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项目施工管理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2

城中村改造项目施工管理研究

曲雯琪 

深圳市龙华区大浪街道办事处518109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对生活环境越来越重视,城中村的改造能够使土地发挥更大的经济价值。本文主要通过讲述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性,分析城中村改造施工项目的影响因素,探讨施工方案及管理方面的研究,从而保证施工项目能够顺利进行,提升土地资源的使用率,为人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施工管理措施

引言:我国正在不断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城市应该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建设,将有限的空间利用起来。城中村改造项目已广泛应用于许多城市,其改造形式和普通的房地产项目存在差异,在发展过程中无法展开精准的预估,因此应该合理管理城中村项目的施工过程,推动城中村改进施工项目的进行[1]

一、城中村改造实行的重要性

城中村是中国目前城镇发展的一种特有现象,城中村的发展是城市规划管理系统之外的形式,它的基础设施水平没有达到城市规定的要求,在安全问题层面也存在一定的威胁,城中村改造能够带动城市新形式的发展,有效提升居民居住水平,增强他们的归属感。从社会层面来分析,对城中村进行改造,能够推动城镇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发展,结合目前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为人民建立起适宜的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社会水平,伴随着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很多农村居民已经成为了城镇居住人员,和之前相比环境存在一定反差,农村宅基地与其它设施呈现交叉形式,因此需要在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2]

二、城中村项目改造施工中考虑因素

(一)场地因素

通过对现场进行勘查,获得建筑的总面积信息,从而进行统计,构思建筑物的覆盖情况,并且和建成之后的面积进行对比,进行施工的地点通常在建筑物的周围,因此能够利用的面积范围较小,而项目施工需要合理的应用范围,因此场地的规划建设是具有挑战性的。

(二)工期问题

由于城中村改造项目建筑面积较广,因此混凝土浇筑的使用量较大,这就会需要庞大的建筑规模,在施工进行之前会对其进行整体的设计规划,施工承担的任务量是重大的,为了保证质量的优良水平,确保高效率完成任务,工期会相对紧张,因此需要对工程时间进行管理[3]

(三)测量控制

城中村改造项目结构相对复杂,对测量的准确性具有极高的要求,所以需要采取适宜的方式进行测量,并且相关人员应该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管控,实时监测项目的各个环节。

三、城中村项目改造施工中的管理控制措施

(一)加强安全防范

施工的现场不仅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还要关注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城中村改造项目是目前比较热点的项目工程,人民对于改造工作给予较高的关注。为了保证安全问题,需要在施工阶段有效的进行安全管控,保证改造工程顺利开展[4]。首先应该培养施工人员在安全层面的认识,对他们做好思想道德方面的培训,在施工现场进行人力物力的有效分配,促进项目和工种能够协调进行。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配合,互相进行监督和管理,政府单位可以在施工进行之前组织人员进行安全会议,让每个人都能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提前将安全防护用具分发给每一个施工人员,在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督,严禁居民接近施工现场,并且在施工期间检查建筑物窗口等位置,防止物体坠落造成安全问题,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逃离通道,保证施工现场配备防火器具,畅通监督举报渠道,方便群众及时反映问题,加强和他们的沟通。

(二)审核施工队伍

施工单位应该经过严格的审核过程,使改造项目能有质量的进行,从而实现良好的管理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承包中出现的不良现象有很多,对工程的质量会产生严重影响,所以应该对施工单位进行严格审核调查,包括施工单位的具体资料等,防止出现转包等不良现象[5]。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资格核实,检查施工单位的资格证书以及安全协议证书等,保证施工单位具有合格的安全体系,在施工过程中配备合格的管理制度,在审查合格之后,政府单位要对于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按照国家的制定标准检查施工进程,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未按照标准严格执行,将问题进行及时上报,并对施工单位及相关人员进行处理,以免对工程的质量产生影响,从而影响整个进程[6]

(三)制定施工方案

在对施工项目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制定安全的施工方案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基础。施工设计人员应该按照城中村具体的地理环境特点以及现场建筑设施情况,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多方审核后作为安全施工的规范内容[7];另外制定安全的施工方案标准,依据国家相关建设安全准则,确保和建筑工程的法律法规相符合。监管部门对施工人员进行严格监督,保障他们能够依据施工方案开展工作;安排技术型人员及时到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对方案进行不断改进,确保施工能够按照规范的内容进行[8]

(四)划分职责,加大监管力度

在进行城中村改造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所有参建人员培养安全管理意识,并且明确权责的划分,各部门都应该严格按照岗位制定的准则进行工作,对于项目施工中特别值得注意的部分,应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严格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进行

[9]。针对管理问题,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沟通,保障工程项目能够按照初始制定的投资标准进行,应该掌握国家的工程规范,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并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保障各部门人员严格按照安全责任进行施工[10]

结论:城中村改造项目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这项工程拥有着大型的施工规模,需要政府的监管,同时需要施工管理机制作为依据。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将相关管理措施落实到施工过程中,实现城中村项目改造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吕洁淳.快速城市化地区城中村与城市的协同发展机制[J].建筑与文化,2022(04):82-83.

[2]陈扬,韦自力.城中村社区活动中心更新策略探析——以南宁市白沙村为例[J].大众文艺,2022(07):58-60.

[3]李军.基于有机更新理论的城中村改造策略研究——以诸暨市花园岭改造为例[J].华中建筑,2022,40(04):112-116.

[4]夏婕妤,刘洁瑜.完善城中村基础设施  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感[N]. 温州日报,2022-04-09(003).

[5]蓝茵.历史文化保护视角下的国内城中村改造研究评述[J].居舍,2022(09):19-20+63.

[6]李乐宁.城市有机更新视角下城中村改造规划研究——以王湖村为例[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3):202-204.

[7]翟志峰.双模盾构连续下穿浅基础城中村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22,48(03):194-196.

[8]刘旭龙.“城市耕地”理念下关于特色商业化“城中村”改造途径的研究[J].居舍,2022(07):15-17.

[9]张理政,叶裕民.城中村更新治理40年:学术思想的演进与展望[J/OL].城市规划:1-12[2022-05-12].

[10]万成伟,龙萧如.我国城中村更新研究综述与展望——基于城市规划类主要期刊的文献分析[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2,37(01):7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