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6-26
/ 2

混凝土配合比调整要点

蓝天将

452730198601014757

摘要:混凝土在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所规定的配合比进行调整。

关键词:配合比;混凝土;施工;设计

前言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使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使用结果达到预期效果,现就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和要点,特别是混凝土配合比在试配、调整与确定过程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进行论述,重点探讨了混凝土配合比在试配、调整与确定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配合比调整的原因

1.1砂、石质量发生变化:砂、石含水率会因砂、石所处的不同区域及进料时间发生变化,造成混凝土坍落度发生变化。砂子的细度模数变化0.2,砂率相应增减1%~2%;砂石级配不合格或采用单级配时,砂率应适当提高2%~3%;石子最大粒径降低一个等级,砂率增2%~3%;砂石的针片状含量增大,针片状含量变化5%左右,砂率应调整2%~3%;砂子含石量的变化应及时调整砂率;砂子含水率变化2%左右,会使混凝土的坍落度发生显著变化,如单方混凝土砂子用量为800kg,含水率变化2%,则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变化15kg左右,坍落度浮动40~60mm。因此,生产混凝土时应随时注意砂、石含水率的变化,并按规定调整配合比中的用水量。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质量控制人员经常查看料场原材料的使用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效控制混凝土质量。

1.2胶凝材料用水量发生变化: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变化,通过试验室的复试可以发现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变化,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波动0.1%,混凝土用水量将波动3~5kg/m3。矿物掺合料的需水量与等级、厂家等,有很大的不同。矿物掺合料需水量的变化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坍落度,如粉煤灰需水量变化1%,将要影响减水剂减水率1%,才能保证混凝土初始坍落度不发生变化。

1.3外加剂减水率发生变化:外加剂减水率的变化对混凝土用水量的影响非常显著,减水率高时,用水量减少,水胶比降低,混凝土强度提高。但是减水率过高时,会使混凝土对用水量变化十分敏感,难以控制,很容易出现离析、泌水现象。

1.4坍落度损失的变化:由于运输距离、运输时间、气候变化、施工速度等,常常会造成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运输时间长、温度高、气候干燥,坍落度损失就大;反之,坍落度损失就小。在炎热条件下,混凝土拌合物的需水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其增加的需水量可用下列经验公式得出:W=(t-20)×0.7(t为混凝土处于高温季节施工时的温度)。在夏季气温高于20℃时,温度每增加10~15℃,应增加用水量2%~4%或外加剂掺量增加0.1%~0.2%。运距每增加10~15km,增加用水量5~8kg或外加剂掺量增加0.1%~0.2%,也可采用二次添加外加剂或采取对骨料浇水降温的办法,减小坍落度损失。

1.5现场施工需要:施工现场由于浇筑部位不同,对混凝土坍落度要求也不一样,例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在后期为了有利于收尾(头)或因泵送距离缩短可适当减小坍落度。

2.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点

2.1三大原则:(1)满足工程设计和相应规范要求的原则。(2)满足施工工作性原则。(3)满足经济合理性原则。

2.2一个保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施工单位在混凝土工程开工之前必须提供的保证项目。由于现场条件与试验室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

现场材料又随生产条件和自然条件影响而变化,再加上部分结构混凝土由于数量较小需采取非统计方法进行评定,故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选定时,首先应保证产品质量达到95%的保证率,且施工单位应依据本单位同类混凝土强度标准差的统计资料,确定一个适合的标准差。

2.3三个主要参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中,有三个主要参数应特别注意掌握,即水灰比、用水量、砂率。

2.4六个计算步骤:六个计算步骤分别是混凝土试配强度、计算水灰比、确定用水量、计算水泥用量、确定砂率、计算砂石用量。

3.混凝土试配、调整与成型

3.1材料准备:为消除生产、自然因素和试验误差的影响,在混凝土试配时应做到:适配中一次性取足同工程使用一致的材料用量;将砂子的超径、各粒级石子超径和逊径筛除;采用烘干或风干状态的集料(风干状态的集料指砂子含水量小于0.5%,石子含水量小于0.2%)。

