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与业务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1
/ 2

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与业务思考

任怀勇

亳州广播电视台,安徽亳州236800

摘要: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传播渠道与方式不断进行着有效结合,其中在生产内容领域中,两者之间也出现了不断互补的现象,进而给其生产方式与形式带来了相对较大的多元化与多样性的变化,使得大众对其产生青睐与喜爱。基于此,以下对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与业务思考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背景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业务思考

引言

“融媒体”实际上是“媒体融合”的简称,现阶段已经逐步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正确应用融媒体技术,有助于推动我国各个区域广播电视台的发展,为了能够紧跟主流媒体发展趋势,相关部门在将新媒体与传统广播技术进行有效融合的同时,要不断深入研究和探索。新媒体有多种不同有趣的呈现方式,在有效弥补传统广播信息传播不足的基础上,能够推动我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而多种多样的新媒体平台不断出现并被广泛应用,都是将互联网技术作为基础依据,进而达到促进网络媒体平台发展的目的。

1融合媒体纵深发展的建设与做法

1.1提高维护技术水平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电视节目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广播电视行业为了满足受众需求,广泛应用硬盘储存技术,并将其作为视频网络播出的主要系统。该技术能够将软硬件有机整合,并形成安全、稳定的系统环境。现如今,硬盘储存技术已经成为广播电视播出领域的主流趋势。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工作队伍在思想上和工作模式上也要不断改进。由于电视节目制作、上传、播出涉及部门较多,所以想要满足安全播出需求,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和协调。所以,全面提高各部门维护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供电系统作为广播电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生故障,则所有工作都无法稳定运行。所以,做好供电系统合理规划和安排工作尤为重要。通常情况下,需要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构建供电系统。其次,在情况较为紧急的情况下,为了保证照明、消防等设施稳定运行,需要配置相应的发电机。其三,需要保证电视台、电台等机房用电独立,避免其中一个机房发生供电不良问题时,影响其他机房系统稳定运行。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电视台、电台等机房需要配备UPS电源,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标。

1.2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水平

随着越来越多的先进的网络科学电视信息系统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现代广播电视各个领域,广播电视节目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挑战。为了切实有效地推动我国现代广播电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相关电视专业技术工作人员的相关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必须得到提高,信息管理部门必须不断增强员工的信息收集能力,使其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保持高度同步,且专业人才素养培训管理工作体系中的培训管理工作也必须紧跟广播科学信息技术和现代精神文明内涵,以使我国相关专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同时我们需要尽快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专业人才素养培训工作管理体系,使一批优秀人才能够源源不断涌入广电建设中,进而为推动我国现代广播电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动力

1.3做好维护与管理准备工作

广播电视技术维护、管理工作在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稳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于维护管理工作复杂。所以在执行工作前,需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为分析技术价值奠定基础。另外,广播电视技术在维护管理过程中存在诸多共通之处,需要技术人员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发现其中的重点难点,并针对性提高技术水平。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引进现代化仪器设备,为提高广播电视质量提供保障。在机房建设过程中,应考虑设备冗余问题,尽可能将设备主备路和电力系统主备路分开,并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集成各设备功能,优化监管体系,增设电力、烟雾、温度等传感器设备,通过远程监控,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隐患,为及时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奠定基础,从而将问题杜绝在根源处。

1.4加快电视广播传输数字化进程,紧跟主流发展趋势

融媒体时代,关注广播技术的数字化进程,这需要工作人员充分应用数字化技术显著提升广播电视的节目效果,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细致分析广播电视创新过程中的各项先进技术,可以发现数字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其能够推动采编技术、信息传输技术逐步向数字化方向发展,紧跟主流发展趋势,在显著提升信息传输效果、保证传输质量的同时,促进广播系统实现自动化发展。此外,广播电视技术充分发挥作用、高效构建一体化网络系统,能够在把信息采编、制作、传输等多项功能融为一体的同时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扩大数字电视广播的覆盖范围。

2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

2.1对系统的要求日益提高

在全新的信息化时代中,大众对信息内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当前我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广播电视节目,在广播电视节目数量不断增长的同时,对系统的控制要求也全面提升,这不但需要对系统的多方面进行有效控制,还需要对与播控系统有着相应的联系与对接,确保广播电视节目在播出时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在对视频进行剪辑与制作的过程中,除了需要对接时间以外,还需要保障音频的切换速度,引用相应的辅助设备,进而保障广播电视的节目质量。

2.2传播形式的多样化

新媒体时代应用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打破了传统媒体技术的限制,实现了传播形式的多样化。广播电视信息不仅能够通过卫星通信技术进行快速传播,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更加快速的传播。在信息的多样化传播过程中,互联网能够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在传播形式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的当下,广播电视节目资源日益丰富。这些丰富的节目资源不仅能够满足受众的多样化文化需求,而且能够满足用户对信息时效性的需求,公众获取各种信息的难度大幅度降低。

2.3充分重视消费者的需求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其发展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大众的需求,同样广播电视亦如此,不仅关注了消费者日常的花销,还专门针对大众与消费者的需求充分合理地设计广播电视节目。另外,广播电视的播出系统在满足大众需求的同时,不断地进行全面优化与改革创新,不仅有着人性化的广播电视节目,还不断朝着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其中更重要的是在满足大众需求时,广播电视节目更加注重大众的体验以及所反馈的内容,并及时改正与完善,进而全面促进广播电视的发展。由于媒体与其他播出方式不同,广播电视技术不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当不忘电视节目与产品的转换意识,使得媒体所制造的电视节目完全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当竞争对手占据上方位置的同时,不仅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还促使其完全满足大众及消费者的共同需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媒体对广播技术的发展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因此,广播电视台不仅要提高节目的质量,逐渐朝着媒体融合的方向发展,而且还要吸收更多关于新媒体的优点,定期进行技术改造,并及时更新理念,从而有效地促进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实际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与乐趣。

参考文献

[1]方莉萍.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与业务思考[J].中国传媒科技,2020(11):65-67.

[2]刘蕊.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13):192-193.

[3]黄永芳.广播电视技术的发展趋势探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9(01):183-184.

[4]郑建斌.新形势下网络数字化广播电视技术优势及发展趋势探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8(12):67-68.

[5]张扬.现代广播电视技术发展趋势[J].西部广播电视,2018(10):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