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思维的渗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17
/ 2

初中物理教学中物理思维的渗透

李斌

重庆市万州区国家学校 404012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思维质量对于初中生的教学非常有用,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寻找一些典型的案例来提高学生们的批判思维能力。在初中物理课中,需要时刻体现学生们是学习主体,老师应该把握住教学中需要达到目的,充分发挥学生们思维活跃的特点,尽一切努力物理课充满活力,高效的增强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绩效。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思维;渗透策略

初中物理是一门逻辑性与应用性极强的教学科目,在初中教学阶段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新课改影响下,物理教师除了要将物理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更要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教师应当遵循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结合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识,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物理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1 采用举例的方式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初中物理有较多的公式定理和概念,为加深初中物理学习过程的记忆效果,物理教师采用实验解析和例题分析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可加深物理基础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强化基础概念的记忆程度。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思维方式的培养,学生能够不断加深对物理基础概念的理解,同时逻辑思维能力也得到有效锻炼。例如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教学时,物理教师可采用斜面小车的形式,使小车在毛巾、木板以及玻璃斜面等不同光滑程度的物体表面进行滑行,并记录小车的滑行距离和滑行时间等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帮助学生建立斜面光滑程度与滑行距离和滑行时间之间的关系,得出滑行表面越光滑,小车所受阻力越小,滑行距离越长的结论。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存在没有阻力的斜面,当没有阻力时,小车是否会持续不断的滑行。当学生产生各种困惑的时候,物理教师应当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验证,并最终得出相关结论。通过这种举例引导分析的方式,可以最大化的增强物理这一门科目的趣味性,并以亲手参与、实验探究的方式来提高初中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并学会不同的问题解决方式,达到多元化物理教学的目的。

2 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教学情境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主动思考。所以,教师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思考才是加强学生思维训练的关键影响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基础,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压强”相关物理知识的教学中,这一物理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学生很难通过课本中的文字描述科学地掌握该知识。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来为学生设计教学内容,如:“同学们在生活中跟家长都买过菜,同学们在提菜的过程中有没有勒手的感觉?我们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缓解这种感觉?”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实际生活中,让学生通过解决现实问题来理解物理知识。

3 感悟物理思想促进学生思维能力

初中物理的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记忆课本知识、加强解题技巧,也要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物理思维,从而做到在面对越发灵活多变的物理问题时做到沉稳应对,用自己的物理思维找到题目的切入点。在这一方面就要求教师帮助学生融合自己已有的物理经验去更深刻地理解物理思想,帮助学生深入体会物理知识间的类比和转化思想。比如在对电与磁这两个章节进行学习时,在单独对这两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学习后,教师要分析这两个物理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然后选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将这两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理解。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对这两方面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对电生磁、磁生电以及电与磁之间的转换思想和计算方式有更深的理解,这种将不同章节内容联系起来对比学习的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联系、对比看待物理知识的物理思维。物理知识涉及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其知识往往是繁杂的,有这些知识衍生出的各类物理问题也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物理思维就很难在面对新的物理问题时快速找到解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所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比一味地教授学生固定题型的解题方法更加适合初中物理学习阶段的学生。

4 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索思维方法

在初中教学中,物理知识相对复杂,学科知识间具有紧密的相关性,但初中生由于知识经验不足,很多情况下虽然听懂了课本中的教学内容,但是一到实际应用时就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探索思维方法,让学生可以形成属于自己的良好学习思维。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探索性问题:“同学们,自行车都包含了哪些我们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学生虽然感受到自行车上的物理知识较为简单,但是却无法良好地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表达能力将会被逐渐消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画出自行车的大体结构,随后拆解自行车,用科学的方式描述骑自行车时的受力情况。这样学生就能够从细微事物中发现物理知识及其规律,加强知识分析和探索能力。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解答实际问题,学习自信心会不断提高,为保持学生学习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应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基于教学实践全程,可以有效的提高物理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学习效果。 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教学策略,保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促进物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璐璐. 基于科学思维的初中物理教学问题链设计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