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5
/ 2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管理

张立华

天津市宝坻区绿化养管所 天津 301800

摘要: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存在的问题,从风险防范意识、会计人员水平、预算和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内部控制制度、监督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从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会计人员专业技能、规范预算、固定资产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监督、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有望助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风险管理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识别

1.1会计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带来的风险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来说,由于日常工作的单一性和缺乏变化,容易造成工作懈怠、记账不规范、记账核算不准确等,使会计信息无法反映单位真实的经济业务,从而误导单位的管理和决策,给单位造成损失,从而产生会计操作不规范的风险。有些会计人员往往简单地参照往年数据抄录年报,不关注实际经济事件,对下一年度预算不作科学评估,贸然填报,容易导致会计信息错报、漏报,使财务会计报告不准确或依据不准确。这种误导性信息会给单位经济,以及金融统计和资源配置带来不利影响。

1.2采购业务不规范,资产管理混乱带来的风险

资产管理混乱,账目不一致,固定资产折旧流于形式,只关注使用年限,而不考虑实物的实际使用情况。导致搬迁、新建、改建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重复购置资产和遗漏情况。此外,由于基础设施工作的及时性要求,一些单位购买用途不大的用品,以充分利用核定的资金。不明资产的购买和托管人的缺乏也导致了大量不必要的消耗,进而会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

1.3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没有落实到位带来的风险

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完善设计内部控制制度并保证其有效运行的基本前提。但部分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重发展轻控制,缺乏内部控制基础知识,将内部控制仅视为财务部门的业务。即使制定了合理合规的风险控制管理体系,大部分还是照常进行,不会受到体系的控制。由于没有有效的部门监督和执行,财务部门和其他后勤保障部门仍然存在控制盲区。为了应付考试,有时会故意弄虚作假来掩盖一些经济活动。为了充分利用计划目标,将编制一些活动,以达到专款专用的目的。虽然随着体制改革的推进,金融监管逐步扩大,但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防范的监管还比较欠缺,对会计业务全过程的动态跟踪机制还不够完善。

2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应对措施

2.1提高对会计风险的防范意识

提高对会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意识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第一方面,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层的会计风险的防范控制意识。组织领导层参加相关的培训,定期组织有关会计知识的考试和防范会计风险的考核,增强管理层辨别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第二方面,将会计核算和会计风险管理纳入年度年终考核项目,引起管理层对于会计风险的注意,尽全力避免会计风险,提高单位控制风险的能力。第三方面,普及会计风险的相关知识,转变单位全体员工意识,明白提高自己对会计风险的能力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提高工作人员风险管理的自觉性。

2.2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21世纪是注重人才培养的时代,人才的培养对于单位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来实现,第一方面,财务部是掌管单位的财政大权,财务人员要具备严谨性、保密性、准确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工作观、财务观。第二方面,单位定期组织财务辩论会,财务交流会,财务继续教育培训,鼓励单位财务人员多去参加财政部组织的有关财务的相关培训,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技能。第三方面,培养复合型高端管理人才。财务人员不仅要有财务的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还要注重提升会计人才的综合能力,比如学习能力、工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2.3规范财务预算制度

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制度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提高管理层对于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根据现阶段的经济业务,制定一系列财务预算制度,让预算人员在编制预算报表的时候,有规章制度可依据。第二方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的预算知识的学习能力,提高专业技能,可以根据市场行情和单位的具体情况,及时做出预算调整。第三方面,预算工作是单位全体部门的工作,提高各部门对于预算工作的重视程度,根据各部门的实际情况,编制预算报表,这样大大提高了财务部预算工作的工作效率。

2.4建立健全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一套系统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促进单位财务人员按制度办事,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方面,按照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经济业务,将内控管理制度全方位渗透到每一项经济业务活动中,可以确保单位的每项经济活动及工作的每个环节相互制约,相互督促。加强控制合同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采购管理、合理采用各种控制方法,让内部控制制度发挥最大的效用。第二方面,岗位分离,分工合作,根据单位的规模、人员数量,经济业务量,设置组织架构,按部门,岗位划分职责权限,坚持岗位原则,避免滥用职权。

2.5建立内外风险监督机制

建立长期有效的会计监督机制,增加监督管理模式,可以帮助行政事业单位防范会计风险。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实现。第一方面,完善单位的内部监督机制,对于没有设立监督机制的行政事业单位,调整组织架构,增设内部监督部门,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对于单位的内控制度的制定及实施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制度不合理,及时反馈管理层,根据目前的情况,调整政策制度。人员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制定奖惩制度,对于情节恶劣的,要提出批评,做出处罚。第二方面,制度公开透明,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开放群众意见箱,让群众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第三方面,外部的审计,财政,纪委监察,加强沟通合作,起到防范会计风险的中流砥柱。

2.6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规范会计风险的有效途径就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如何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第一方面,对于岗位的风险定期不定期的进行抽查,检查各项经济业务中的潜在风险,对发现的风险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按风险造成的损失、防控的难易程度分化级别,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别列为损失程度大,难以防控,B级别列为损失程度中等,防控难度中等,C级别列为损失小,易防控。根据不同的级别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安排不同的工作人员进行分工合作,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第二方面,提高风险防控意识,建立风险排查机制,将风险防控日常工作常态化,强调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实践,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前排查,将会计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

3结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日益提升,经济业务多样化,会计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加,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出现了对会计风险防范和管控意识不强、财务人员素质一般、财务预算不准确、内控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会计风险监督机制、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面对这种局面,做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风险管理研究是首要任务,行政事业单位从提高对会计风险的防范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财务预算不准确、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会计风险监督机制、会计核算制度不完善六个方面做出对策,保行政事业单位减少会计风险,提高经济效益,达到单位长期稳定发展的目的。因此,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管理研究是目前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张莹.浅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防控[J].经营管理者,2021(02):78-79.

[2]高瞻.行政事业单位会计风险的认知及风险防范对策[J].财富生活.2021,(08):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