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地的改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1
/ 2

微生物菌剂对盐碱地的改良研究

赵宣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 719000


摘要:我国盐碱地资源丰富,对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微生物法已成为我国盐碱地恢复的重要手段,但其修复机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微生物肥料是一种新的肥料,其内部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能够通过改变土壤中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提高土壤和养分成分。它还可以通过土壤的方式,将其转化成绿化植物,从而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本文着重分析和探讨了盐碱地的复垦与微生物肥的应用。

关键词:微生物菌剂;盐碱地;改良;

基金: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内部科研项目(DJNY2021-5)

引言

目前,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通过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可以提高耕地的规模,并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土壤中有两种主要的酶,一种是活化的有机物转化酶,另一种是有活力的微生物代谢酶。采用微生物肥料改良盐碱地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它可以通过与土壤共生的微生物来改善土壤的生长状况,缓解盐碱等对植物生长的阻碍作用,并减缓土壤的盐碱化。因此,在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有效性,促进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保护盐碱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一、盐碱化土壤的成因

土壤中的可溶性盐随水分的蒸发上升和浓缩而积累到地表;地形变化及物质组成的不同,对土壤及地表径流量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一差别还会对土壤的盐度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土壤发生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土壤含盐量与水文地质状况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在河道和河道边的地区,因河水的入渗或海水倒灌,使地下水位升高,从而形成了一片盐碱地。

由于社会发展,为提高农业、畜牧业生产,长期滥伐林木、放牧家畜,使土地与地下水的平衡失衡。后期,因治理不善、防渗措施不到位,导致盐类不能外运,从而影响到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能和内部构造。现代农业技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耕地盐碱化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土地利用不合理,以及不适当的灌溉方法[1]

二、有效微生物(EM)概况

(一)有效微生物(EM)的组成

EM是一种与各种有益微生物相结合的复合菌剂。该产品是一种利用自然微生物与有益微生物进行混合培养的新型微生物制剂。EM包含一些微生物种类,其中包括乳酸菌、酵母菌、光合作用菌等,还有少量的放线菌以及80种不同的生物。它们都是相容的,能在相同的液态介质中存在。EM具有无毒、无污染、无污染等特性。微生物与植物的共生、交互作用,在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土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2]

(二)有效微生物(EM)的应用

有效微生物已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并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 EM是在农业中使用的,它是把废料如大米,玉米,麦麸,鱼粉或甘蔗的残留物,混合在一起,制成堆肥。所以, EM最早应用于提高有机农业和天然农业生产。其次, EM技术在畜牧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赖氨酸、缬氨酸、蛋氨酸等主要氨基酸被加入到 EO接种液中。此外,还可以利用 EM孕育剂来修复土壤。利用 EM进行盐碱地的改良,可以提高土壤的物理性能,使土壤 pH值逐渐下降,有机质、全氮、流动 P、流动 K含量均有所提高。另外,有学者认为,苏打盐渍土中 EO孕育剂能促进土壤潜在的水分蒸发,并能彻底抑制盐分在盐渍土表面的累积,从而使盐碱地作物的生长得到稳定。碱性的土壤,可以帮助海水的脱盐,改善土壤的品质。

三、盐碱地改良研究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盐碱地的改良技术也在逐步完善和发展。大部分的科学家都在寻求可以抵御盐碱地的农作物。当前,对盐碱地的治理主要采取了大量的水洗。此外,在实际的农业造景中,采用松土的方法,将土壤中的毛细管切断,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以往,盐碱地的改良主要是通过改进水资源管理和化学改造来实现[3]。化学改良法,尽管效果显著,但其二次污染的机率较高。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物改良技术也随之产生,其优势在于成本低,长期效果好。目前采用的生物改良方法,主要是通过使用耐盐耐碱植物来改变土壤的特性,从而减少土壤中的含盐量,从而达到整体的增加,提升。通过提高土壤中的微生物量,可以有效地改善盐碱地。在实际应用中,除了受生长周期等因素的影响外,还与盐碱地植物的品种有关。

