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维修与维护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8
/ 2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维修与维护管理分析

谢庆柱,郭振

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呼和浩特工务段010000

摘要:随着高铁的快速发展,投入运营的高铁线路越来越多,因此加强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维修、维护管理的分析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探索了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维修养护的方法,开展有砟轨道维修养护管理优化与实践,取得明显效果。

关键词: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维修维护

1.高速铁路维修与维护技术分析

1.1高速铁路的有砟轨道维修技术

在过去的两年中,大多数最高时速为250公里的城际铁路都使用了传统的路基。随着高速铁路的大规模规划和建设,铁路这一至关重要的支撑基础设施的运行轨道的总体结构以及对进入轨道的平稳性的市场需求最近都已更新,技术实现也在无限发展,逐渐完善。为了保证高铁的连续性运行,必须对新线路的速度和可控性进行严格要求。在高速铁路运营的后期,其他重型机车的动态影响及相关因素也会影响干线,偏离轨道的几何形状也发生了变化。考虑到新线路操作安全方面的保证,有必要彻底解决诸如在运营初期超过新线路的标准TQI值以及在道岔侧频繁道岔的问题。新铁路线的安装,调试和运营的初始阶段是轨道床最不稳定的时期,尤其是高速铁路和桥梁之间的直接过渡时期。此外,高速铁路路基和桥台的刚度和强度不同,这常常导致线的混合不均匀。

1.2 TQI技术

TQI是一种综合分析指标和最高评价方法,需要使用数学统计结果方法来描述轨道运行的整体质量和状况。它使用TQI评估和管理方面以跟踪当前状态,它是对单振幅推导方法的补充,用于判断轨道的加速度质量水平并提高进入轨道的质量。对测试方法数据的技术水平应用的综合考虑,为科学理论中其他线路维护和整改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轨道加速度当前状态平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科学的理论基础。TQI是动态测试数据的统计结果,综合了入口轨迹的高度,轨迹的方向,量规,高度和小三角形凹坑。该值的形状和大小与偏离轨迹的平滑度密切相关,表明进入了200m区域的轨迹的状态。值越大,偏离轨道的平滑性越差,可变性也越大。TQI可以全面评估其他线路的整体质量水平,避免不合理地编制系统横截面线等负面情况,为各方提供全面的维护相关计划,科学地指导维护和整改操作,并提高维护方法现状的科学性,良好的经济性和公平性使维护和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

1.3轨道质量检测

当下,质量检测过程中常用的设备有:精密测量车、相对轨道检测车、电子轨道尺等,其中包括电流水平、转矩输出(三角坑)、曲线超高、曲线半径范围、轨距等工程系统,如车体整体水平和垂直高频振动速度和加速度、轴箱垂直方向声波相对速度等,形成信号波形并出具测试报告,最直观地反映轨道加速度和质量状况,对新线的实时动态和质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其各种设备的核心问题和变化,协助查找线路病害的发生情况,指导重大线路维修工作,毕竟,基于用户的较小精确测量原理将所有测量结果与较低精确测量结合在一起。将运行轨迹的的坐标点和设计标高与设计匹配进行比较,以找到进入轨迹的误差。这四种方法具有很高的直接测量精度,并且在成功完成精确测量之后可以生成微调的报告指南。修整通常用于大型设备的长波长修整和压实。激光弦的精确测量与手动弦测量结果具有相同的原理,但是连续有效地消除了手动操作的不利影响,因此测量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这种方法用于检测单个长波和无线电波的不规则性,不适用于垂直S曲线和松弛曲线。轨道检测车辆是基于市场上的光纤陀螺仪精确测量角度的原理的用于运行导轨的三维几何检测仪器。其他项目的检查相对完整,检查的准确性比手工加工的检查更准确,检查速度加快,传统的手工检查方法不断有效地被取代。

