车的速度,并将每列火车的实时速度数据传输到后面的计算机。如果火车在弯道里加速,显示了列车的危险,通过信息系统将信息情况告诉司机,做出调整。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大大降低列车驾驶过程中的意外事故,保障列车行驶安全。

2.4 工作人员行政职责

铁路部门为了降低意外事故,提高安全防护,需要对列车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加强企业文化熏陶。此外铁路管理部门还需要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列车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在造成铁路事故和安全漏洞等问题方面,最重要的是要培养铁路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除了使用信息技术以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之外,还要完善铁路安全系统,要提高铁路文化的活力。要提高铁路管理的水平,必须重视铁路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铁路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注重安全防护工作。同时,对铁路工作人员的培养工作必须是高品质的,确保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在面对紧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不断促进铁路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的提升。

2.5 突发状况

由于铁路驾驶员长期依赖在电子设备上开展工作,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有安全问题。如红绿灯、电子设备故障、通信设备故障和火车站停电等。如果司机过于依赖电子设备,将会导致无法估计的恶劣后果,给铁路行车带来意外事故。关于这些情况,除了加强日常训练和定期演习和检查外,还应尽可能加强应急反应。例如,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为每个工作人员制定晚上的工作规章,以处理所有可能的紧急情况,使工作人员能够在必要时按照工作规章制度处理工作,从而对防止因缺乏技术、技能而引起的安全事故,为铁路事业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2.6 对非工作人员的管理

对非铁路工作人员携带危险品、实施犯罪等,铁路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安全措施防护,铁路部门要始终保持积极主动的工作状态,尽其所能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应对犯罪和意外事故的能力。例如,列车驾驶员尽可能为列车安全行驶,作出努力。在围栏处安排工作人员,安排24小时安保。对于非法行人,管理人员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整个过程中保持专注驾驶,建议使用高科技信息系统,使用图像识别技术,实时观测人员,提高列车行车安全,排除安全隐患。

2.7 灾难预防措施

中国铁路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包括:台风、泥石流、洪水和沙尘暴。一旦出现自然灾害,首先需要关注人员安全问题,保证列车人员的安全。然后及时做好防御工作,防止给铁路带来更大的意外破坏。此外需要加强技术防护工作和补救措施,降低意外伤害。

3 结束语
我国的铁路建设速度快同时列车运行速度也在持续提速,同时也要更加重视铁路行车安全,改善铁路行车条件。铁路管理部门在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时,必须不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同时,工作人员也需要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充分的准备去应对意外伤害,提高应对事故的反应能力。铁路行车安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需要我们国家持续关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降低列车意外伤害,提高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铁道部安全监察司. 铁路行车事故案例选编[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19: 4-5.
[2]俞平. 铁路行车安全事故分析及对策研究[D]. 成都: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50-56.
[3]曹松. 铁路行车安全预警理论与方法研究[D]. 北京: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2019: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