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研究—以“李鸿章故居”保护与管理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3

合肥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研究—以“李鸿章故居”保护与管理为例

陈春莲

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安徽 合肥 230071

【摘要】历史建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凝固的历史文化的代表。新时期,我国必须要不断创新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策略,不断提升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效率。本文立足合肥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实际,重点选择该市“李鸿章故居”作为研究标的,深入分析该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时期加强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合肥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


历史建筑是凝固的传统文化财富。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就是在维护民族文化发展之根。2017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历史文物的保护与管理,传承中华民族优势文化遗产。针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该法第二章“不可移动文物”明文规定,各级政府要把具有重大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的传统建筑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历史建筑的维修与对外开放必须要获得相应文物行政部门批准,由取得文物保护工程资质证书的单位承担。安徽省合肥市境内历史建筑颇多,2018年《合肥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正式颁布,第二年扩容,共挖掘保护大钟楼等历史建筑69处,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积极参与的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新机制。

  1. 合肥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现状

随着国内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重视度的不断提升,合肥市也积极创新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思维、手段与模式。2017年,经过历史专家科学考察、审慎论证,在广泛吸纳地方百姓合理建议的基础上,出台制定《合肥市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细化保护管理细则,科学分级分类,明确各单位主体责任,采用挂牌管理方式,加强全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由此,合肥市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正式走入加速上行阶段。2018年,16处历史建筑正式入选《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第二年,在广泛征询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又再添53处历史建筑。大钟楼、逍遥津湖心楼、李鸿章故居、唐氏住宅、李氏粮仓、长江饭店、安徽省委原办公楼等合肥人耳熟能详的历史建筑入选名录。这不但为合肥人留下了美好的历史记忆,同时也增厚了合肥历史底蕴。特别是一些历史建筑的市场化保护与运营,产生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积极效果。同时,合肥市下属县区也加强区域内历史文化建筑的挖掘、保护与管理,不少县区也制定本地历史建筑保护名录。总体上看,合肥市目前已经初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化历史建筑保护体系。

  1. 合肥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的特点

合肥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创新保护与管理模式,逐步积累了一些特色经验。以“李鸿章故居”为例,以点带面,合肥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呈现如下特点:

  1. 制定保护与管理专项法规政策

从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建章立制层面看,与国内其他城市相比,合肥市做的相对出色。近些年,合肥市出台制定了《合肥市历史建筑建议名录和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合肥市历史文化遗产管理条例(暂行)》等。同时,围绕特定历史建筑文化,还制定了更为细致的专项管理政策,如《合肥市三河历史文化名镇保护条例》《合肥市历史名人故居保护与管理办法》等。下属的各县区、乡镇街道等也重视辖区内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立足实际,也制定了一些管理细则,如《李鸿章故居维护与管理细则》等。总体上看,围绕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合肥市已经初步创建了较为科学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这些为全市做好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1. 重视历史建筑价值的深入挖掘

合肥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重视相关历史建筑人文内涵价值的挖掘。特别是具有重大保护意义的历史建筑,如名人故居等,全方位挖掘名人文化内涵,汇编成册,加强宣介,有的甚至拍摄成专题片、影视剧等,不断强化名人故居的影响力。以2019年火爆的电视节目《行遍合肥》为例,融历史与现代为一体,在该节目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合肥的过去与现在。一些历史建筑业随着节目不断闪现,如“李鸿章故居”“唐氏住宅”“李氏粮仓”“大钟楼”“中科大东校区老北门”等极具合肥地方特色的历史建筑,让观众印象深刻,极大增强了地方百姓的文化自信、荣誉感。借助现代影像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展现合肥历史建筑的特点,本身就是对历史建筑价值的再次挖掘与升华。

