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的舞蹈复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4
/ 2

中国近现代的舞蹈复兴

廖娜

新疆艺术学院


摘要:中国近现代舞蹈在社会的变革中经历了初步萌芽、畸形发展到浴火重生的新格局。舞蹈继汉代、唐朝鼎盛后, 如果给中国舞蹈定义第三个繁荣时期的话, 本人认为就是在近现代时期。从历史线索探寻出近现代中国舞蹈的特征, “民众化”趋势、“红色精神”、在与时俱进和市场经济下的近代舞蹈等。但无论怎么发展最终还是回归到本土文化上来, 保持中国舞蹈文化的“中国特色”势在必行。本文从中国近现代舞蹈复兴的背景、中国近现代舞蹈复兴的状况、中国近现代舞蹈复兴的特点及价值三个方面为线索,给我们深入剖析了中国近现代的舞蹈复兴。

一、中国近现代舞蹈复兴的背景

从中国古代舞蹈衰弱的状况、中国近现代社会性质的变化、以及西方舞蹈文化的传入三方面来讲,中国古代舞蹈的丰富之处在于古代的宫廷祭祀舞蹈、伎乐舞蹈和我们的民间舞蹈三个方面。但到了近现代,因为时代的变化则演化成了戏曲舞蹈、民间舞蹈和西方舞蹈。

  1. 中国近现代舞蹈复兴的状况

在在中西合璧、雅俗同堂中起步。黎锦晖先生是著名的音乐家、作曲家,是近现代歌舞艺术的开创者。而最出色的是黎锦晖先生所创作的儿童歌舞,他创作了了大量的儿童歌舞作品,开创了儿童歌舞教育之路以及开创了中国现代的歌舞艺术。代表作品有:《老虎叫门》、《好朋友来了》《吹泡泡》等等,黎锦晖先生的儿童歌舞剧最有特点的是极具有新思想的作品、真善美的教育和歌舞并貌。黎锦晖先生作品的特点是:1、强烈的时代性2、鲜明的儿童性3、融汇中西推陈出新4、可贵的平民性。黎锦晖先生在儿童歌舞作品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复兴中的作用分为三点:一、继承发展了古代乐舞传统,弘扬民间艺术。二、开启了学校音乐舞蹈教育形式。三、影响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的歌舞创作。

在救国图存,争取民族解放中奋起。普通学校舞蹈教育兴起的原因,总结是:“外因是西方体育舞蹈教育的传入,内因是国耻民辱-救国图存-强身救国。”康有为梁启超先生说道“我国青年若为中国计,若为民族计,若为子孙计,均不可不急起直追练习体操。”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得知,舞蹈最开始是礼仪,其次是健身,再是体育教育。最早是于1903年,清政府作出了开设“体操科”(体育课)的规定,再是1906年清廷学部通令全国师范学堂“附设体操专修科”,而民国后的舞蹈教育真正的迈开了发展的步伐,二三十年代上海又创办了十多所体育师范院校,民国政府出版舞蹈教材,配合舞蹈教材拍摄舞蹈影片,而从世纪初开始的普通学校教学内容是律动、土风等,后到了二十年代中以后的内容则是优秀舞、形意舞。再到我们二三十年代学校的教学内容则是黎锦晖先生的儿童歌舞,当时的教学方式是借助于体育课的开展和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以及在运动会学生会上表演,参加游艺及募捐的演出。

在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中迈进。首先我们得知戴爱莲老师是舞蹈艺术家也是著名的舞蹈教育家,精通芭蕾并且学过现代舞,20世纪40年代回国从事舞蹈事业,并发掘了边疆少数民族舞蹈的宝藏,而当时戴爱莲老师回国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投身抗日救亡战争,其二是她深爱着中国传统文化,“我要寻找我梦寐以求的中国舞蹈”潜心发掘整理边疆少数民族舞蹈素材,经过加工使其成为了舞台表演艺术。而戴爱莲边疆舞运动对舞蹈复兴的贡献,学者认为:戴爱莲是从废墟发掘出了祖先:“有生命能跳动的宝物-舞蹈。”笔者则认为戴爱莲先生打开了祖国边疆少数民族舞蹈的宝库,开创了整理加工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先河,也发展了复兴中国民间舞的征程。

