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咬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2
/ 3

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咬合分析

吴建华,沈群

(合肥市口腔医院、安徽医科大学合肥口腔临床医学院)

摘要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正中合(centric occlusion,CO)位及正中关系 (centric relation,CR)位咬合。方法:收集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30例,咬CO位及CR位合蜡,上合架,记录CR位早接触牙位、CO位及CR位尖牙、磨牙位置和髁突位置,并测量前牙覆合覆盖。结果:CR位早接触多出现在磨牙区;尖牙、磨牙关系从CO位到CR位均发生了远中移动,前牙覆合变浅,覆盖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CR位髁突位置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分析患者CR位咬合,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设计。

关键词:Ⅱ类错合畸形;正中合位;正中关系位;咬合;髁突位置

临床工作中正畸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设计时多是依据正中合(centric occlusion,CO)位咬合,即上下颌牙牙尖交错,最广泛、最紧密接触的咬合关系,常常忽略了“第四磨牙”在正畸治疗中的重要性。髁突与关节窝的关系,与下颌磨牙颊尖与相应上颌磨牙中央窝的关系极为相似,因此,颞下颌关节被视为第四磨牙[1]。髁突位于关节窝最前、最上的位置时下颌相对于上颌或颅骨的位置就是正中关系 (centric relation,CR) 位,CR位是下颌相对于上颌最稳定、最舒适、最可重复的生理位置[2,3],该位置呈现的咬合关系才能真实反映错合的本质和严重程度,在此基础上进行诊断设计才能获得稳定的治疗效果[4]。Ⅱ类错合畸形是最为常见的错合畸形之一,该类患者多数存在CO-CR位不调。本研究目的是分析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CO位及CR位髁突位置、咬合及两者间差异,为该类患者诊断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合肥市口腔医院的Ⅱ类错合畸形患者(籍贯安徽)共30例,年龄12岁~29岁。

纳入标准:(1) 符合安氏Ⅱ类错合畸形诊断标准,未接受过正畸治疗;(2) 上下颌牙列完整,第二磨牙建合;(3) 患者依从性好,能配合取模,咬合蜡记录及面弓转移。

排除标准:(1) 患者张口度小于3cm;(2)有颌面部及颞下颌关节手术史、外伤史,及颌面部畸形等;(3)有神经精神疾病和系统性疾病患者(如类风湿、肿瘤等)。

1.2设备器械

全可调合架、解剖式面弓(面弓、合叉转移杆、合叉、鼻垫连接杆、六角扳手)(AD2   美国),Panadent Condyle Position Indicator CPI  (AD2 美国)、游标卡尺。

1.3研究方法  

30例患者皆取上下颌完整模型,灌制超硬石膏,去除石膏瘤;分别取CO位、CR位合蜡,合叉记录上颌咬合,利用面弓转移患者口内咬合至口外,上合架。

下颌模型上放一张厚约0.3mm红色咬合纸,利用合架模仿患者开闭口运动,合面记录的红色印迹即是早接触点发生部位。再用持针器夹紧一张厚约0.2mm锡纸,置于上下颌牙列之间,上下颌牙齿接触时做缓慢抽出动作,锡纸无法抽出,或者撕裂,则该牙位为CR位早接触发生部位。

用红色记号笔标记CO位尖牙、磨牙关系,用蓝色记号笔标记CR位尖牙、磨牙关系,用游标卡尺测量两标记线间距离,该距离表示CO-CR位尖牙、磨牙间差异。

以右上中切牙的近中切角为准,分别测量CO位、CR位前牙覆合覆盖,每个患者由同一医师测量3次,取平均值。

将合架上的模型转移至髁突移位测量仪(measures condyle displacement,MCD ),分别用红色、蓝色咬合纸记录CO位、CR位髁突位置,分别测量两标记点间距离,该距离表示CO-CR位髁突位置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及描述性统计方法。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早接触发生部位 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CR位早接触多出现在磨牙区,见表1。