  1. 积极探索创新商业化运营之路

合肥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重视历史建筑商业价值的开发。自2012年开始,合肥市就积极探索历史建筑的市场化运营管理之道,“文化搭台商业唱戏”逐渐成为一种比较流行的方式。这不但加强了历史建筑的社会宣传,同时也为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提供了部分资金,实现双赢甚至多赢的积极效果[1]。可以说,合肥市在历史建筑的商业化运营领域,走在全国前列。围绕特定历史建筑,整合相关人文资源,设计开发商业旅游、文旅产品等,已经成为拉动合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021年国庆节,统计数据显示,合肥市旅游消费再攀新高,总体盈利达13.2亿元。其中,游览独具特色的历史建筑成为众多游客的青睐。简言之,合肥市积极探索历史建筑的市场化发展新路径,给国内其他城市做好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工作很多有益启示。

  1. 融入现代信息数字等管理技术

近些年,随着现代信息网络、大数据、云端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升级发展,合肥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也积极融入现代科技,创新保护与管理手段,不断提高保护与管理效率。合肥市已经初步建立了历史建筑大数据保护与管理中心,把各类不同历史建筑进行数字化编码,开展历史建筑的数字化备份,极大提高了历史建筑的保护效率,如发现历史建筑损毁等问题,能够借助大数据中心及时上传,在线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最佳维修方式。同时,在上述历史建筑商业化运营管理中,大数据中心也发挥了积极效应,如能及时反映游客诉求,不断改进服务策略等。从未来长远发展看,合肥市正在依托现代技术手段,进一步锤造更为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新模式。

综上,合肥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已经逐步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道路,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效率与以往相比有了明显提升,逐步积累了一些典型经验。

  1. 合肥市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李鸿章故居”为例

新时期,合肥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已经取得一定成功。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下面,以合肥市“李鸿章故居”为例,总结归纳突出问题如下:

  1. 侧重历史建筑常规保护,日常管理相对不到位

重常规保护,轻日常管理,是合肥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首要问题。从本质上看,保护与管理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关系。历史建筑保护本身就是管理的一部分,历史建筑管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2]。但是,调研发现,合肥市部分历史建筑存在保护与管理“两张皮”现象。以“李鸿章故居”保护与管理为例,合肥市自2015年,加大该历史建筑常规保护力度,政府连续多轮投入资金加强建筑维修维护,尽量保持建筑历史原貌。可以说,在历史建筑常规保护方面的做得相对较好。但是,该建筑仍然存在墙皮脱落、家具朽坏等问题。分析原因,该历史建筑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相对不到位,是重要的原因。目前,“李鸿章故居”日常管理人员为7人,只是做一些简单性保养工作,不具备相关历史建筑维护维修素养。即便是管理人员发现上述问题,也不能快速予以处理。

  1. 侧重历史建筑经济创收,社会效益彰显不充分

为拉动地方经济,增加就业,近些年合肥市充分挖掘历史建筑商业旅游价值。从经济创收层面看,历史建筑的商业化运营的确给增厚当地经济收益,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政府财政投资压力。但是,侧重历史建筑经济创收,对其社会价值的挖掘相对滞后。部分历史建筑的人文社会价值仍需进一步彰显,社会效益需进一步提升。以“李鸿章故居”为例,李鸿章是合肥当地的历史地标性人物,作为清末重臣留下的历史遗产,本应当从历史、人文、艺术、教育等多领域开发其社会价值,让世人更加全面真实地认识这位历史人物。但是,市场化运营下,短期经济收益明显掩盖了该建筑的历史人文价值。尽管当地政府也进行了一定的历史建筑价值的二次挖掘与整合,但是做的明显还不够。如很多外地游客到了合肥,才知道这里是李鸿章的家乡,这显示“李鸿章故居”的历史人文价值、社会效益还需进一步彰显。

  1. 侧重政府财政专项投入,多元融资渠道不畅通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需要持续性投入大量资金,周期长、见效慢,甚至不能带来直接经济收益。因此,与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合肥市在历史建筑保护中也侧重于依赖政府财政投入[3]。以“李鸿章故居”保护与管理资金来源为例,截至2021年,过去十年来,统计数据显示,合肥市在该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共投入财政资金3.86亿元,占全部投资规模的九成以上。近几年,随着国内外经济发展环境的变化,合肥市财政收入增幅有所下滑,如果在保持对历史建筑原有财政投资规模,压力逐年增加。因此,片面依赖政府财政投资,并非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的长久之道。合肥市尽管也采取了一些商业化、社会化融资手段,但是由于资金规模大、周期长、见效慢等原因,实际融资效果并不佳。如果不能创新社会化融资手段,提高社会化融资效率,未来历史建筑的长久保护与管理中面临的资金压力将会不断攀升。

