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科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5
/ 1

中医药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科普

李海军

德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溃疡性结肠炎为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主要症状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认为无法治愈、需要终身服药,而中医认为并非如此。治不好原因在于西医治疗药物的局限性以及对溃疡反复发作病因的片面性:狭隘地认为每次复发是由于免疫系统失调引起的,而不反思是什么导致免疫失调而引起溃结复发。中医注重辨证治疗,下面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关于中医药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知识

一、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肠道湿热证

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便下脓血,便次较多,口干口苦,或有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肠化湿。方剂:芍药汤。常用药物:黄连、黄芩、白芍、木香、甘草。临证加减:如大便带血,加地榆、仙鹤草、槐花;如热盛入络,出血不止,加水牛角片、赤芍、丹皮、生地、黑山栀;湿浊较重,舌苔垢腻,加石菖蒲、生苡仁、败酱草。

2、虚弱证

主要症状有腹部隐痛,大便溏薄,食欲不振,稍进油腻则腹痛腹泻,神疲乏力,舌质淡,体胖大,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化湿。方剂:参苓白术丸。常用药物:党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薏苡仁、砂仁、陈皮、甘草。临证加减:如食欲不振,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加神曲、焦山楂;肝郁脾虚,腹部隐痛,痛则欲泻,合以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加木瓜;脾肾两虚,大便稀薄,或五更黎明腹泻,畏寒怕冷,加理中丸(党参、干姜、白术、甘草)、四神丸(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补骨脂)。

3、食滞胃肠证

对于食滞胃肠的患者,其症状主要是腹胀肠鸣,一旦发生腹痛,即可腹泻,泻完腹痛稍减,一会又腹痛腹泻,厌食呕吐,

治法:我们主要运用保和丸进行消食导滞,调和脾胃。方剂:药方中山楂、神曲、莱菔子、麦芽、半夏、陈皮、茯苓进行煎服。假如患者恶心呕吐,加入蔻仁和胃止呕;如果食欲不振,加入藿香、佩兰、芳香醒胃。

4、毒热壅盛证

对于毒热壅盛的患者,其症状主要是发病比较急,头疼烦躁,恶心呕吐,胃胀不消化,腹痛剧烈,舌苔发黄。

治法:我们主要运用白头翁汤合黄连解毒汤进行清热解毒,凉血凝血。方剂:药方中白头翁、黄连、黄柏、黄芩、秦皮、生地、二花炭、丹皮、赤芍、知母进行煎服。假如患者高热昏迷,可以加入紫雪散、全蝎、钩藤,如果呕吐频繁,应该加入西洋参、麦冬、石斛进行扶阴养胃。

二、中医汤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通腑汤

主要由当归、生地各15克,黄芪30克,木香、大黄、陈皮、肉苁蓉各10克,败酱草20克,川牛膝12克组成。制法需上诸药浓煎取汁250克。起到补气血,温肾阳,润肠通便,调畅气机。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每天1剂,分3次内服。连续服药4周为1个疗程。若脱肛者加升麻10克;若大便带血者加乌贼骨20克,赤石脂15克。

2、养脏止泻汤

主要由当归、党参、肉桂、肉豆蔻、甘草、木香各9克,白芍、白术、罂粟壳各12克,附子4片组成。制法需上诸药浓煎取汁250克。功效以温肾健脾,涩肠止泻为主。适用于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每天1剂,分3次内服,连服15天为1个疗程。

三、中医食疗溃疡性结肠炎

1、健脾止泻糕

鲜山药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实米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20克、乌梅4枚、果料及白糖适量。制法:赤小豆成豆沙加适量白糖。茯苓、白扁豆、芡实米共研成细末、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去皮蒸熟加入上粉,拌匀成泥状,在盘中一层鲜山药粉末泥,一层豆沙,约6-7层,上层点缀适量果料,上锅再蒸。乌梅、白糖熬成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分食之有健脾止泻之功。

2、百合粥

芡实、百合各60克。上两味药放入米粥内同煮成粥,主治脾虚泄泻。

3、紫苋菜粥

紫苋菜100克,白米50克,先用水煮苋菜,取汁去滓,用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服之。

4、银花红糖茶

银花30克,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四、中医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针灸神阙穴。神阙穴它是位于肚脐的中间,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患者发生溃疡性结肠炎之后,针灸神阙穴可以起到促进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2、针灸腰俞穴。大多数患者发生溃疡性结肠炎后,会出现腹泻、便血、便秘的症状,此时可以针灸腰俞穴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

3、足三里穴。足三里穴相信很多患者比较熟悉,他是位于小腿的前外侧,从医学的角度来讲,足三里穴它具有补中益气、调理脾胃的作用,可以有效的缓解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腹泻、便秘等症状。另外在针灸时也可以按摩腹部,促进肠道的蠕动力。

五、推拿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1、腹部推拿:腹部推拿主要采用点运腹法,推拿腹部任脉、肾经、胃经、脾经通过推拿治疗疏通经络堵塞结节,促使独步肌肉柔软,具有弹性。

2、颈肩部推拿:借鉴常规的颈肩推拿按摩,增加了颈部两侧主动脉的按摩,对脑部疾病,有较好的疗效,按摩颈部二侧,对任脉中脘穴的结节,对胃炎和胃气上逆,大肠胀气,肝气郁滞,肝腹水有很好的辅助疗效。

3、头部推拿:借鉴头部保健按摩的方法,以点穴为主,对眼部疾病肝气犯胃,肝脾不和有很好的调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