3.2计算的基准配合比:计算的基准配合比,是根据设计的施工工作性要求和混凝土强度,通过理论计算,能满足或基本满足混凝土的配置要求的配合比。计算的基准配合比按下述原则求得:(1)对单个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单一施工工作性要求时,所计算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配合比,即为计算的基准配合比,水灰比计算精度0.001。(2)对多个混凝土强度等级和施工工作性要求时,则应以多个混凝土强度等级中的最高和最低强度等级和单一施工工作性要求分别计算,所得结果为计算的基准配合比。水灰比精确为0.05。

3.3混凝土试拌和调整:计算的基准配合比,必须进行试拌和调整以确定基准配合比。基准配合比,是在计算的基准配合比的水灰比值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试拌和调整,检测拌合物各项参数是否满足设计的施工和易性和混凝土密度要求的配合比。

3.4.混凝土配合比调整的基本要求

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但调整时要求:

3.4.1调整要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防止随意调整,见表1。

3.4.2调整应不影响混凝土质量,通常情况下,调整过程中混凝土水胶比不能发生变化。加强生产水胶比的监控,水胶比不仅是决定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混凝土硬化后耐久性的主要因素,水胶比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确实存在用水量与配合比设计用水量的差别,使水胶比发生改变。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核心内容是控制生产用水量,使混凝土实际水胶比在±0.02范围以内浮动,将混凝土28d强度值在表2的范围内变化,保证混凝土质量的稳定性。水胶比每降低0.01%,混凝土强度增长4%左右;水胶比变化0.05~0.1,砂率变化1%~2%。

3.4.3调整配合比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要有技术质量部门或由技术质量部门授权的专业技术人员按照规定进行。试验员调整配合比应遵守以下规定:砂率允许调整±2%,外加剂允许调整胶凝材料用量的±0.2%,用水量允许调整5~10kg/m3,对超出上述范围应向试验室主任或技术负责人申请。胶凝材料的调整相对复杂(表3和表4),原则上不允许试验员调整胶凝材料用量。

3.4.4要做好调整记录。在生产过程中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调整后,应及时做好记录,以便日后质量溯源。

4.混凝土试配与成型中应重视的问题

室内环境:温度(20±5)℃,湿度大于50%;配料要匀质:从料堆运到拌合盘上的料,要大于每盘配置量,并再次拌和均用四分法称取每盘配置量,余料铲回料堆;称料要准确并详细记录,必须有人校核,并详细记录称料过程;采用自落式和卧式拌合机,拌合量应少于搅拌机额定拌合量的1/4,且不少于12L,并严格按照拌合程序操作;拌合物出机后人工应强制均匀拌和3遍,再开展拌合物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成型试件时,必须均匀将料入模,成型试件的组数应根据工程缓急程度,每次配合比成型试件2组~3组;振(捣)成型:混凝土坍落度大于70mm时,采用人工成型;混凝土坍落度小于70mm时,采用振动台成型,边振边往模内添加混凝土拌合物。采用振动棒成型,应将混凝土振至表面出现乳状水泥浆时为止,且应边振边在试模周边用小锤敲打5下~6下,应缓慢抽出振动棒;试件振捣后立即收浆,其表面应高出2mm-3mm,待混凝土初凝时抹光收平,同时用湿布覆盖试模表面;从拌合物出机到成型收浆所用时间不得超过30min;试件成型后,在室内放置(24±0.5)h方可拆模、编号,再过(2±0.1)h后置于标准条件下养护至规定的龄期试压。

结束语

要想获得优质的高强混凝土,首先必须对原材料进行优选,除了要求有良好的性能指标外,还必须质量稳定,即在施工期内主要性能不能产生较大波动。其次一些在普通情况下不太敏感的因素,在低水灰比的情况下会变得相当敏感,这就要求在配合比设计时必须对各种原材料及外加剂的用量应合理选取。设计结果一定要进行试拌验证,确保在实际施工时拌和物的工作性满足实际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应立.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J}.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2).

[2]JCJ55—2000.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S].

[3]茹利君.浅谈现代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J}.山西建筑,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