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为什么批判《武训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3
/ 3

毛泽东为什么批判《武训传》

于天雪

山东师范大学

摘要:《武训传》是改编自清末传奇人物武训行乞兴办义学的电影故事,由孙瑜导演指导、赵丹主演的国产电影,同时也是新中国的第一部禁片。电影一经上映便引起了文艺界以及学界的热烈讨论。在北京、上海等地放映之后收获了好评如潮。而在1951年由于毛泽东同志所撰写的一篇批判性文章被禁片至80年代。立志将为穷人兴办义学读书为终身目标的武训,其思想虽然具有重视国民文化教育的价值,然而根本上却是对于封建势力的屈服和妥协。武训做此事的根源是仁爱之心,而这样的“仁爱”是否值得歌颂和学习,是一件值得讨论和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武训传;封建思想;仁爱;责任

一、武训兴办义学是封建统治下的悲哀产物

    1951年毛泽东同志认为《武训传》不能成为文艺界广泛歌颂的作品并且造成了我国思想界极大的混乱,因为武训在做的事情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在维护封建统治阶级。事实上,对这种卑躬屈膝的行为的赞颂实际上抹黑了农民革命斗争的伟大作用,甚至提供了封建思想复辟的可能性。

(一)推翻中国封建统治的方式只能是暴力革命,不是“武训”式的逆来顺受

武训生活在清朝末年,是三千余年帝王制度和封建势力积蓄已久的年代,饱受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剥削和压迫。《武训传》前半部分通过武训的自身经历也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统治。正是由于自己亲身经历以及目睹了穷人因为没钱读书遭受到的欺凌,致使武训认为推翻封建势力、为穷人伸张正义的方法只有让穷人接受教育。然而,他没有看到推翻封建统治只能利用暴力革命的手段,因为在当时读书治学的目的是儒家传统思想禁锢下为官、报国,这仍然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而陷入没有推翻封建统治的旧循环。马克思曾说过:“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揭露了暴力革命是推翻旧社会、建立新社会的革命的基本形式和重要手段。清朝是封建君主制度的鼎盛时期,封建统治势力可谓根深蒂固。在历史上进行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而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良。没有根本上彻底的推翻封建统治这也是这些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辛亥革命之所以被称之为具有推翻了三千年封建君主制度的成就,就是因为辛亥革命根本上就是为了推翻封建统治阶级而进行的自下而上的暴力革命。因此,推翻中国封建统治的方式只能是暴力革命。我们说武训从根本上没有脱离封建社会的窠臼,兴办义学最终还是为了维护封建社会的统治。而《武训传》虽然从片尾武训对于自己申办义学目的的深思,反映了兴办义学最终的作用仍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但是《武训传》中武训对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而采取的这种“逆来顺受”的模式,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没有起到对其正面宣传农民武装革命力量的强大作用甚至起到了否定农民武装革命的反作用。毛主席认为在旧社会只有封建地主阶级有学习和受教育的权利这是历史唯物观所展现的必然规律,而农民想要推翻地主阶级获得受教育的权利,只有推翻地主土地所有制,由农民自己掌握土地这一种方式。武训这种“虐待自己,成全他人”的行为最终也成为了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其维护统治的工具。毛泽东就曾说过:这是武训个人的行为,如果被当成艺术作品或者写成论文去大力宣扬,反而会起到不好的作用。就犹如像电影最后展示的一般,武训本人被封建统治阶级利用。如果在新中国之初大肆宣传武训,便会起到帮助封建势力复辟的反面作用。

(二)兴办义学而学习的文化仍然是封建社会的“旧文化”

