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4
/ 2

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及对策

赵珍  ,韩颖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830000

摘要:分析了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在研究和借鉴发达国家主要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考虑影响流通消费食品安全的各种主要因素,组成了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体系。循环消费是在系统科学理论和控制论的指导下设计的。在这一框架的指导下,本文从法律体系建设、标准体系建设、市场准入制度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对策

食物流通在实物零经济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食品具有的流通受很多因素影响,食品分类种类繁多,并且食品产物链复杂,生产加工方式都关乎食品流通,而且食品安全对于人类至关重要,所以需要严格控制食品流通,紧抓食品安全。这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现状

1.1没有完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食品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法律法规仍然缺乏完整性、协调性和准确性。《食品卫生法》是我国食品安全的基本法,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缺乏从农田到餐桌的食物链管理全过程的体现。它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加入WTO的要求不相适应。在《食品卫生法实施条例》的支持下,这些条例尚未颁布。例如,根据《食品卫生法》,食品制造商在购买生食品时,必须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检测证书或个人检测证书。然而,从国家食品卫生监督的角度来看,这项规定的实施并不到位。即使在一些大型商业公司,只有20%到30%的人申请食品购买许可证,小型购物中心和个人摊位也更危险。

1.2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完善

由当今食品流通现状可知,虽然食品流通具有很多优点,但与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市场制度制定不合理,存在疏漏,商品的检测无法及时进行,导致食品流通中食品安全无法保证,还有营销手段混乱,没有严格按照营销制度进行,假冒伪劣产品中毒事件时常发生,对于大多数食品,现存的食品安全管理法只对于超市等企业适用,对于餐饮类等,没有很好的约束作用,市场准入制度不完善,成为食品流通消费领域现存的突出问题。

1.3食品流通消费领域食品安全体系不合理

食品流通消费领域安全体系不合理导致食品安全标准不符合现有食品检测,容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主要表现为:在食品安全法中指定的有毒物质检测标准语食品法典委员会指定的含量不同,例如,食品法典委员会(第230-2001号)对葡萄酒中铅的限量不超过0。2 mg/L,不超过0。02 mg/L,不超过0。中国相关标准的限值为0。5毫克/升(葡萄酒)、0.5毫克/升(液态奶)、0.5毫克/千克(婴儿食品)1.4标准化市场,标准化水平低我国主要农产品和食品在经营过程中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使得我国主要产品和食品经济市场发展缓慢,流通模式落后,食品标签信息和食品标签的高估等方面,不仅给消费者带来经济利益的损失,而且对消费者的安全构成威胁。此外,食品可追溯性和标签系统既不通用,也不符合国际标准。虽然中国肉类工业协会发布了《肉类行业食品安全信用管理标准》,但可追溯性标识码已在肉类行业试行。然而,中国肉类协会会员的信用体系只能使用安全信用代码,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不能满足国际标准,也不符合国际通用认证体系。对采用超市统一菜单,提高菜单系统的运行成本。

二、加强粮食流通和消费安全的策略

近年来,中国加强了食品流通和消费领域的食品安全管理,加强了行业监管,完善和修订了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认证体系和市场准入社会信用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从方法论、科学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我国流通和消费领域食品安全体系的总体框架。

2.1完善消费和流通领域的整体框架

食品流通和消费安全风险的原因很多。本文在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前的工作和成果,提出了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的总体框架。中国食品流通和消费的技术和管理包括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检验体系、食品安全市场准入体系和食品安全,其中,社会信用体系、标准体系和检验体系共同构成了保障食品流通和消费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这是食品安全体系的基础。法律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社会信用制度是行政支持制度,是具体的实践保障和技术制度。这五个系统相辅相成。

2.2完善法律制度法律法规是中国食品安全管理的基础和基础。缺乏诚信和协调会导致监督管理上的差距,并产生不利影响。食品流通和消费安全有关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做好食品流通和消费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例如,《农产品市场准入管理办法》对其他农产品的包装、标签、标签、认证申请、购票申请、农产品鉴定和认证检测进行了规范。

2.3加快建立统一制度科学依据是判断和控制食品安全、保护人民健康、促进国际公平贸易、保护国家利益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食品流通标准体系是在科学体系和标准化原则指导下,系统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有机统一。

2.4加强安全宣传,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以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工作为重点,因地制宜,加强对相关热点的宣传,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积极建立工商、卫生、食品、医药等部门的农业质量监督体系监督报告。建立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预警指标体系。食品类信用制度体系完善关乎人们安全问题,所以必须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必要时,应该要求政府制定相关制度,修改信用体系关于食品流通相关法律规定,对食品信用制度必须非常严格,这样才能保证人们食用安全性,在信用制度体系中对于食品流通需要进行登记,不配合企业应该进行强制登记,以便出现问题时,可以有效追究法律责任。对于未进行注册的食品,不允许在市场进行售卖,这样可以有效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完成。

三、结束语

食品质量安全不仅是保障人民健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食品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我们必须重视食品质量控制的研究和发展,以确保食品安全。为了减少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避免反欲望思维的僵局,必须制定防范措施,从根本上消除风险,将风险降至最低。提高生产管理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怀林.食品安全控制体系(HACCP)通用教程[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9                                                                                                                                                    .2.贾敬敦,陈春明.中国食品安全态势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