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教育模式”实施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19
/ 3

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教育模式”实施要点

张威

广东省珠海市三灶镇中心小学   519000

摘要:小学体育课长久以来,都是以动作技能为取向的课程规划与设计,学生不断的在进行动作技能的练习,导致学生在学习踢球时常常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与乐趣,是体育教师值得关注与思考的问题。我们对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发现,在运动教育模式中许多教学理念契合小学校园足球教学模式,是值得推广借鉴的教育模式。引入运动教育模式能更好的对小学校园足球进行有效的教学,从各方面提高学生对足球的理解,对足球文化的理解,也能从中提升学生的足球技能与战术,提高学生对足球比赛的竞争意识,为改革发展探索小学校园足球教学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教育模式实施

运动教育模式是由美国体育教育家西登托普(Siedentop)提出的类似于培养运动员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模式,该模式在于以游戏理论为基础进行的运动教育模式指导思想,在体育老师教学生进行固定分组、角色扮演、角色互换等不同组织形式,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不同组别之间的比赛,以此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比赛环境和运动体验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和战术素质,让学生成为一个热爱运动,参与运动的小小运动员,更让学生能在运动中成长,在运动中全面的发展自身的运动素养。

一、小学足球运动教育模式引入的背景

我国在小学生素质教育中很早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对于体育课程的发展总是不尽人意,而其中的足球课程教学更是效果不佳。一来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重视文化课程学习,轻视体育运动,认为体育运动不重要,大多数体育课都被文化课程老师所霸占,即使上体育课也多半是自由活动,体育老师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二来是学生自主的运动意识不强,没有积极主动参加体育运动的欲望。随着国家课改的进行,体育课程也越来越重要,对于国内足球运动赛事的差强人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足球运动是需要从小培养的。一来既能锻炼学生的体育运动,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体验足球运动来带的快乐,让学生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完成体育课程目标;二来加强了学生们的足球运动学习,培养了学生足球运动的兴趣,为国家足球运动事业培养更多的“足球小苗”。因此小学足球运动教育模式的引入成为了顺理成章的课改项目,这样能更好的对学生进行足球运动教学,让学生切实体会足球竞赛的乐趣。

二、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教育模式教学中的实施原则

2.1团队竞赛原则

运动教育模式引入足球运动中是以游戏理论开发而来,是基于类似培养运动员的方式进行的教育模式。对此,需要以竞赛的原则去锻炼学生的技能,通过模拟足球竞赛场景,让学生进行公平公正的足球竞赛,从竞赛中让足球技能和足球战术得到锻炼。而在比赛中针对不同学生足球技能水平,可以通过降低比赛难度、修改比赛规则等方式进行竞赛练习。如将足球场缩小,让学生在踢球中获得更多的射门机会;将球门扩大,甚至是将两个、多个球门拼在一起,无论踢进哪一个球门都算得分;将比赛场上的学生数量进行递减,在同一场地上就获得更加充裕的活动空间,大大地增加了学生运球范围等等。这样能让学生更容易完成比赛,也变得更为的有趣,让学生在足球游戏中自由选择足球运动,从游戏中锻炼自身的足球技能,从而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进球体验和机会,这也更能让学生爱上足球运动,使学生成功激起对足球运动的喜悦之情,能让学生身心愉悦的进行足球运动的训练,也让足球运动脱离了枯燥繁复的训练,变得更加的好玩。

2.2学生自主管理原则

学生自主管理的原则目的在于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传统足球教学模式中,以体育老师为中心,教授学生足球技术,然后每个学生通过重复练习掌握足球技术,程式化的教学即使开展比赛练习也只能让学生完成程式化的固定动作,完全不能发挥出学生自主的能力,也很难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情,也让学生茫然不知比赛中应有的规则与流程。对此学生的自主管理能让学生各自分配角色,进行平等的团队协作,通过团队内部沟通,解决团队之间的练习任务,解决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团队意识的形成能让学生具备整体感与荣誉感,自己不再是单个的个体,生成团队的归属感。在这样的作用下能激发个体学生自主训练的能力,也能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帮助的作用,也能让学生发挥协作精神,加强了学生主动的参与意识。从而在团体内部提高学生们足球运动的热爱程度,提升足球技能与球场战术水平。

