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单车的可持续设计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基于共享单车的可持续设计研究

王昊琳、付腾飞、李远鹏、张柏晨、陈星星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邮编 300222

摘要:

遵循低碳出行原则,倡导绿色健康地生活。共享单车的出现,给予我们生活极大的便利。在共享单车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许多社会问题。众多经营不善的共享单车品牌,导致大量单车被废弃堆积,对社会效益造成负面影响,与可持续发展观念相违背。本文针对此社会现象将共享单车与公共设施结合,提出设计方案,旨在增加废弃共享单车的可利用价值,修复社会效益,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建造美丽城市环境。


关键词:共享单车,公共设施,可持续发展,循环利用


为切合当前国际节约资源,保证资源利用回收率最大化的大背景下,共享经济在各种资源本就吃紧中国应运而生,到今天为止,共享经济已经无处不在,且整个共享经济体系的发展已较为完善。

作为共享经济的新兴业态,共享单车解决了城市交通问题,充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促进着社会的发展。[1]但由于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共享单车的泛滥以及运营失败导致的大量单车废弃问题,在影响市民的正常出行的同时也在成为了破坏市容市貌的重要隐患,并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

  1. 共享单车经济存在的问题

过去几年,共享单车有效解决了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但由于共享单车一开始没有制定有效的运营规范以及长期的粗放式经营,加上企业在行业发展上半场为抢占市场占有率进行一系列大量投放,目前共享单车产生大量的收尾问题。

1、废弃单车导致资源浪费

共享单车带来的红利,推动大量的企业进入该行业,由于人们的需求是固定的,因此导致大量的生产过剩,其本身回收的困难性,再次加剧市场的投放,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其次大量单车无人认领或迟滞认领,造成“单车坟场”持续增加和扩张。[2]本身城市可供开发土地资源有限,“单车坟场”的出现只会加剧土地资源的浪费,对城市土地开发带来很大程度的挑战,不利于城市进一步开发。

  1. 回收利用困难

不同品牌单车为体现品牌设计,基本不会采用其他品牌单车造型进行涂装,而是进行全车的定制开发,这就导致因经营不善而废弃的单车无法被其他品牌资本重新利用。

另外单车回收成本也超出我们的认知,据计算回收一辆废弃共享单车涵盖搬运、维修、人力成本等一系列费用,这几项费用叠加起来,可能比制造一辆新车的成本更高。由于没有合理的单车回收机制,如果共享单车企业倒闭或是不愿“出手”,大量废弃单车便成了无人管理的垃圾。[3]而且就算回收成功,也往往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维修成本较高,且单车大部分易损坏处需要人工维修,维修零件人工工时长,替换零件费用又高,拆解过程复杂,作为废品处理又让很多可用的、造价高昂的零件资源白白浪费。

  1. 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还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约束、规范和引导废旧自行车和有效利用。单车回收主要还是依靠企业自行回收,费时费力从而又造成恶性循环形成共享单车的浪费。其次,由于越来越多的二三线单车企业暴露出资金链问题甚至被迫停止运营选择退出市场。但政府还未有相方面的企业退场机制,一旦企业退出则无人来处理这些废弃自行车。

  1. 共享资源回收再利用原则

  1. 减量化:减量化原则的目的在于尽量设法从源头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环节的物质流和能量流。[4]单车投放数量过多、过于密集,会超过环境自身的承载力,[5]所以需要控制单车的投放量,避免造成新一轮的资源浪费。

2、资源化:将废弃物经过修复、翻新、再创造后继续作为产品使用。针对输出端,把废弃物再次变成资源,减少最终处理量。[6]实现生产、使用到回收再利用的全生命周期绿色闭环管理。

3、无害化:指在对废物收集、运输、储存、处置的过程中较少避免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不少城市,废单车目前已堆积成山,风吹日晒,钢铁慢慢锈蚀将雨水染成褐色,或将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极大污染威胁。

三、提出的方案与对应策略

结合共享经济具有代表性的共享单车大量废弃后导致的资源浪费问题,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利用单车通用部件进行标准化改造

