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效的要求指导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减负提效的要求指导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探索

温春清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华兴中心小学 366100

摘要:随着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体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在课时安排上小学体育的课时量也有所提高,由此可以看出体育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小学教学的重要教学任务。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要秉持着以生为本,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结合当下双减政策的要求,以及核心素养教学理念,对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改革,推动双减背景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体现出减负提效的结果。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双减背景

体育是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教学手段,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是建设国家的后备军,更应该要有强健的身体,要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够完成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使命[1]。伴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体育已经成为小学教学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而且课时量也越来越多,教学模式越来越规范化和整体化。在新时代教育发展的今天,国家继续提出了双减政策,以及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双减政策是针对学生的学业压力展开减负提效的工作,核心素养就是针对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而提出的教学思想,小学体育教学中也要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以及核心素养理念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充分发挥学科价值。

  1. 传统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

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由于当时小学体育教学地位不如语数英等其他学科,学生和教师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也不是很高,所以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综合起来主要包括:①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很多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总是采用相同的模式进行教学,比如很多体育教师起初让学生绕着操场跑两圈,然后做一遍放松操,最后让学生模仿教师完成今天需要学习的项目。整个过程非常的单一枯燥,时间一长学生对体育课就会产生厌倦的情绪。②缺乏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传统小学体育课当教师完成了基本的教学任务后,很多教师开始让学生自由活动,没有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展开培养,没有意识到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兴趣爱好的最佳阶段[2]。③忽视体育健康教学,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让学生尽可能的在课堂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核心素养理念也是从全面发展教育发展而来,但是传统的小学体育课注重一般的动作联系,对体育健康和体育道德等方面的知识关注过少,是课堂教学的缺失。

  1.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体育教学路径探索

  1. 信息化技术情境培养学生体育综合素养

双减政策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在减负的前提下要做到提效的结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该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围绕体育综合素养培养来展开教学,减少学生课后作业的负担,消除学生校外辅导机构的压力[3]。在小学体育综合素养培养中,最容易让教师忽视的是学生的体育健康和道德素养的培养,这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必备的素养,是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良好的行为举止的前提。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呈现北京冬奥会期间,我国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过程中,吃苦耐劳,尊重对手的特点,在观看奥运会视频的过程中,发现30岁以上的运动员虽然年龄上不占优势,但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想,依然在比赛场上展现自己最优美的姿态。在开展体育健康知识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展现营养健康宝塔,并且展示不同的运动所消耗的能量,以及各种运动对心肺功能,血液循环功能的益处,让学生懂得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在意识上提高学生对体育健康的重视。

  1. 开展趣味性体育活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双减政策下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越高,教学的效果就越好,双减政策下的减负提质效果就能够更好的体现出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趣味性体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开展上篮教学的过程中,绞死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四人一小组,开展一次体育小游戏活动,其中一位学生作为上篮者,另外三位学生作为防守人员站在篮下的不同位置,但是位置选定好后不可以再更换,负责防守的学生可以站在相应的位置,做出各种干扰性动作来影响对方上篮,所以上篮的学生需要巧妙的穿过各种障碍达到上篮的目的。教师在训练学生的短跑能力过程中,可以通过开展“折返跑”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游戏,设置20米的范围让学生从起点跑向终点,比一比在相同的时间内哪一位学生完成的次数最多。趣味式体育教学游戏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在游戏中学生互相交流沟通,在游戏中引导学生舒展身心获得身体素质上的成长和发展,提高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

  1. 开展创新型体育项目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具有创新意义的项目式体育教学活动,因为教学要体现出创新意义,所以教师必须要设计一些学生没有见过的体育项目,比如棒垒球是学生没有见过的体育项目式活动。教师可以将棒垒球项目需要的体育器材展示出来,随后教师可以在操场上对棒垒球这项活动进行演示,展示放球、击球的过程,再次激发学生对体育项目式活动参与的兴趣。第二个环节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自己进行棒垒球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把球放在击球台上,按照正确的握棒方式将放置在击球台上的垒球向前击出。新颖的创新的体育项目式活动对学生来说吸引力非常大,项目式活动对发展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身体素质和肌肉的爆发力非常有意义,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促进心理健康有重要价值。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要探索创新型的体育教学活动,努力学习新的体育项目式活动优化体育课堂。

三、结语

小学体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体育教师要深入学习双减政策内容,以及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优化体育课堂,围绕教育事业整体发展对体育的要求,分析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在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前提下,开展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体育技能。

参考文献

[1]麻广一,宫士君.“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问题、对策[J].嘉应学院学报,2021,39(06):86-91.

[2].《体育教学》杂志专题研讨——“双减”政策背景下的体育教师和学校体育(一)[J].体育教学,2021,41(11):4-7.

[3]徐正国.多元渗透 提质增效 “5+2”模式后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上海教育,2022(Z1):62.

[4] [1]徐维嘉.减下来,增上去——“双减”政策下的体育教学新思路[J].新体育,2021(22):51-53.

[5] [1]虞佳千.“双减”后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新体育,2021(16):61-65.

[6] [1]虞佳千.“双减”后小学体育课教学质量提升策略[J].新体育,2021(16):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