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病人如何有效防止压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1

长期卧床病人如何有效防止压疮?

赖菊梅

德阳市罗江区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500

压疮又名褥疮、压力性溃疡,是人体局部皮肤长期受压下,该区域皮肤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皮肤与皮下组织营养缺乏,而出现损伤、溃疡、坏死等症状的疾病。在临床研究中,已经证实了压疮并不是一种原发性疾病,绝大多数压疮患者都是未曾经受良好的护理而引起的。因此,临床对压疮的预防和护理工作较为重视。本文就大致讲解下长期卧床病人应该如何有效的预防压疮,为临床提供参考。

1.压疮病因与危害

压疮的形成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由局部因素、全身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其中皮肤长期受压是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也因此,长期卧床的病人更容易发生压疮,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压疮对人体健康影响显著,在发病早期,患者多会出现受压皮肤颜色的改变、轻度水肿等症状,当疾病进展后,又会发展为水疱、溃疡等症状,部分严重患者病情还会累及肌肉、骨骼、关节,导致肌肉、关节的坏死,若继发感染,还可能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安全。此外,压疮也会影响到患者原发疾病的治疗工作,降低治疗效果,延长疗程,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并造成院内医疗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2.长期卧床病人如何有效防止压疮

压疮的有效预防主要需要注意四个方面,其一是减轻局部皮肤的压力,其二是减少皮肤的摩擦和剪力,其三是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其四是保证患者的营养支持。

(1)减轻局部皮肤的压力:解除皮肤的压力是预防压疮的主要原则。目前,临床最为有效的为患者减轻局部皮肤压力的方法便是翻身。对病情稳定的患者给予定期的翻身,可采用翻身循环卧位的方式,即患者翻身的间隔时间需依照患者局部受压以及肢体情况而定,通常是2h翻身一次,翻身的交替顺序通常为先右侧位、而后左侧位、再改为平卧位。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则可以应用气垫床,通过气垫床的充放气功能进行交替的体位更换,还可以在患者骨隆突出部位使用凉水垫、茶叶垫等物品。若患者病情较为严重,无法翻身,还可以由护理人员用手拍打患者受压局部皮肤周围的水垫,产生震动传播,来起到按摩受压皮肤的作用。

(2)减少皮肤的摩擦和剪切力:在患者翻身或者移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产生强力的拖、拉、拽、扯等举动,可以平行抬起患者来减少其皮肤的摩擦,但需注意,用力应当在同一个平面上,避免剪力的形成。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维持床面的平整,尽可能减少褶皱,在患者半卧位时恰当的固定其膝部以及足部,并在足部和床底之间铺设棉垫,同时使用床的起降功能将患者膝部提升,避免患者身体下滑。

(3)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皮肤的干燥和清洁能够减少细菌的滋生,提高皮肤的抗摩擦力。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清洁患者的皮肤,并擦干皮肤上的水分(需动作轻柔),当患者尿液、引流液、汗水打湿了床褥或者衣物时,还需要及时的更换干净、干燥的衣物和床褥。必要时,还可以给患者涂抹微生物E、护臀膏、麻油等物质,形成皮肤的保护层,避免患者皮肤水分过度蒸发,从而维持患者皮肤的柔软性和弹性,减轻摩擦系数,从而预防压疮发生。

(4)保证患者的营养支持:营养不良是导致长期卧床患者各种并发症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的营养支持,依照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尽可能给予患者胃肠内营养,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若胃肠内营养还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还可增加静脉营养,通过静脉注射血浆和白蛋白,保障患者全身的营养支持。

此外,护理人员还可以通过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工作来预防压疮的发生,提高患者对压疮的认知,提升护理依从性,减少自身利于压疮发生的因素,从而降低压疮的发生风险。

3.小结

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疮的方法众多,主要要注意四点内容,如减轻压力、减少摩擦、营养支持,但不同医院医疗服务水平也不一样,医院实施预防措施时,还是需要遵照院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科学的预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