   在电影的前半段中为我们展示了武训因没有钱读书而不识字,最后被封建地主阶级愚弄的情节。此后,武训便立志要攒钱为穷人兴办义学,哪怕上街乞讨挨打也要完成的目标是他此生活下去的唯一动力。然而,武训没有意识到自己心心念念要学习的文化实际上仍然是腐朽的、落后的旧文化。这种“旧文化”就好比封建地主阶级抽打他们的鞭子,武训却还要为了得到这条鞭子而努力,这才是最荒谬的事情。封建社会学习的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外壳包裹下的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存在的工具。这种文化在当时的存在是历史性的也是必然性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掌握了物质力量的封建地主阶级同样也会掌控精神力量。这说明,儒家文化于封建社会的背景下就是为统治阶级服务而存在的。武训当然不可能认识到这一点,所以才将“旧文化”奉为从水火中解救农民阶级的济世良药。可以看出,电影也在极力的想要表达封建旧社会的压迫和剥削。然而,对于刚成立的新中国来说,还没有建立起完备的马克思主义学习体系和话语系统。《武训传》的出现会使人民思想内容产生混乱,使人民分辨不出封建社会旧文化的弊端。因此,想要反对和推翻旧社会,不能再从旧社会的旧文化中寻找方式,而是要看到支撑着旧社会文化的经济基础是怎样的。只有推翻旧的生产所有制,才能真正地获得解放,这是武训兴办义学而没有做到的,更是马克思历史唯物史观的理论。

二、武训兴办义学是出于本能的仁爱,不是否定性的活动

武训兴办义学的行为实际上是对既定存在的服从,他服从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逻辑也服从于儒家思想中仁爱的逻辑。单纯来看,武训的行为是一场没有否定性且出于本能同情心的活动。因为他没有对既定的事实作出实质性的批判,提出改造世界的概念。

(一)武训兴办义学只是出于本能而没有超越动物性的表现

武训为给穷人办义学而进行乞讨卖艺以至牺牲了自己的行为在我们看来是一种“仁爱”的表现。仁爱通常理解为:为了给他人带来幸福而付出的一种品行。但是“仁爱”只是一种本能的行为,就像人们看到悲伤的事情会因此感到痛苦一样。因为人们生存的既定世界都是不完善的,这种不完善与人的无限需要相悖就会使人感觉到痛苦,痛苦便会激发人的恻隐和仁爱之心。这里的“仁爱”与康德所说的在本能倾向中无法看到“美德”是一致的。正如武训一样,因为自己没有钱和能力去读书而遭受到了压迫、感到了悲哀和痛苦,因此产生了为穷人兴办义学的举动。实际上,这是一种“动物性”或者说是人的本能。他不会带来中国的进步更不能消除本质上的问题。因为,本能的行为是一种遵循既定规律的表现,是没有超脱动物性的非人性的活动。动物性和人性完全是不同的,每个人天然都具有动物性这种属性,或者理解为是人的自然属性。在人成为人的过程中,是一个去“动物性”的过程,如果没有摒弃动物性则没有成为真正的人。武训利用行乞的方式(或者说是对地主阶级卑躬屈膝的方式)来攒钱兴办义学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遵循既定规律的活动,他没有超越封建社会压迫和剥削人的逻辑。因此,即使他最终达到了目的却仍然会茫然不通,反而却成为了封建统治阶级借以维护统治的工具。在现代,出于本能的仁爱之所以被歌颂和宣扬,最大的原因还是由于部分人因为利益或者其他世俗因素丧失了仁爱的本能,使得这种类似武训的行为成为了更伟大的活动。我们不能在本能的活动中寻找人性的复归,就像我们不能歌颂为了保护自己生命而不下水救落水者的救生员一样。义务才是真正的人性的和必然的。义务是完全不同于仁爱的,义务是对人的本能的超越。义务使人自身成为自己,帮助着人去完成对既定存在的克服。武训错误地将自己兴办义学的行为看成了义务式的活动,然而这仅仅是出于本能的仁爱之心所引发的行动,不足以构成义务。义务就是生为人所必须要做的事情。