一是培育耐盐植物如紫穗槐、白屈菜。通过合理的灌溉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盐碱地土壤中的盐分,从而实现作物的丰收,从而改善土壤的盐分。二是在盐碱地种植玉米、高粱、小麦等作物,确保在盐碱地种植作物时,细胞的水分会减少,这将极大地减少作物的死亡率。三是在土壤中栽植耐盐树种,充分发挥其巨大的根系作用,从深层引出地下水,降低灌溉用水,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地面径流量,扩大了土地面积,控制和有效降低盐碱地的发生。

四、微生物技术在改良盐碱地上的应用

(一)生物菌肥主要作用

第一,改善土地的肥力。有些孕育剂能提高土壤 N、 P、 K的含量,提高土壤中的酶活力,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有利于作物的吸收与利用。另外,通过使用微生物肥料,可以产生大量的SO2,从而改善土壤的水分状况,增加肥料的利用率。第二,可以加速不溶解的矿物质养分的释放。生物肥料能提高土壤中的酶活力,并能将不溶于水的土壤中的营养物质溶入植物体内。同时还能释放出一种能分解有机物的有机酸,产生的糖能帮助固氮细菌的生长。第三,植物对营养的吸收。根瘤菌能把土壤中的氮转变成能被作物吸收的氮素,从而促进豆类的根瘤生长。在植物体内,可以将其转变成谷氨酸和谷氨酸。第四,调控功能。生物肥料中的微生物能向土壤中释放生长素、吲哚乙酸、赤霉素等激素,调节植物的生长,增加作物的产量。采用生物菌肥配合施用,比单独施肥能提高5-20%的增产效果。

(二)施用技术

生物菌肥在保持土壤理化性质,保护环境,避免毒副作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有些生物菌肥的效果常常会因土壤养分含量、结构、水分、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而发挥一定的效果。不宜长期曝晒,因为紫外线会使消毒肥料中的微生物死亡。不要长期保存,在购买的时候使用。本品需储存于阴凉、干燥之处,勿受高温、低湿及日光照射。另外,还应注意土壤中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水分、酸碱度等因素,以免影响其应用。

(三)施用的方法

目前,生物菌肥主要采用拌种、基肥、追肥和浸泡等方式进行。不同的微生物肥料使用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试验结果显示,施用1-2次生物菌肥5-10 ml,能显著提高其果实风味,增加产量。2次使用10 ml的化肥效果最好。采用生物菌肥可以增加棉花的产量,但施用量以1500 ml/公顷为宜。

五、研究趋势

利用生物技术改造技术,对强化土壤微生物菌肥、固氮、磷等微生物菌肥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并探讨生物菌肥在缓解农田、非点源营养损失方面的作用。根据 N、 P的损耗和损失率对污染防治进行评价。通过微生物群落改良工程、微生物组学、表面分析、分子生物学等方法,从点源上揭示微生物肥料的本质、功能微生物组与微生态系统、盐碱环境与污染防治。建立“废弃-微生物肥料-盐碱地改良-非点源污染”的循环农业系统,为综合利用和盐碱地的改良和治理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结语

本文着重分析和讨论了目前我国在盐碱地的复垦及施用微生物肥料方面的应用。而我国目前的盐碱地治理问题,则是一个长期的问题。要想提高植株的存活率,提高综合效益,必须使用微生物肥料,但是光有微生物肥料是远远不够的,要真正爱护土壤,使资源处理成为可能,使盐碱地向耕地转变。

参考文献:

[1]侯景清,王旭,陈玉海,等. 乳酸菌复合制剂对盐碱地改良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4):710-718.

[2]汪立梅,桂丕,李化山,等. 改良剂与微生物菌剂联合施用对盐碱地 土壤和耐盐植物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7):264-269.

[3]丁俊杰,刘凯,姚亮亮,等. 微生物菌剂及硅肥对盐碱地水稻生长发育及土壤环境的影响[J]. 中国稻米,2022,28(1):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