2.3以赛季控制课程进度原则

在传统的足球运动教学中,体育老师以教学足球技术为主,很少开展学生之间的足球比赛,不能做到团队竞赛与团队协作的教育模式。对此在足球运动教学中,要规划好足球运动课时,以运动季课时推动课程进度,将足球技能融入到足球赛季中去。让体育老师更新教学思维,更新整体的教学方式。将足球技能、足球文化、热身赛、正式比赛等贯穿整个赛季,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比赛中全面了解足球,学会足球,热爱足球,也能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从足球竞赛中体验真正的足球拼搏精神、足球规则精神,让这些体育运动精神去感染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敢于拼搏、敢于超越、坚持到底的体育精神,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坚持不懈的意志力,同样能作用到学生平时的文化课学习中,也能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教育模式的实施

在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教育模式的实施中,要遵循竞赛原则、学生自主管理原则、赛季练习控制课程进度原则,引入运动教育模式,旨在模拟真实的足球竞赛模式教学,让学生真正体会足球竞赛的精神,让学生从公平竞赛中锻炼坚强的意志,让学生明白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团队荣誉感的重要性。以下从几个方面对小学校园足球运动教育模式的实施进行阐述。

3.1规划校园足球的运动季

在足球教学中运动教育模式的引入,是对足球竞赛的真实场景模拟,是让学生在竞赛中得到足球技能的学习、锻炼,从竞赛的整体协作中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对此可以根据足球大赛真实场景来规划校园足球运动季,将足球运动季划分为练习期、季前赛期、正式比赛、半决赛以及决赛和庆祝活动,模拟竞赛模式让学生真正体会足球竞赛的全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规划校园足球运动季时,从划分的运动季阶段,合理的安排各个队员的学习时间、练习内容、训练任务等等。老师则要根据不同的足球训练内容把控整体的运动季节点,严格的规范训练内容,完成计划任务,保证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有效的足球技能锻炼。

3.2固定分组,建立团队联盟

在赛季初,班级学生可以自由组成团队联盟,体育老师要合理的平衡学生的运动水平,平衡团队男女成员的比例,在团队中需要考虑到各自团队要有固定的成员参与足球竞赛的整个赛季,从团队成员中,通过团队内部练习竞赛,让团队内部所有成员接触锻炼足球技能的机会,从团队内部评选出优秀的队员,从而让学生在团队中能够更多的接触足球运动,自觉地进行技术练习,也利于体育老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观察,对团队中的自主管理情况进行指导纠正。此外在建立团队联盟的时候还应该建立自身团队的团队文化,比如足球队的队徽、队服、队歌,甚至是团队吉祥物都可以自行设计制作,既能增强学生对足球文化的了解,也能让队员对团队有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

3.3扮演角色,团队协作自主管理

足球运动教育模式既然是模拟真实的足球竞赛,对学生进行足球技能训练,必须将学生带入足球竞赛的场景中去,让学生拥有真正足球竞赛的体验感觉,这就需要一整个团队中的成员去扮演各个角色,比如球队的队长、球队的教练员、球队的成员,球队的裁判员、拉拉队员等等角色,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营造的竞赛情景,更让学生有团队归属感,增强团队精神,提高竞技精神。通过不同角色的扮演,加强球队的日常训练,让学生在团队训练中实现固定队员参赛,全体队员替补的团队训练模式,让每个队员,不同角色都得到足球技能的锻炼。让学生自主管理、自主选拔参加团队之间的竞赛,让团队内部更紧密的合作。促进团队内部的民主意识,能让团队内部队员们加强沟通交流,解决团队内部事务,通过团队内部协商,完成团队合作,协调自主管理。同时在足球团队模拟足球竞赛时,游戏化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有很大的代入感,犹如情景游戏,让学生融入其中,乐此不疲,既得到了锻炼,也得到了愉悦身心的效果。