(二)武训行乞兴办义学的行为是丧失尊严的奴性

根据黑格尔的主奴辩证法来看,两个智人展开了殊死搏斗,而在这场斗争中害怕死亡的人成为了奴隶,不怕死亡的人成为了主人。这种决定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身份,而是在自己决定自己的时候才具有某种身份的依据。主人的身份和奴隶的身份都是自由行动的结果。主人可以转变成奴隶,奴隶也可以转变成主人,这些都是通过自由行动实现的。通过自由行动人们能够抛弃掉本性中的奴性,使自己成为自由人。因此,人类的历史就是奴隶对奴隶身份的不断否定,从奴役到自由的转变。这样的自由行动实际上是抛弃自身奴性的否定性的活动。只有达到这样的自由行动,人才能真正地成为人。丧失了对奴性的抵抗是不能被称之为真正的人的。对于奴性的抵抗一方面体现在斗争和危险之中(即不怕牺牲的坚持到底),另一方面则体现在劳动之中(即只有人才可能具有的改造世界的活动)。由此反观武训兴办义学的行为,就是一种丧失尊严的奴性的维持。首先,行乞办义学的方式是丧失尊严的。这也是现代很多人用以反对武训的主要原因。因为,武训本身处于“奴隶”地位的人,在屈从于地主阶级所规定的模式下没有发现农民阶级所进行的生产活动才是真正为人的必备要义。他一边以全部身心反抗着奴役,一边却又屈从着原有的既定的封建模式。用一种“屈服”的方式来祈求自己地位的转变只能使高于他之上的人更加厌恶,因此再也得不到承认。其次,行乞兴办义学不是一种否定性的活动。否定性的活动需要扬弃既定的逻辑,这样的活动才有意义或者说是可以推动历史进步的。武训的行为既是对既有封建统治的逻辑的服从又是无法超越旧文化固有模式下对人的约束,因此,他不可能超越原有的逻辑完成自由行动即对奴性的摆脱。最后,武训在自认为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没有实现改造自身的升华。兴办义学的行为不可能真正的改造世界,但在进行这个活动的同时武训自身也没有发现这一点,因而没有实现自身的变化。换言之,只有当人在改变自己的同时才有可能改变世界。

(三)武训的自我行动是遵循封建社会评价的行动

   一个人的个体性包含着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行动的人的行动所代表的特殊性;另一方面是在道德上评价行动的人所代表的普遍性。因此,我们说个体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综合。世界上的人往往按照所属的社会承认的价值标准来行动。个体行动可以符合社会评价,这是对普遍性的原则的遵循。当然,人们同时热烈地希望自己的行动符合社会评价的原则即得到社会的承认。相反,当人们期盼自己的行动不再符合普遍性的时候,就要做出期望改造或者正在改造既定社会的行为以满足他的自身的特殊性,以便社会能够承认自己的特殊性。而这时,社会的改造和进步也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展开。所以,我们认为当个体的自我行动只符合社会评价时,是对普遍性原则的遵循,社会是无法做出改变的,人也是无法做出否定性活动的。只有当人们不再“因循守旧”之时,才是真正地推动着社会前进。因此,我们渴望也赞颂这种利用自我活动的独特性来改造社会的活动。为什么武训的行为仍是对封建社会的遵循,就因为他无法利用自己自我行动的“特殊性”来改造社会。他自认为通过兴办义学使穷苦人民接受教育是对封建社会逻辑的挑战。事实上,封建社会并不会因为这种行为得到任何改变。因为他的行为始终还是在遵循着封建社会的普遍性原则即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因此,我们不能够对这样的自我行动予以独特的评价或宣扬。

参考文献

[1]丁力,周逢梅.毛泽东发动《武训传》批判的主观动因再探[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4

[2]欧阳雪梅.论毛泽东批判《武训传》的缘由及意义[J].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与毛泽东思想发展研究.2014,(02),7-14

[3]穆厚琴.毛泽东批判电影《武训传》动因新探[J].电影文学.2013(20)

[4]陈墨.电影《武训传》及其批判运动研究[J].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3(10)

[5]李响.《武训传》:新中国第一禁片[J].读书文摘.2013.6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