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色彩在游戏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3
/ 2

民间美术色彩在游戏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应用

徐凯妮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浙江 宁波 315100


摘要:民间美术色彩是重要的艺术瑰宝,早期中国动画对传统色彩的运用,在世界动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足以展现出中国传统色彩的重要价值。而动画作为当代年轻人热情追捧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推动着民间美术所独有的传承性和发展性特点,在动画造型设计中融入民间美术色彩,能够增加其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为更有效地促进动画的发展、变革打下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对民间美术色彩在游戏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间美术色彩;动画造型;设计应用

1民间美术色彩语言的形成

民间美术的创作者是广大劳动者,他们没有经过专门的艺术训练,色彩观受中国原始阴阳哲学的“五行”色彩观念的影响而形成,所以作品中多使用鲜艳、饱和的五行色,以赋予作品原始的生命活力,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与其对应的五色为白、青、黑、赤、黄。五色即为“正色”,其中的白,在中国人的眼中有着截然不同的两面,自古以来丧事多用白色,亦有“白事”之称,象征着凶丧;另外白色使人联想到白云、白雪,则有真理、纯真的象征意义。青,在现代一般指绿色,而《说文解字》有:“蓝,染青草也”,可以看出古代人们统称蓝色为青色,蓝色代表天空和海洋,具有冷静、理智的意象。黑,也有两面,在历史上它曾为社会的主流色,被认为是庄重、高贵的代表,但更多时候,黑色具有贬义色彩,带有阴谋、险恶等含义。赤,亦称朱,为正红色,是中国的代表色,象征着喜庆、热情。黄,代表大地之色,象征金色的秋天、丰收。在我国古代,黄色专用于皇族,赋予了其权利、富贵、光明的象征意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正色混合而产生的“间色”也开始广泛使用,常用的有紫、绿、红。由赤和青调和而成的紫,给人高贵、神秘之感。青和黄混合而来的绿,象征自由和希望。赤和白调和所得的红,起初指浅红色,后来代替赤,泛指各种红色。至此,五行色彩体系逐渐形成,并直接影响着民间百姓的色彩审美观念。

2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功能和文化意义

2.1审美功能表现

民间美术色彩表现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体现各民族的审美差异。由于生活在祖国的不同地方,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各民族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功能各不相同。其中有南北差异、东西差异、民族差异等。但是,总的来说,不管是地域差异还是民族差异,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功能都体现了中国人对美的追求和热爱。

2.2表达寓意功能

同样的民间美术色彩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其寓意表达有极大的差别。在很多汉族地区,红色和黄色是很多人喜欢的颜色,婚嫁要穿红色,丧葬要穿黑色,但是这些颜色在其他少数民族地方却又是完全不同的寓意。如,彝族人喜好黑色,纳西族人喜好蓝色。无论是哪个民族,对于中国人来说民间美术色彩的表现功能就是表达心中的情感。

2.3表达精神文明功能

中国民间美术色彩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对于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代中国来说,民间美术色彩的丰富表现是文化和思想的多元大融合,有助于让新时代的中国人认识和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国家相关的文化部门一直在积极推动民间美术的发展,在各个地方大力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国潮”“中国风”“故宫文创”“文化IP”等新词的名声十分响亮。中国民间美术不仅代表着灿烂丰富的中国文化,更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民间美术文化不仅是人们精神生活的调和剂,同样也可以实现经济价值。

3民间美术色彩在动画造型设计运用中的策略

3.1以模仿凸显造型艺术

在动漫造型设计表现上,可以直接模仿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系。中国的民间艺术表现当中流传了许多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以及历史故事,这些都是动漫造型创作的重要题材。民间美术十分重视色彩的视觉效果,其明亮鲜艳的色彩对比、明快热烈色彩氛围是其视觉效果的重要特征之一,因而在相关题材的动漫创作过程当中特别是色彩体系可以在动漫造型上进行模仿融合,在整个动画作品符合画面风格、主题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认知和分析,大胆借鉴这些来自民间美术作品当中的色彩搭配效果,并表现在动画角色上,例如:动画角色在进行“女性”创作时,可以将敦煌壁画当中表现出来的飞天服饰以及配色效果融入其中,进而促使整个造型创作上更加凸显中国民间美术的创作韵味。如动画《九色鹿》在女性角色的造型表现上,均借鉴了敦煌壁画中的飞天造型。其中皇后一角的造型设计,线条轻盈、彩带飞扬、长裙飘曳,融合了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形象。民间皮影戏中的色彩搭配也可以成为动漫角色配色的来源。在色彩体系之间的模仿上,动漫电影《大鱼海棠》就大量地运用了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系,其中赤色是运用最多的色彩,主角椿的服装设计为色彩明度较暗的红色,而在电影的不同场景中会有很多间色的红,妃红、胭脂红、深红、棕红、橙红、大红、绛红、朱红、洋红、杏红,影片中基本上每个镜头都会有红色出现。

3.2民间美术色彩重构后的运用

在动画设计过程当中,色彩的搭配与运用要非常灵活,在创作和运用过程当中需要结合整个作品的风格以及色调进行运用,并且针对这些色彩进行夸张地运用、设计,这就会打破常规性的配色组合方式,进而展现出创作者独有的想象力、创造力。根据现代观众的偏好,进行个性化风格的变迁与创新,产生了新的IP造型创作方法和手段,将传统民间美术色彩以及现代设计风格进行有效融合,增添设计色彩独有的时尚型和丰富性的表现特点。当然,这样一种创新与设计,就需要创作者在后期的搭配色彩上要有足够的创作热情,并敢于尝试和运用。而创新的形式可以从这两方面进行,第一是形式上的创新,形式上可以色彩重组,运用特殊现代化工具表现等,丰富民间美术色彩在动漫中的表现形式,这需要针对色彩运用所独有的视觉冲击力以及能够通过对视觉上的认知表现来展现丰富的情感。第二是文化的创新,文化上可以将民间美术色彩包含的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审美与现代精神结合,丰富动漫作品的色彩文化内涵,使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达到平衡。当然各不相同的区域当中,大多会有不同的地域性传统色彩,例如北方的民间美术色彩配色偏向于热烈,而江南地区的民间美术配色就显得更加清新。所以,需要创作者首先在保证传统的色彩运用基础之上,针对整个作品的表现内容进行更恰当地表达和阐述。除此之外,在针对民间美术色彩所独有的生命力进行激活的创作基础之上,实现对色彩思路的运用和延伸,实现设计与创意之上的丰富,并且结合这样一种独有的创作思想对整个设计创意带来更有效的分析。

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美术的色彩语言有着丰富的审美价值,其色彩规律对动画角色设¬计有着独特的借鉴意义,一方面对现代动画角色起到了建立独特视觉美感的作用,另一方面使现代动画角色具有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美学法则,提升了动画本身的创造性价值。将民间美术色彩巧妙地融入动画角色设计中,能丰富动画形象的生命力,赋予动画片独特的民族特色,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在动画艺术中得以不断地继续和传承。

参考文献:

  1. 张宇.中国民间美术与动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

[2]刘恩御.色彩科学与影视艺术[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3]崔云岚.传统艺术的精华:对动画电影《哪吒闹海》的分析[J].美术教育,2001(4):23-26.

[4]黄雪婷.浅析我国民间美术色彩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运用[J].美术界,2013(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