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防御性驾驶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探析防御性驾驶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运用

崔修磊

大庆炼化公司 邮编:163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但汽车交通安全事故仍然频繁发生,严重威胁道路交通安全。所以当前社会各界愈加关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车辆事故。通过相关探究实践发现,采用防御性驾驶,可以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增强驾驶环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防御性驾驶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运用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防御性驾驶;道路交通事故;运用策略

前言:

很多驾驶员在道路上行驶的过程中,往往认为只要不违反交通规则,就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忽略了其他车辆对自身的影响。因此,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应加强对防御性驾驶的运用,营造良好的驾驶环境,保障自身车辆的安全。

  1. 防御性驾驶概述

驾驶员驾驶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种潜在的风险因素,如周围的车辆、气候条件和行人等,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发生交通事故。这种驾驶方式就是防御性驾驶。在实际驾驶时,将车速控制、环境观察和行驶距离等充分结合在一起,确保驾驶员能够全面了解实际驾驶环境,保障自身车辆的安全性。从字面就可以看出,防御性驾驶的重点在于“防御”这两个字,通过采用各种有效的预判手段,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而不是被动地等待事故。在驾驶车辆上路之前,对所有消极影响进行综合评估,才能冷静应对各种交通意外情况。防御性驾驶主要有两个目标,一个是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不会主动引发交通事故,另一个是在周围车辆出现事故时,及时拉开距离,避免被动出现交通事故。

  1. 防御性驾驶的重要性

首先,通过长期运用防御性驾驶,能够帮助驾驶人形成正确的驾驶习惯,在出现各种道路突发情况时,都能从容应对。同时,这样也能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促使驾驶安全性不断提升。其次,能够减轻驾驶者的心理压力。在驾驶车辆行驶的过程中,特别是高速公路路况上,很容易导致驾驶人员产生焦躁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采用防御性驾驶,能够提升行驶的安全性,缓解驾驶人员的情绪[1]。最后,能够降低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概率。不管在任何道路上行驶,都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通过防御性驾驶的运用,能够增强驾驶人员的自我防御能力,克服驾驶过程中各种意外情况的影响,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1. 防御性驾驶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方面的运用

3.1遵守交通规则

对于一个驾驶人员来说,必须要全面掌握各种交通法规,了解相关的交通安全知识,这是防御性驾驶非常重要的一点。不管出现任何违章驾驶的行为,都是对自身生命的轻视,在各种违章行为中,超速行驶是比较常见的,但也是最具有危险性的。驾驶员将车速提高至道路的最高时速限制以外,在这种情况下,会大幅提升车辆的动能,这时一旦出现突发情况,会延长刹车距离,缩短驾驶员的反应处置时间,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2]。另外,驾驶员为了贪图一时的便利,经常会出现越双实线和逆行等行为,这种违规操作具有较高的危险性,严重威胁自身与其他驾驶者的安全。因此,作为车辆驾驶员,必须合理运用防御性驾驶,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这也是安全驾驶的前提。

3.2正确的驾车姿势

为了确保驾驶员能够做到防御性驾驶,需要使其具备正确的驾车姿势,处于良好的驾驶状态。首先,可以对座椅的高度进行调整,防止其过高,导致驾驶员需要驼背。这样会使得驾驶员非常容易疲劳,严重影响其驾驶状态。其次,对座椅的前后位置进行调整。驾驶员可以将双脚分别放在离合器和刹车的位置,并且要确保腿部不是伸直状态,具有一定的缓冲空间,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及时作出应对措施,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此外,还可以将座椅调整至稍微向后倾斜的状态,在具有开阔驾车视野的基础上,确保身体能够保持平衡,以免背部承受较大压力。为了确保获得更好的驾车体验,还可以添加一个腰垫。

3.3熟悉车辆性能

在驾驶员熟悉所驾驶车辆性能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进行防御性驾驶。在道路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人员不了解车辆的实际情况和性能,特别是在驾驶他人车辆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不好的结果。例如,在高速进行变道时,对于一些重心比较低的车辆,能够很容易进行相应操作,但对于越野车辆来说,却很容易出现侧翻现象。只有全面掌握自身驾驶车辆的性能,才能合理进行相应动作,实现安全驾驶。

3.4提高风险预防意识

驾驶员在行驶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分神,要加强对周边车辆和行人的观察,判断可能会出现的意外情况,提前制定有效地应对方案。在此之前,需要驾驶员具有较强的交通风险意识,但一般只有老驾驶员具备,只有长期驾驶经验的累积才能形成。但作为新手驾驶员,应积极与老驾驶员沟通交流,吸取前辈的经验,提升自身风险预防意识,能够冷静应对各种交通意外事故。如驾驶员在行驶的过程中,突发发现后视镜中不能看到一辆尾随车辆,在这种情况下,驾驶员应意识到超车的可能性,从而避免采取变道操作[3]。再如驾驶员看到周围的行为不断回头,应提前预防其突然转弯,为了防止发生意外施工,应降低车速。这些行为不仅是预防意识的体现,也是降低安全事故的有效手段。

3.5严禁存在侥幸心理

很多交通事故的产生都是由于驾驶人员存在侥幸心理,如在红绿灯路口,当转为黄灯时,驾驶员应减速慢行等待红灯,但一些驾驶员存在侥幸心理,选择加速通过。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与横向行驶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因此,在道路行驶的过程中,绝对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才能有效保障自身安全。

3.6杜绝疲劳驾驶

在长距离驾驶过程中,一定避免出现疲劳驾驶的现象。尤其是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过程中,周边的景物一直没有变化,很容易导致驾驶人出现疲劳驾驶的情况。同时,长时间的驾驶过程中,驾驶员需要全神贯注,也会产生视觉疲劳,这时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因此,驾驶人员在驾驶的过程中,一旦感觉比较疲劳,应及时前往服务器休息,严禁继续疲劳驾驶。

3.7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驾驶车辆不仅要有熟练的技术,还要有饱满的精力,这就需要驾驶人员加强对日常生活习惯的关注。避免熬夜;保持愉悦的心情,尽量不要在驾驶的过程中分神;保持饮食清淡,不要过度饮食,集中注意力;在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严禁驾驶车辆,容易产生意外事故。此外,驾驶员在实际驾驶的过程中,要具有宽容的心态。当前,人们由于生活压力较大,很容易出现路怒症的情况。一些驾驶员在驾驶的过程中,为了躲避前方事故,有时会突然急转,严重影响后方车辆,一旦驾驶人员没有宽容的心态,就会使其产生路怒症,进而出现一些危害车辆行驶的行为[4]。因此,对于一些驾驶人员来说,做好具有宽容的心态,理解他人,以免影响自身和其他车辆的出行安全。
结语

总之,在当前愈加复杂的交通局势下,通过运用防御性驾驶,可以提前预测可能产生的突发情况,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因此,驾驶人员在驾驶车辆的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保持正确的驾车姿势、熟悉车辆性能、提高风险预防意识、严禁存在侥幸心理、杜绝疲劳驾驶以及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防止发生突发交通事件。

参考文献

[1]王志霞.驾驶员的最高境界是掌握防御性驾驶技术初探[J].时代汽车,2020(04):85-86+92.

[2]高红丽,高丽英,范双双.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防御性驾驶行为意向分析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20(03):137-144.

[3]王秋鸿.浅析疫情期间的交通安全防御性驾驶[J].道路交通管理,2020(04):18-19.

[4]李志刚.浅谈机动车防御性驾驶技术[J].决策探索(下),2018(0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