2.有砟轨道维修养护存在问题

2.1 数据分析不全面

高铁各类动、静态采集数据后只是简单地把数据进行汇总、下达,没有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处理,病害整治时也往往仅注重病害峰值,不重视线路长波不平顺的检测与分析,同时病害整治方法不合理、不科学、精度不高,导致盲目作业、无效作业,甚至是有害作业,病害整治效果不理想,线路设备质量不稳定。

2.2 作业缺乏科学性

在高铁有砟轨道线路病害现场调查整治时,采用目视、弦线等测量方法,测量误差较大,不符合高铁精细化作业要求;使用轨道检查小车(相对测量)及轨道测量小车(绝对测量)测量轨道病害标准不统一,虽然绝对测量较相对测量精度要求高,但测量速度慢、效率低,作业后无法及时回检,不适用于有砟轨道人工小垫小改整治病害。相对测量作业方法不科学,作业时数据定位有偏差,数据控制不准确导致的作业质量不理想,线路设备质量不均衡。

2.3 预防修与精确修落实不好

由于病害分析掌握不全面,病害位置、病害长度、病害类型判断不准确,线路病害整治准确率低。病害整治没有形成统一的作业模式,病害综合成因和工作量掌握不准确,对于线路单元 TQI、结构性病害、其他设备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的预防整治,重复修和“过养过修”的现象时有发生,天窗使用效率低,浪费生产资源。

2.4 作业质量卡控不到位

作业过程中作业位置核对不准确、作业方法和手段单一、随意,作业后质量回检不到位没能有效把关盯控,极易造成病害整治前作业测量数据复核、病害整治时作业数据控制、病害整治后质量评价出现质量问题,不利于病害检修技术水平和能力的提升。

3 高铁有砟轨道维修养护的优化

3.1 规范高铁线路维修作业基本流程

即按照“1+ N”病害数理分析→病害病理分析→制定作业方案→逐级审批方案→提报作业计划→现场标识、作业方案实施→作业质量回检→作业质量评定流程优化高铁维修作业。“1+N”病害数理分析主要是对设备静态检查数据与多项(轨监、仪添、人工体感等)多次动态不良数据确定病害,并对病害进行分类汇总,综合分析,确定病害类型和等级,病害病理分析主要是根据病害类型和等级,明确检查项目、内容及范围,对病害进行现场调查、检查,并采集现场病害数据,进行病理数据分析查找病因,为制定整治方案提供依据。

3.2 优化高铁动道作业方案

统一测量标准,使用轨道检查小车 70 m 长弦测量数据与综合检测列车同等长弦检测数据比对验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以 “保障作业质量、减少作业强度”为原则对有砟轨道线型进行拟合,满足轨道长波线型的高平顺性要求;综合考虑现场扣件系统、调整量、作业组织等因素确定作业方法,如采用捣、垫结合调整高低,一般起道量超过 4 mm 采用捣固调整,4 mm 及以下采用垫板调整。长波轨向采用拨道、改道或拨改结合调整,一般作业量超过 3 mm 采用拨道调整,3 mm 及以下采用改道调整。同时优化轨道调整组织模式,组织专人按照作业方案调整报表对轨枕进行逐根标记调整量数据,使用电子道尺通过卡控轨距、水平数据的方式分别调整基准股与非基准股(拨道作业除外);天窗时间内预留不少于 40 min进行质量回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治,保证作业安全可靠。

结语:保证高铁线路“高可靠性、高稳定性、高平顺性”和列车安全平稳运行,需要切实加强有砟轨道线路养护维修管理,不断提高养护维修技术水平;需要坚持探索高速铁路线路变化规律,总结养修经验和方法,提高线路病害的整治效果,惟有如此,才能确保高铁线路设备质量均衡稳定。

参考文献:

[1]李成彦.浅谈高速铁路有砟轨道的施工测量[J].四川水力发电,2018(s1):125-127.

[2]杨延强,张立阳,任新.某高速铁路隧道无砟轨道异常段仰拱整治技术[J].兰州工业学院学报,2019(5):19-22.

[3]崔维华.时速350km无砟道岔施工技术研究[J].交通世界,2019(18):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