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矿测量工作精确性的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4
/ 2

提高煤矿测量工作精确性的方法分析

刘学文

童亭煤矿生产技术管理部 安徽省 淮北市 235137

摘要:煤炭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但是在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中却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要提高煤炭开采的效率,并确保作业人员的施工安全,就必须开展煤矿测量工作。为能够顺利开展煤矿测量工作,避免煤矿测量工作中的失误,煤矿测量人员需要不断对影响测量工作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措施,进而提高煤矿测量工作的精确性。本文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煤矿测量精确性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煤炭企业的安全高效发展。

关键词:煤矿测量;精确性;方法分析


煤矿测量工作是矿山生产建设的眼睛,为矿山生产的各个环节提供数据基础及图纸资料,增强井下巷道安全施工及各类灾害治理的可靠性。煤矿测量若不能精确反应采掘情况或图纸资料出现错漏,则可能导致安全生产受到影响,严重时还会引发安全事故,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害。若能提高煤矿测量的精确性,则能促进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煤矿测量的重要性

通常情况下,矿产资源的储存位置较深,要对其进行挖掘和开采是十分困难的。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由于矿山的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如果盲目对其进行开采,就有可能导致井下人员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胁。因而,必须开展煤矿测量工作,这对于企业了解地质状况以及井下各类灾害等各方面的情况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能够为煤矿的设计和巷道施工等各项工作提供较为有效的数据支持,为煤矿的开采工作提供更多便利。煤矿测量能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矿井下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进而更好地采取相关措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以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有利于推动煤矿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

2.提高煤矿测量确性的方法

2.1增强测量人员责任意识

对于长期从事煤矿测量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懈怠情绪,对井下测量工作重要性认识不清极易导致测量事故的发生。在井下一次主要回风巷道的中腰线放样完成后,测量人员在内业计算过程中,由于责任心不强,工作不细致,最后导致巷道腰线控制错误。在这一起事故中,对原始数据的处理出现错误,竖直角的正镜值为79°1′37″,倒镜值为280°58′25″,实际结果竖直角值应为10°58′24″,但计算人员误算为9°58′24″,校核人员未将错误值校正,最后结果导致巷道腰线抬升近1米,出现错误后至下一次延线时才发现,此时巷道腰线已出现偏差,最终只能更改巷道设计,此次测量事故给企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同样性质的事故在煤矿测量中时有发生,第二次事故是在工作面回风巷施工到位后调向开窝切眼,在测量人员放样调向中线过程中,由于综掘机在迎头对视线的遮挡,施测时设置了转点,但在对转点进行测量时,水平角值实际为181°30′42″,可能由于现场环境嘈杂,记录人员误记录为182°30′42″,正倒镜的读数值记录人员均没有与操作仪器人员重复校对,以致于在放样切眼拨门中线时巷道方位减小了一度,最终的结果由于巷道调向拨门施工切眼,切眼方位整体偏斜,未对安全生产造成太大影响。

这两起事故起因都是角度数值其中一位出现很小的偏差,但对井下巷道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的影响甚至是无法弥补的。客观因素是井下作业环境复杂,人员走动、机械施工、光线昏暗都会对测量工作造成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测量人员责任心不强的主观因素,未意识到由于自身的粗心大意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测量人员在井下作业过程及内业数据处理过程中,都应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心态,时刻应有如履薄冰的意识,只有增强煤矿测量人员的工作责任意识,才能确保测量工作的精确性。

2.2保证测量图纸的绘制

对于煤矿测量工作的开展而言,要提高测量工作的精确性,首先就是要保证图纸的精确绘制。测量图纸的绘制要根据井下实际情况,准确反应采掘现场的信息,同时也要求绘图员能够做到细心,全面,不放过任何一项细节,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测量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在一次井下工作面回风巷道沿空掘进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巷道掘进时受地应力的影响,施工巷道与采空区的净垛仅留5米,当邻近工作面切眼时,发生一起误透老空区巷帮硐室的事故,幸因老空气内瓦斯含量低,也没有积水的情况,这起事故才未造成严重后果。经事故后追查分析,测量人员在老空区巷道施工时,收集到了隐蔽硐室的相关信息,但在绘图员绘制采掘工程平面图时出现了遗漏,在掘进过程中,图纸上未发现此处的隐患,导致了误透事故。

测量图纸广泛应用在巷道设计、贯通控制、隐患排查、灾害治理、地质勘探、储量计算、通风防突、机电运输、生态修复、土地复垦等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是测量工作的基础,测量图纸的精确绘制是确保准确放样巷道标定要素,及时发现前方存在隐患,指导巷道精确贯通的前提,也是作为一名测量从业者的基本功。

2.3确保精确的施工标定

严格按照《煤矿测量规程》开展测量工作,是井下施工标定工作的基本要求。在井下标定放样过程中,时有测量人员存在侥幸心理省略施测步骤,造成巷道的施工偏差。在一次工作面进风巷道的标定中线过程中,测量人员按规定进行了已有导线点的复测工作,在迎头已复测导线点放样中线时,由于现场环境较差,巷道底板淤煤较多,造成架设仪器的不稳定,加之人员从仪器旁来回穿梭,放样过程中出现了仪器的偏斜,操作仪器人员未发现仪器偏斜,最后放样的一组中线与巷道原方位形成了夹角。在完成中线放样后测量控制点数据时,操作仪器人员未按要求进行正倒镜的施测,也未对仪器整平对中情况进行校核,最后导致巷道中线出现了0.5°的方位偏差,至发现时巷道中线已偏移0.5米,最后采取了扩帮的措施,才保证了皮带机的正常通过。这起事故的教训就是未按照规程要求一测回测量导线点造成的,仪器发生偏斜时正倒镜读数2C值超限,是对标定工作最有效的检验,要确保精确的施工标定,就是对规程的一些测量基本要求贯彻执行到位。

2.4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测量精确性

煤矿测量的过程中,对于各类问题的预防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不采取预防措施,在测量工作中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井下巷道的施工进度,更会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要确保仪器设备的齐全可靠,这是保证测量精确性的重要前提,也是测量人员在正式开展工作前必须要做好的准备工作,要对测量仪器进行定期检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应加强对测量技术人员的业务及安全知识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测量的整体技术水平及安全素质。此外,加强测量管理制度的落实,严格要求测量人员按照规程开展测量工作,能够有效避免测量事故提高测量精确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测量工作的开展中,各种因素的出现都会导致测量工作出现失误,进而影响煤矿的安全生产。对可能出现失误因素进行分析,并积极采取各类措施,避免测量事故的发生,如此才能不断提高煤矿测量工作精确性。

参考文献

[1]杨文龙.煤矿测量工作质量提升方法研究[J].煤炭工程,2019,51(S2):71-73.

[2]梁永明.煤矿测量工作中提高施测精度的方法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7):65-66.

[3]史丽芬.提高煤矿测量工作准确性的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8(05):149-150.

[4]闫丽君.关于提高煤矿测量工作准确性的探讨[J].云南化工,2018,45(01):197.

[5]潘晓敏.提高煤矿测量工作准确性的方法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7,24(07):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