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县发展森林食品资源的几点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4
/ 2

庆安县发展森林食品资源的几点思考

于守军

庆安国有林场管理局新青山林场 黑龙江 庆安 152400


庆安县是隶属黑龙江省绥化市的一个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的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地带,属呼兰河流域中上游。属于低山丘陵平原区,海拔高度在160-820米之间,平均海拔450米左右,农业区平均海拔200米左右。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庆安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599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69℃;无霜期128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577毫米。境内主要河流有9条,即呼兰河、欧根河、格木克河、伊吉密河、安帮河、拉林青河、银河、双银河、泥尔河。

庆安县幅员面积5,469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23万亩,林地面积206万亩, 草原面积27万亩,宜渔水面14万亩,其它用地10万亩。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为省标二级 ,速磷含量为省标三 级,速钾含量为省标二级,速氮含量为省标一级,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大豆、高粱、谷糜 、烤烟、甜菜、亚麻和瓜菜等作物。庆安县农村人均占有土地7.96亩。

1. 庆安县发展森林食品的优势

1.1资源优势。

菌生类有木耳、元蘑、猴头、黄蘑、榛蘑、榆蘑、松蘑、花蘑、草蘑、地衣等。药用类有山龙、地龙、苍术、五味子、百合、黄柏、大活、黄芪、柴胡、玉竹、马齿苋,荆芥、防风、远志、党参、龙胆草、玲兰、坤草、白头翁、大力子、苦参、扁蓄、狼毒、土大黄、黄芹、车前子、地府等。山野菜、野果主要有广东菜、蕨菜、黄花菜、笔头菜、山梨、山丁子、山核桃、橡子、榛子、山葡萄等。兽类有狼、狍子、松鼠、灰鼠、野兔、狐狸、水獭、黄鼠狼等。禽类有野鸡、野鸭、猫头鹰、飞龙、沙半鸡、鹌鹑、鹭等。爬行类有蛇、穿山甲、晰蜴、田鸡等。

1.2生态优势。

全县林业经营总面积13.7万公顷,总蓄积量760万立方米,森林覆被率65%。林木种类有松树、桦树、杨树、椴树、柞树、胡桃楸​、水曲柳、黄波罗、色树、榆树、柳树等十余种。现有国营林场8个,即大青山林场、曙光林场、兴山林场,东风林场、丰收林场、金沟林场、新青山林场和新立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和众多的河流为畜禽和冷水产品养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冰雪、空气、畜草、山野菜、山野果、花粉等资源,在畜禽养殖上都能得到广泛应用,为发展原生态养殖提供了先决条件。

1.3区位优势

庆安县位于黑龙江省中部的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余脉的交汇地带,属呼兰河流域中上游。 西距省会哈尔滨 170公里,东距伊春178公里,北距开放城市黑河470公里,距煤城鹤岗280公里。公路铁路发达,交通方便快捷。

2.庆安县森林食品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基础情况调查研究不足

目前虽在基础性调查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处在表面阶段,开发的范围窄。对森林食品资源调查、引种栽培、 营养成分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面还缺乏全面细致的研究,范围窄、程度浅。产品的科技含量低,效益不高,没有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2 缺乏管理,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一些林场或个人追求局部和眼前利益,缺乏统筹管理和经营,乱采滥挖,乱砍滥种,造成森林和草原资源大量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致使一些珍稀物种种质资源遭受灭顶之灾。同时,对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森林食品植物品种选育和高效栽培研究较少,制约了森林食品资源人工种植的发展[1]

2.3 资源浪费,缺乏综合利用

一方面表现在开发只集中在少数几种植物资源上,目前庆安县森林绿色食品开发的种类仅仅只有森林蔬菜、森林蜜源等;另一方面忽视各种野生植物多功能综合利用。如蒙古栎的果实橡子几乎没有被利用。许多植物往往含有多种特殊有效的成分,但只利用其中的 1~2 种,造成资源大量浪费。如胡桃楸,其核桃仁可榨油,油粕可制蛋白饮料,叶、树皮、青果皮均可入药,干燥果皮可制炭,然而目前只开发利用其成熟果仁,其他部位尚未利用,综合利用率较低[2]

3.庆安县森林食品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3.1摸清家底,科学规划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摸清家底,进一步开展庆安县森林食品资源调查研究,对全县的森林食品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培育与开发重点、开发目标、开发效益测算等,避免森林食品开发利用的盲目性和破坏性。选择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妾市场前景好的森林食品植物进行品种选育、高效栽培和示范推广工作,坚持天然野生资源利用与人工栽培基地建设并举, 在适生区建立森林食品名、特、优商品生产基地。

3.2科学管理,实现森林食品产业化发展

根据庆安县森林食品资源的优势和特点,对消费者认可具有地方特色的森林食品,要加大产业发展力度,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名特优品牌。要大力推进森林食品区域品牌的产业化经营,整合各方面力量,建设一个分工有序,既有生产规模又有技术优势和市场影响的多元化森林食品合作社。在保证森林食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加工优质化,使森林食品向分级化、方便化、环保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

[3]

3.3保护与开发并举,加大森林食品基地建设。

一是选择人工抚育技术成熟的品种建设改培型基地,通过抚育、补种、移栽等措施使之增加密度和产量。二是选择集中连片的野生森林食品资源建设保护型基地。以保护为主,尽量不开发利用或限时、限量、限品种采集利用。三是对黑木耳、猴头蘑、鹿、野猪等经多年驯化,已成功改野生为家种、家养的品种,通过建设基地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集约经营,提质增效,不再消耗自然资源[1]。通过这些基地的陆续建设,使各种森林食品的储存量得到进一步增加,从而实现野生森林食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 郑国庆; 毕广有; 王淑丽. 黑龙江省森林食品资源开发利用及发展对策[ J ].防护林科技,2012(2);95-97

[2] 张培玉.生态旅游的利和弊[J].曲阜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2002,28(1):87- 88.

[3] 张润昊. 森林食品区域品牌建设策略研究—以湖北襄樊为例[ J ]. 安徽农业科学, 2011,39( 3) : 1492 - 1494.



作者简介:于守军(1981—),男,本科,助理工程师,现从事林业资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