  1. 中国近现代舞蹈复兴的特点及价值

(1)起点新、在舞蹈现代化发展中复兴

“西方舞蹈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复兴中是具有启蒙作用的。”中国近现代的中外舞蹈交流与历史上其他的乐舞交流不同,近现代传入中国的是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洗礼的先进的欧美舞蹈文化。交际舞-体现现代礼仪和现代都市文明的娱乐。芭蕾-独立的,高雅的舞剧艺术。现代舞-反叛传统、张扬个性、反映现实颠覆中国人舞蹈观念的舞蹈艺术。这使得中国人的舞蹈观念发生了变化,因此,可以说近现代中国舞蹈的起点新、在舞蹈现代化发展中复兴。

(2)境界高,在舞蹈艺术功能的提升中复兴

西方舞蹈在中国近现代舞蹈复兴中具有启蒙作用。民间舞作为人民舞台表演艺术的地位也改变了。“边疆舞运动”和“苏联新民间舞”使民间舞成为舞台表演艺术,体现了民间舞地位的改变,特殊的国情、特定的时代背景使中国近现代舞蹈复兴主要景象使民间舞作为人民舞台艺术的兴起,而不是经典艺术。诸如:芭蕾艺术的引进和中国古典舞的复兴。

(3)值得弘扬的中华舞蹈新传统

中华舞蹈的新传统不仅体现在黎锦晖继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经验、近现代普通学校教育的新传统上,更体现在吴晓邦先生和戴爱莲先生的伟大艺术实践中。笔者认为值得弘扬的中华传统有:1、黎锦晖继承发展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经验2、背靠民族文化大山3、眼观世界艺术动态4、敢于融贯中西。

最后笔者认为中国现今学校舞蹈教育的不足之处,分别以以下两点进行阐述:1、受苏联舞蹈教育的影响,注重舞蹈专门人才培养和开展特长教育。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受制于职业舞蹈教育。我国的乐舞教育历史悠久,儒家学派还在对前代,尤其是西周的乐教进行理论总结的基础上蒋乐舞教育视为培养人格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但在“独尊儒术”的汉代和“重振儒术”的唐代,以及日趋腐朽的明代、清代,乐舞教育遭到了经学、八股取士的排挤。到了近代,在欧风美雨的催化下,我国学校舞蹈教育曾借助于体育而一度复兴。但建国以后,我们的舞蹈教育体制仿效苏联的模式,虽然专业舞蹈学校的建立使有舞蹈天赋的人得到培养。少年宫、青年宫等文化馆的设立为舞蹈特长的人提供了学舞的机会和场所。然而,专业舞蹈学校培养的是少数拔尖人物,青、少年宫毕竟有限。如今,我国的物质文明已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党中央提出了“要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而舞蹈可以发挥它的独特作用,因此,关于以上问题笔者认为,有关教育部门应该重视对中国古代乐舞教育系统和中国近现代与体育结合的新传统的继承,从开展面向人人的舞蹈教育目的出发,努力构建“国民舞蹈教育”体系。舞蹈教育不能只局限在目前只为专长的、有兴趣的人的服务的状况,而应该列入国名艺术教育的范畴,为美化国民形象,提高人民的整体素质服务。中国舞蹈文化走过三个阶级,才有了今天的先进性。一个社会和一个民族的舞蹈,总是反映着它们各自的文化观念和形态。探索中国舞蹈中先进性的一面,不仅可以保持自己的风格,并且可以保持着民族文化的传统与个性,更可以提高民族的自豪感。我们也要不断的树立坚定的民族文化自信,视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己任,让中国的民族文化耸立于世界艺术之林。


作者简介:廖娜,1998.10.2,女,四川省成都市,汉族,新疆艺术学院,舞蹈教育,硕士研究生,学生,61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