表1 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CR位早接触发生部位

牙位

前牙

前磨牙

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

第三磨牙

例数

2

4

7

11

6

2.2 咬合关系 30例Ⅱ类错合畸形患者双侧尖牙、磨牙关系从CO位到CR位均发生了远中移动,CO-CR位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从CO位到CR位前牙覆合变浅,覆盖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CO-CR位尖牙、磨牙位置差异(,mm)

牙位

CO-CR位差异

t

P

尖牙

左侧

1.38±0.86

8.80

.00

右侧

1.39±0.92

8.24

.00

磨牙

左侧

1.37±0.86

8.7

.00

右侧

1.56±0.20

7.6

.00

表3 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CO位、CR位前牙覆合、覆盖(

,mm)

前牙咬合

CO位

CR位

CO-CR位差异

t

P

覆合

4.15±1.54

2.96±1.52

-1.19±0.53

-12.24

.00

覆盖

3.91±1.05

5.46±1.32

1.54±0.77

10.98

.00

2.3 髁突位置 MCD记录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CO-CR位髁突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安氏Ⅱ类错合畸形患者CO-CR位髁突位置差异(,mm)

CO-CR位差异

t

P

横向

0.37±0.21

9.59

.00

左侧

0.80±0.51

8.68

.00

右侧

0.98±0.60

9.02

.00


2.4 典型病例 患者女,26岁,常规检查发现该患者存在明显的CO-CR位不调,见图1。从CO位到CR位,患者全口只有左上第三磨牙有咬合接触,前牙覆盖增大6mm,尖牙磨牙发生了4mm的远中移动。

CO位咬合                             CR位咬合

 图1

3.讨论

颞下颌关节是唯一与牙及合密切相关的关节,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直接影响牙齿的咬合。CR位髁突位于关节窝前上位,下颌相对于上颌最稳定、最舒适,也是最可重复的,在CR位进行错合畸形的诊断设计,矫正结束后才有可能达到关节、肌肉、合的协调[2,3]

本研究30例Ⅱ类错合畸形患者在CR位均出现了早接触,发生部位多位于磨牙,6例早接触发生在第三磨牙。由于早接触牙的引导,下颌会避开咬合高点,下颌向前和(或)者侧向偏移,引起髁突的移位;也有部分患者通过磨耗早接触点,增加牙齿咬合接触面积提高咀嚼效率,但异常的合力又会导致肌肉疼痛,引发关节症状及牙齿疼痛,牙隐裂等。下颌做开闭口运动类似于 “剪刀”效应,早接触发生部位越靠后,对前牙覆合覆盖影响越大,甚至引起前牙开合。在合架上将早接触点分次磨除,患者的咬合接触面积随之逐次增加。1例开合患者,在将早接触牙位磨除2mm后,前牙开合解除。因此,上合架分析CR位早接触发生部位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对早接触发生在第三磨牙的患者则建议患者拔除,有研究指出拔除第三磨牙有利于开合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治疗[5,6]