3.4组织比赛练习,明确赛事规则

足球竞赛是一项有着严格赛事规则的体育运动,是为了规范在足球运动中运动员的行为,让团队之间的足球比赛能够公平公正的进行。鉴于小学生的年龄与体质,在足球赛事竞技中,根据实际需求,降低足球比赛难度,更改足球比赛规则,让足球赛事更能符合小学生的年龄与体质。如在团体内部进行三人制比赛、知识竞答赛事、运球比赛、个人以及团队的颠球比赛、点球比赛等等赛事,提高团队成员的足球技术水平。而在团队与团队之间也可以自主进行竞技练习,比如多球门赛、小场地足球赛、团队对抗赛等等比赛方式进行练习,提高团队的竞技能力。降低足球赛事难度,改变比赛规则,一是为了能根据小学生实际年龄合理的进行运动训练的安排,不至于让小学生过度的运动对身体造成伤害;二是为了小学生能够明白足球竞赛规则,让学生明白公平对等、保护运动员健康、促进队员球技战术的训练发展、提高比赛的观赏性的足球规则精神,同时也让小小的裁判们明白,必须严肃、认证、公正、准确的严格执行足球规则,让一场足球竞赛能够在公平公正的足球规则下顺利进行。

3.5明确评价机制,激励学生足球运动

在评价机制方面可以利用团队的自主评价与老师评价,在团队协作中,以各种角色的扮演,分配角色任务,让学生相互督查提高足球技能。在平时练习中记录成绩,记录内部的赛事情况,根据各自情况增强练习。在足球训练结束时,团队中的教练员可以根据记录的赛事情况、训练成绩等方面进行团队内部点评,纠正队员错误的地方,提高队员的足球技能和球场战术水平,促进团队内部的相互学习与督促,也激励团队内部各个队员提高自身的足球技能,加强自身的训练。老师在制定评价标准的时候,应根据团队整体表现进行评价,设置奖励性的分值,比如赛事分数可以包含足球技能分数、赛事规则分数、团队协作分数、球赛战术分数等等,将整体的训练情况,赛事过程,协作能力都纳入评价考核分数之内,让学生更加注重团队协作能力,关注赛事过程,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同时老师也应该详细的记录学生的足球训练情况,根据团队训练情况可以对每个团队进行技术与球场战术的点评和纠正,从而能指导提高团队成员足球技能和球场战术。

3.6比赛结束的庆祝活动与总结反馈

对于比赛而言,自然而然需要争取第一,班级之间团体,或者班级内部团体进行校内比赛,多方的赛季选拔,进入决赛的一个过程,让学生感受足球竞赛的庄重与比赛的氛围,这也是运动教育模式的要求,既让学生有竞赛荣誉感,也有竞赛的拼搏精神,增加了学生们奋斗的勇气。这也要求团队成员在比赛中担当好自己的角色,在比赛前做好海报宣传等工作,在比赛举行时则做好赛事的筹划、记录,对现场做好摄影、广播、采访等等工作。赛后对于庆祝的活动主持等也做好充分的工作,让学生在团队中重新理解足球运动的意义。而在赛事结束之后需要学生们进行对赛事的总结和反馈。在总结和反馈中,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团队内部的总结反馈和体育老师的总结反馈。团体内部的总结反馈则由团队中的队长、队员、裁判员等从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角度进行总结反馈,从队员各自的技能发挥、球场的战术布置、队员的训练、团队协作、对足球规则的遵守等等方面进行总结,清晰的认识自身需要提高的方面,在未来的训练中明白团队的不足、自身的不足之处;而老师在对学生团队进行评价时需要更为的客观、公正,多鼓励,少批评,激励学生积极的运动,热爱足球。

结语

运动教育模式作为国外成熟的教学模式,引入足球运动教学中具有很高的借鉴意义,在足球运动教学改革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在运动教育模式中更多的让学生学会实践操作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脱离传统的专项技能单元练习的模式。将足球运动还给足球竞技,从而让学生爱上足球运动,激发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从而也丰富了足球运动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高航.当代运动教育课程模式研究[J]2005(06):83.

2】蒋新国肖海婷.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2007(01):84-90.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校园足球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课题号:20SXZPT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