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空间创新的理论依据与服务实践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4
/ 2

图书馆空间创新的理论依据与服务实践对策

王彬彬

义乌市图书馆 邮编: 322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也给教育设施增添了新的筹码,图书馆作为教育业中十分重要的教育资源,其中广阔的书籍资源与有限的实体空间之间的矛盾一直是大众讨论的焦点。时代给图书馆空间创新管理带来了全新机遇和挑战,合理的空间创新能够提供培养高质量人才和建设新型科研服务高质量教育场所,改善传统图书馆有限空间管理的弊端。因此基于信息时代对图书馆空间进行创新服务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图书馆创新的理论依据以及相关空闲服务的实践提出相匹配的对策,帮助图书馆基于互联网技术进行划时代的空间创新和服务变迁,更好的为教育服务、为科学献身并开辟空间创新的新道路和新模式。

关键词:图书馆 空间创新

1图书馆空间创新的意义

1.1图书馆空间创新是时代要求

信息高速发展让互联网成为现今人们的主要的通信设施,教育设施和教育服务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习习惯也在顺应时代逐渐变化,学习方式的改变与学习环境的变迁相互作用,必然会导致新的学习服务的产生。图书馆作为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最主要的途径之一,以往的书刊借阅等传统资源借出和实体空间的阅读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师生获取学习资源和书籍的多元需求,尤其是学生群体,由于他们思维转变快、适应力强,好奇心大,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对于信息资讯等获取方式和途径需求高,对于信息反应灵敏,一个能够与学生学习思维转变相匹配的学习空间能够最大程度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因此图书馆的空间创新是顺时代而为。

1.2拓展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的传统功能莫过于书籍借阅以及实体空间的线下阅读,其过分单一的学习性能也使得学生很难有进图书馆的驱动力,很多学生进图书馆进行学习大多是由于迫在眉睫的考试或是作业任务。对图书馆的空间进行创新,能够拓展图书馆的功能,让图书馆之于学生来说不再只是考前突击的学习场所,还能拥有其它的更高价值,对图书馆的场所布局进行重新设定以及借阅资源的方式多元化发展,能够最大程度加强学生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并提高图书馆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而发挥出图书馆的最大价值。

2图书馆空间创新的理论依据

2.1图书馆学的研究依据

图书馆是普遍意义上的属于公共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存取图书与阅读图书空间的承载体,图书馆学也成为一门与图书资源和图书空间相关的学科。从古至今与图书馆相关的理论研究不胜枚举,从皇宫书院以及僧舍作为储存图书的空间到现代建筑图书馆、档案室、阅览室等作为存取图书资源的建筑设施,图书馆的空间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图书馆以其极强的物理空间设计以及精神灵魂的流露,高度满足了现代读者对于图书阅读的需求,图书馆空间的魅力也由此体现。图书馆的建筑空间与其中所贮藏的图书资源,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同步珍贵意义的,是建筑的精神内核的体现,也是一种独立存在精神的内在演化。图书馆空间创新也成为了图书馆学科中重要的理论研究部分。

2.2学习和阅读理论

人类学习和阅读习惯方式的演化是顺时代发展而改变的,发展至今已经进行了两次转换,从单向阅读到双向互动,是媒介发展的本质,再从双向互动、流阅一体化转为沉浸式空间阅读的变革。当图书馆空间建设成为沉浸式阅读的场所,必定对于泛化的阅读空间有更高的要求,图书馆基于读者学习和阅读方式的改变必须加以空间创新,成为一个更好的知识型聚留场所,对图书馆的学习阅读氛围加以营造,将书籍资源与学习空间以多元关联方式链接起来,在空间创新场所培养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鼓励读者进行自发性阅读和学习,给读者创建一个新型的互动性交流的沉浸式阅读空间。

3图书馆空间创新的服务实践

3.1空间服务多元化

图书馆学中对图书馆的功能有具体表述,它强调图书馆的文化空间的公共性和延伸意义的包容性,不仅限于满足小部分的特殊群体爱好,他面向的是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意在提供一个广阔的大范围的公共阅读空间;与此同时,包容性也意味着图书馆基于不同学习习惯和不同行为方式的读者所创建的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的公共空间。图书馆空间创新是根据用户特点和图书馆本身具有的服务宗旨进行改良和建设,让读者用户在图书馆里感受到图书馆的可持续获得的空间服务特色,并增强自身的公共文化功能,使图书馆空间功能多元化,帮助图书馆空间创新为读者服务,提供公共的文化空间场所,将精神文化内涵与图书馆本身的阅读空间相关联共同建设。

3.2空间服务体验式态

现有的图书馆空间很多都局限于实体化空间环境的限制,还没有形成针对性相匹配的体验式形态。图书馆空间创新其目标在于以读者群体为主,为读者提供一个空间服务的阅读环境,优化已有的阅读空间,基于互联网技术创新阅读环境,在灯光、硬件设施以及色调审美等多个方面,将读者与图书馆空间的特色相匹配进行空间氛围感的营造,给图书馆的空间创新注入灵魂,兼具美观性和普适性,有利于读者阅读良好心态的形成,使得图书馆空间创新更体现为读者服务的宗旨,完善读者在图书馆空间的阅读体验感。

结束语

图书馆空间创新与图书馆的书籍灵魂的相辅相成共同构造了一个服务于公共文化事业的大型文化平台,为了在互联网时代匹配广泛读者的阅读需求和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学习习惯,图书馆的空间创新也势在必得。充分了解图书馆的空间创新理论依据可以给图书馆空间创新提供更完善的理论基础,便于提出更好的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实践的建议,让读者在图书馆空间里于文化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体会到在图书馆里的阅读乐趣,充分发挥图书馆的教育功能和公共文化领域的普适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跃虎. 图书馆中的空间服务及其创新研究[J]. 图书馆,2021(4):60-67. DOI:10.3969/j.issn.1002-1558.2021.04.010.

[2] 李媛. 第三空间视域下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内容体系实证分析[J]. 晋图学刊,2022(1):35-44. DOI:10.3969/j.issn.1004-1680.202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