除此之外,合肥市对重点历史建筑开展名录保护,但是一些未入选名录的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力度相对较弱,这不利于该市从整体上规划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结合上述合肥市“李鸿章故居”保护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就新时期我国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 加强历史建筑全天候、无缝化保护与管理

处理好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两张皮”问题,实现二者融合衔接,进而逐步构建历史建筑全天候、无缝化、精细化保护与管理机制。要改变以往重常规保护、轻日常管理的做法,要实现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两项工作携手并行。简言之,就是让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工作贯穿始终,做到二十四小时全天候,做到无死角全覆盖。定期开展历史建筑的重点维修维护非常有必要,但是日常管理也不容忽视。因为,如果日常管理不到位,最终也会产生建筑失修、文物损坏等重大问题。历史建筑不同于普通建筑,一旦损坏即便是翻修重建,也丧失了原有的历史底蕴。扎实做好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工作,才能留住这类“凝固的历史文化”,不断增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底蕴。

  1. 创新实现历史建筑社会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中,必须要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冲突问题。要创新实现历史建筑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各级政府在开展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必须要找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最佳契合点[4],既能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拉动地方经济与就业,增加财政收入,又要发挥好历史建筑的社会研究、历史教育等价值。相比较而言,从长远发展看,追求历史建筑的社会效益应当摆在首位,不能为了追求短暂的经济效益,就忽视历史建筑社会价值的挖掘与推广。因此,如果出现历史建筑的商业性开发给社会效益带来冲击,必须要首先保障历史建筑的社会价值“不失色”,必要时可以暂停历史建筑的商业性开发行为。

  1. 搭建社会融资为主、政府财政为辅新平台

从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资金来源看,短期内政府财政补贴为主的融资结构很难改观。在继续争取政府专项财政投资的同时,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部门应当树立长远发展思维,要看到完全依赖政府财政补贴远非长久之计,必须要探索创新社会多元化融资方式,如引入社会公众资本、市场化资金等,对参与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的企业与个人,给予一定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等。西方发达国家在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社会化、商业化运营成为主流模式[5]。我国也需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逐步搭建社会融资为主、政府财政为辅的新型融资新模式,这样才能为历史建筑的长久保护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助力。

  1. 从城市规划角度保护与管理

合肥市从城市规划上给李鸿章故居划定一个保护范围,在该范围之内不得建其他的建筑,禁止周边大开挖对其可能造成危害活动,使故居得以安全保护。从规划上,故居周围的建筑风格及采用的建筑材料维持与李鸿章故居原始生态建筑的整体协调,严格管理故居周边的市场环境,在现有规划范围的情况下,合理控制故居内外人流、车流等方面的控制,避免对李鸿章故居周围造成人为冲击。

除此之外,在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中,要制定更为科学严谨的长久宏观规划,要加强重点历史建筑的常态化保护与管理,也不能忽视非重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管理。

  1. 结束语

历史建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是凝固的历史文化的代表。新时期,我国必须要不断创新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策略,不断提升历史建筑保护与管理效率,实现历史建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参考文献】

  1. 曾浙一.上海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住宅科技. 2016(11):22-26

  2. 郭家,周彦.城市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的新思考[J].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09):59-62

  3. 李舒羽.关于合肥市历史建筑保护及再利用的分析[J].住宅科技. 2016(11):96-97

  4. 贾士珍.历史建筑保护管理的困惑与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 2019,(24):220

  5. 洪长瑾.合肥市中心城历史建筑环境敏感区的保护利用与再开发模式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9

作者简介:陈春莲(1970.02-),女,汉族,安徽省合肥市人,工程硕士学历,工程师职称,现任合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信息中心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