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斗轮机智能控制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07
/ 2

试论斗轮机智能控制技术

张磊

中国电建集团长春发电设备有限公司

摘要:斗轮机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设计,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根据生产需要,对斗轮机的状态进行自动化控制,无需较多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而且能够实现精准管控,降低失误问题产生,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由于斗轮机的类型比较多,本文主要对斗轮堆取料机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控制系统结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进行了探讨,望可以为斗轮机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与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斗轮机;控制系统;智能控制技术;自动化控制


斗轮机在各生产领域都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可快速完成物料装卸工作,减少了劳动成本。信息技术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提高了各领域的生产自动化水平,斗轮机在实际运用中也要对其进行智能化建设,才能满足生产装卸需要。应注重对智能控制技术的深入研究,并对斗轮机智能控制系统进行持续改进与完善,确保能够与现代生产发展相匹配,以此提高斗轮机的应用效益。

1.斗轮堆取料机的控制系统结构

斗轮堆取料机的组成结构比较多,每个结构都有其对应的电气系统。其中悬臂胶带机构在运行过程中,主要是在电机驱动的作用下完成转动。斗轮机构通常由8个斗齿和总承构成,电机运行时进行取料,钢丝绳滚筒则在电机作用下持续转动,而后带动悬臂呈抬起、下放循环运动,这一过程主要运用液压推杆进行制动。回转机构则是在变频器的作用下对电机驱动进行控制,使其呈左右旋转运动方式,这是保证整机正常运行的关键。斗轮堆取料机中的大车行走机构,内部设置了功能型号相同的多台电机驱动滚轮,在整机行走时可起到促进作用。由于斗轮堆取料机内部组成设备占据的空间比较大,而且不同元件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以继电器为控制组主体的控制系统,在使用期间容易出现故障问题,而且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进行维修处理,要想对故障问题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机械设备各系统的正常运行,则需要加强各机构之间的联系,进行数据通信,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协调管控。

2.斗轮堆取料机的硬件设计

堆取料机内部系统硬件设计时,主要涉及到两部分内容,包括多个模块,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控制系统的运行效果,应掌握主控节点和功能节点的设计要求,以智能控制为目标做好针对性设计工作,切实发挥智能控制技术的功能作用。

2.1主控节点设计

主控借点中电路模块比较多,其中较为重要的模块为主控制器、人机交互、射频和串口通信电路等。主控节点选择的处理器,应充分考虑到其使用功能,应保证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而且无需消耗较多能耗,占用空间比较少,KL25工业级处理器能够达到上述目的,在多领域智能终端设备中得到了广泛运用。这一处理器在具体运用过程中,能够与射频芯片进行有效连接,快速完成数据信号的发送与接收处理。射频芯片选择CC1121芯片,可在不同频段进行数据传输,传输效率和灵敏度比较高。同时,主控节点中的串口通信电路模块,能够快速完成监控数据的传输工作,将各类信息数据传输到上位机,能够进行数据的长期保存与使用,而且在机械设备出现运行故障时,也为维修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由于KL25处理器的功能性比较强,可以将数据信息在液晶显示屏上显示出来,便于人机交互。

2.2功能节点分析

功能节点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处理器和射频芯片的功能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对性设计。每个功能节点都会设置在不同的执行机构中,根据设备运行指令对各机构进行控制,同时也能够进行数据采集,了解机构运行状态。功能节点设计时应要考到初始化能力、信号采集和现场设备控制功能,要能够与射频芯片进行及时互通,完成芯片初始化和无线数据通信工作,还要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进行控制处理。在斗轮机堆取料机功能设计中,要想实现对信号数据的快速接受与传递,可通过设计放大电路的方式,进行大功率传输。人机交互模块可以根据各执行机构的状态进行指令调整,串口模块则与计算机设备进行连接通信,便于用户的各项操作,有利于完成对于堆取料机的状态调控。为保证整个系统运行期间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可设计光电隔离电路对系统模块进行保护。

3.斗轮堆取料机的软件设计

3.1主控节点软件设计

斗轮堆取料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时,应保证软件技术使用期间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确保能够进行信息数据的实时传递,快速完成整个设备内部结构的检测工作,在此期间对无线网络的响应速度有着较高要求。实际进行主控节点软件设计时,应选择多任务操作系统,保证各任务之间的独立性,无需进行复杂的软件设计。编程采用MQX操作系统可进行任务管理、时间管理和通信管理,保证任务与通信工作同步完成,可根据任务内容与完成要求,对任务进行合理调度,对于紧急任务优先安排,实现快速响应。堆取料机主站主要包括数据解析、主控节点和功能节点等,能够实现节点数据进行管控,而且用户也可通过技术监控系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监控,为保证任务的快速有效完成,需要主控节点对任务进行合理划分。

3.2功能节点软件设计

斗轮堆取料机中,各机构在运行过程中都需要与无线通信网络相连接,确定节点位置,通过模块化编程的方式,对不同机构的运行程序进行管控,其中涉及到通信管理、机构运行状态监控、数据采集、数据转存和信号处理等模块,而通信模块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关系到整个系统网络通信能否正常进行。在实际进行功能节点软件设计中,应注重对节点通信模块中各程序的合理设计,保证组成结构的合理性,从而为智能管控提供技术支撑。

结语:斗轮机智能控制系统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起到良好作用,显著提升了斗轮机的生产作业效率,在日常工作中可以进行无线操作,对于斗轮机的现代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有着促进作用。智能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性比较强,而且能够根据生产实际进行灵活配置,无需投入较多成本,就能够实现对斗轮机使用的科学管控,技术的应用价值比较高,可加强对斗轮机智能控制技术的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孙瑾.无线数据传输技术在斗轮机控制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7(3):2.

[2]孙亚伟.无线控制技术在斗轮机及叶轮给煤机中的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18,20(8):3.

[3]唐连吉,赵锋,于凤娇,等.斗轮机远程操作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5(11):85-86.

[4]林国栋.无线控制系统在斗轮机上的应用[J].电子乐园,2021(12):3.

[5]贲爱军.斗轮机智能控制技术研究[J]. 科学与财富,2017(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