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贫血患者的血液细胞学检查有何特点?病因有什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3
/ 1

老年贫血患者的血液细胞学检查有何特点?病因有 什么?

陈静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医学检验科 四川成都 610500

贫血(anemia)即在一定容积的循环血液内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量以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正常标准者临床上多用血红蛋白(Hb)浓度代替,成年男性Hb<120g>、非妊娠成年女性Hb<110g>时便可诊断为贫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范围内有30亿人伴有不同程度上的贫血,且每年因患贫血所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比西方国家高,患贫血人群种,女性显著高于男性,老年人和儿童明显高于中青年。近年来,我国老年趋势加重,老年贫血患病率逐年升高,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贫血早期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借鉴,可改善预后。那么,老年贫血血液细胞学检查有何特点呢?老年贫血的病因为何呢?

  • 血液细胞学检查

血液细胞学是涉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造血调节等医学基础理论和各种血液病的临床及其形态学诊断技术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科学。血液细胞学是血液学的基础,基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血液细胞形态的变化,开展血液系统生理学和病理学的研究。现代血细胞学包括造血干祖细胞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自动化血细胞分析技术以及流式细胞术等。血液细胞学检查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血液包括血细胞(有形成分)与血浆(无形成分),血浆占55%,血细胞占45%。17世纪荷兰布商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让血液细胞学检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造血系统疾病除了直接累及血液外,还可以影响全身组织器官;反之,各组织器官病变也可直接或者间接引起血液发生相应变化。通过血液细胞学检查可帮助临床医师了解患者体内血液变化情况,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指导后期疾病治疗。

  • 老年贫血患者血液细胞学检查特点

老年贫血是临床常见病症,多表现出乏力、食欲减退、黄疸、头晕、失眠、心慌等症状,可能累及消化、神经、心血管等多个系统。老年人群随着年龄增长,自身抗病能力下降,脏腑功能和骨质呈现出衰退趋势。若发生贫血,无疑加剧机体衰退,威胁患者生命健康。老年人常并发慢性病,也会加重贫血病情。因此,老年人群应定期接受相关检查,及早发现贫血,以便早期治疗。

老年贫血患者可进行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外周血常规检查、造血功能检查及脾肾功能检查,明确患者实际情况,再调查了解患者的年龄、病程及病史等基本信息。结合相关检查结果、骨髓涂片复检情况,对患者血液细胞学检查特点进行分析。老年贫血骨髓穿刺涂片检查可发现老年人造血功能呈现出不同程度上的减退趋势,增加了穿刺难度,导致骨髓部分稀释,甚至误诊为造血功能再生障碍。部分老年人虽然以贫血为首发或者主要表现,但骨髓穿刺涂片检查时却发现散在或者呈团状聚集的分类不明细胞,即肿瘤细胞,说明已经发展至肿瘤晚期,肿瘤细胞已经转移到骨髓。贫血的分型包括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正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镜下显示大细胞,正色素;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较少,中央淡染区不明显、染色较深、轻度大小不均,偶尔可见幼红细胞;骨髓像,骨髓增生活跃,以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红比例正常或倒置。小细胞性贫血,红细胞小,直径小于6μm,平均红细胞体积小于80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为32~36%。正细胞性贫血,骨髓是正常的贫血状态。

  • 老年贫血的病因

老年贫血的病因分析,营养不良性贫血所占比例较高,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分析原因可能是老年人的基础代谢率降低,咀嚼、消化功能呈现出减退趋势,部分老年人常年吃素,导致体内缺乏维生素B12、铁、叶酸等生成红细胞的造血原料,进而诱发贫血。营养不良性贫血是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因素长期存在所致的结果,若患者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到医院就诊,可能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恶性肿瘤也是导致老年贫血的一大病因,如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随着年龄增加,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可能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以及对环境中的不利因素的抵抗力较低有关。

继发性贫血在老年贫血中也较多见,如心脏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消化道疾病、实体肿瘤等都可能导致贫血,若贫血未能及时控制,贫血程度日益加重,对原发病的治疗及恢复也存在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