CO-CR位协调一致是正畸治疗的目标,两者位于同一位置,则称为一位,有利于矫正效果的稳定;但是大部分人群从下颌姿势位轻轻闭合到上下牙齿接触,髁突不位于CR位,CO和CR位是两个不同的位置,称为二位,我们需要分析CO-CR位间咬合差异来指导诊断设计[2,7,8]。30例Ⅱ类错合畸形患者从CO位到CR位,尖牙远中移动量1.38±0.86mm(左侧)、1.39±0.92mm(右侧);磨牙远中移动量1.37±0.86mm(左侧)、1.56±0.20mm(右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尖牙、磨牙的远中移动,对Ⅱ类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需要更加严格的控制上颌后牙支抗,下颌后牙需要更多的近中移动,来达到中性关系。从CO位到CR位,前牙覆合变浅(-1.19±0.53mm),可以抵消一部分前牙内收带来的“钟摆”效应;覆盖增大(1.54±0.77mm),则需要加强下前牙的支抗及加大上前牙的内收量。而对于明显CO-CR位不调的患者,尖牙、磨牙远移量较大及覆合覆盖差异大,直接影响错颌畸形诊断的分类,从而出现CO、CR位两种截然不同的矫正方案。如本文列举的典型病例,在CO位分析给出的治疗方案是拔牙矫治,而在CR位分析得出的结果是先戴合板稳定髁突位置,合板治疗后在CR位设计方案,该患者下颌严重后缩需要接受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颞下颌关节与合是一功能整体,前者可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合,是第三磨牙的延伸,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直接影响牙齿咬合。MCD记录显示,髁突CO-CR位差异为0.37±0.21mm(横向)、0.80±0.51mm(左侧)、0.98±0.60mm(右侧)。由于长正中的存在,髁突在关节窝的位置不是唯一的,而应该是一定范围内的移动都是正常的,对于该范围有学者提出横向不超过0.5mm,垂直向、矢状向不超过1.0mm[9],本研究30例Ⅱ类错合畸形患者髁突CO-CR位差异平均值处于正常值范围内(本文报道的典型病例除外)。有研究报道,CO-CR位严重不调(水平向或垂直向不调大于2.0 mm)时,会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且从CO到CR过程中下颌更为后移并伴有顺时针旋转[10,11]。正畸治疗将髁突稳定在关节窝舒适的位置,在此基础上获得良好的牙尖锁结,可以有效规避出现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风险及获得稳定的矫治疗效。

CO-CR位不调在正畸患者中普遍存在,在临床工作中,对每位患者进行CO位、CR位咬合检查必不可少,对严重的CO-CR位不调的患者需要先稳定髁突位置再设计矫治方案。

对轻中度的CO-CR不调的患者,上合架分析CR位咬合有助于做出正确的诊断设计。

参考文献

[1] 皮昕.口腔解剖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5.

[2] 经典,申玉,杨璞,等.正中关系与正畸治疗的相关性.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9,37(5):527-532.

[3] The glossary of prosthodontic terms: ninth edition[J]. J Prosthet Dent, 2017, 117(5S): e1-e105.

[4] 刘俊峰,刘从华,张文忠,等. RW合板对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安氏Ⅱ类错合患者颌位及咬合关系的影响.口腔疾病防治.2020,28(4):224-230.

[5] Arriolaguillén LE, Aliagadel CA, Pérezvargas LF, et al. Influence of maxillary posterior discrepancy on upper molar vertical position and facial vertical dimensions in subjects with or without skeletal open bite[J]. European Journal of Orthodontics.2016;38(3):251-258.

[6] 葛光华,李晋芳,江小平,等.拔除阻生智牙治疗大学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临床效果研究.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4, 7(9):549-551.

[7] 吴斯媛,涂少勤,王增全,等.RW⁃splint在安氏Ⅱ类1分类错合畸形诊断设计中的应用. 口腔疾病防治,2017, 25(7):454-457.

[8] 刘佳莉,张端强,许潾于,等. 错合患者CO-CR位前牙咬合关系变化的研究.口腔医学研究.2013, 29(5):435-438.

[9] He SS, Deng X, Wamalwa P,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 centric relation-maximum intercuspation discrepancy and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J]. Acta Odontol Scand, 2010, 68(6): 368-376.

[10] Lim WH, Choi B, Lee JY, et al. Dentofacial characteristics in orthodontic patients with centric relation-maximum intercuspation discrepancy[J]. Angle Orthod, 2014, 84(6): 939-945.

[11] Lila-Krasniqi ZD, Shala K, Pustina-Krasniqi T, et al. Differences between centric relation and maximum intercuspation as possible cause for development of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 analyzed with T-scan Ⅲ[J]. Eur J Dent, 2015, 9(4):573-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