标准化在工业生产和投入使用中,是必不可少的规程,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化,达到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在具体的方案设计中,单车的通用部件作为标准化的对象对设计既是有利条件,也为设计带来了诸多限制。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对其的结构、型式进行筛选提炼,还要考虑众多部件的链接和组合方式。同时在设计过程中为保证改造后的产品保持高效的使用率,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力求保持整体结构的精简合理,尽其所能地开拓产品使用领域。

2、以公共设施为改造目标,提升公众关注度

62b559ba43851_html_4429f69a002704f.jpg62b559ba43851_html_b10483e76b0c0d2b.jpg

图1 户外餐桌 图2可健身路灯

公共设施作为城市面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与城市的共同发展,是城市文化的体现。近年以来,各地区都在着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质量。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需求也有着相应的提升的同时,公共设施却普遍存在的配色单一、造型陈旧等问题在视觉上造成人们的审美疲劳。

结合共享经济和公共设施所存在的普遍性问题,本课题希望通过设计将两者结合,达成“一石二鸟”的效果。在具体设计中利用单车车座与椅子的同构,设计成餐桌配套的座椅,而轮毂部分重构为桌子的支撑结构,轮毂在单车结构中可以旋转,恰与餐厅的旋转桌有异曲同工之处。(如图1)公共健身器材也是常见的公共设施,单车结构中的车座、车把、脚踏与骑马机构造相似,将轮毂作为路灯的载体,车架作为主干,与重组的“健身器材”结合成具有共享经济特色的主题式公共设施。(如图2)

3设计兼顾美观性、舒适性及安全性

单车的外观计中本身就带有很多既能满足受力需求又带有美观曲线的结构,此方案主要将单车车架部件切割重组,用焊接组合、环形排列、重复组成,重构成新的造型,尽可能多的淡化单车的特征,减轻零件之间的不和谐感。在设计非单车零件时,使用了较多圆滑边缘、符合人体工学的曲线和表面,以提升舒适性。在设计部件连接处时,扩大焊打接点,使用较大的销钉、螺丝以保证安全稳固。介于单车车体原本的工作要求,其材料的设计寿命、坚固程度也足够保证设施的安全性。

4结语

发展再生资源产业,是共享单车行业发展进入下半程的必然选择。循环利用

才是物品的终极生命力。探索废弃行车资源资源的循环利用有利于促进人们对废物循环的优势进行有效认识,从而对废物循环的理论引进以及合理利用的基础上,拓宽对其他废物的资源回收,减少我国产能过剩问题,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除此以外,公共设施是城市构造的一部分,城市改造的舒适度可以增加人的幸福感,对城市标识起点缀作用,能传递城市信息提高城市设计的质量,也能提供用户更便利的服务。本文将废弃共享单车与公共设施相结合,实现最大化资源利用,主张合理分配利用过剩产能、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益,这不仅是中国走向新时代、实践新时代发展理念,也是成为新世界形势下的强盛大国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 沙鸥凌月.共享单车发展过程中的公地悲剧与治理路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9.DOI:10.27239/d.cnki.gnhhu.2019.001112.

2[] 多地频现共享单车“坟场”,谁为浪费负责?https://finance.sina.com.cn/roll/2018-05-22/doc-ihawmaua7840608.shtml

3[] 人民日报网上中国:废旧车回收拷问各方智慧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18/0810/c1003-30220327.html

4[] 马江.对循环经济基本原则——减量化原则的思考[J].生产力研究,2010(06):17-18.DOI:10.19374/j.cnki.14-1145/f.2010.06.007.

5[] 魏子凌.共享单车废弃回收问题的对策刍议[J].中国商论,2019(01):22-25.DOI:10.19699/j.cnki.issn2096-0298.2019.01.022.

6[] 刘胜兰. 生态供应链的形成机制及稳定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8.


作者简介

王昊琳(2002—),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本科生,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付腾飞(1987—),男,汉族,河北承德人,硕士,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与玩具设计

李远鹏(2001—),男,汉族,天津人,本科生,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张柏晨(2002—),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生,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

陈星星(2002—),男,汉族,贵州遵义人,本科生,天津科技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研究方向:产品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