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9
/ 2

基于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探究

韦人玮

广西华信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530000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检测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我国目前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主要通过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两方面进行检测。建筑结构的安全性是保障建筑工程不会发生裂缝、坍塌等事件的重要保障,而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决定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各个地区也出台了建筑工程的抗震设防审查技术要点以及实施准则,对于复杂性建筑以及高层建筑的质量,各种要求以及标准不断更新。对于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抗风性能以及中大震下的性能设计,标准以及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

关键词:建筑结构;安全性;耐久性

引言

建筑业的发展不仅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还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所有的建筑中,建筑结构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因此,建筑结构的质量已成为人们首要关注的问题,而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将直接影响整个实体建筑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1建筑结构设计

许多因素影响到新结构的安全和复原力,在施工期间更加重视结构的安全和性能。可持续建筑项目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质量在建筑项目缓慢迅速发展的时期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使建筑物的设计更加安全,我们必须更加重视这个问题,以便逐步使我们建筑物的设计方法标准化,并大大提高设计师的整体素质。设计和匹配标准已大大改进,在单一设计工作中,需要考虑到项目地点的具体地质环境、相关的外部因素以及科学知识在设计和匹配工作中的使用。此外,为了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方法必须正式进入施工现场,以指导施工人员,施工期间必须及时解决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工程项目的质量水平也提高了目前与工程师的设计水平,获得了更丰富的实践经验。

2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存在的联系

建筑工程在投入使用后,是检验建筑工程安全性与耐久性的重要时期。建筑的使用年限,直观反映了建筑结构的耐久性。纵观我国建筑工程状况,若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优良,那么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也相应较高,说明建筑安全性与耐久性存在一定的共性。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不仅仅要考虑到建筑结构的某一点安全性,而是要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意识贯穿至整个建筑施工,从施工材料的选择,到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都要考虑到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只有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意识贯穿整个施工过程,才能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而建筑工程的耐久性,除了受到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等方面的影响,还受到建筑工程的使用环境影响,若建筑工程所处环境比较符合建筑材料的自然生态环境,那么建筑工程的耐久性会更好地被体现,相应的建筑工程的使用性能也会更加优良。也就是说具有优良安全性的建筑工程,其耐久性会相应地有所提升,而具有优良耐久性的建筑施工,那么其安全性根本不用担心,在同类的建筑工程中一定是安全系数最高的建筑工程。

3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有效措施

3.1详细规划工程方案

工程计划不仅要体现建筑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而且要在这方面进行工程成本管理,以便尽可能节约成本,取得双赢的质量和效益。因此,在提供详细的工程计划之前,还需要将设计计划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并进行多次审查。工程计划包括已提交的施工请求计划,以及具体的施工计划。在所提交的执行请求计划中,应结合相关的国家法律和条例,提出具体的执行管理计划,只有在经过严格审查和批准后才能开始执行。施工计划不应仅仅是附加说明的需求计划的副本,而应详细解释需求计划中的具体规定,包括技术指导计划和工作人员组织计划。技术指导方案涉及建筑、场地设计和工人工作方法等方面的具体步骤。工作人员组织方案涉及人力资源分配管理、工作顺序管理等。

3.2建筑施工的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不是一个单一的施工环节,而是由多个项目施工共同构建的工程施工,是多个项目的协调工作,任何一个项目施工出现安全质量问题,都会影响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故此,应规定建筑单位实施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强化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从而确保建筑施工的每一环节都符合我国的建筑标准,进而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以长春某桥梁建设施工为例,在桥梁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现桥梁路面出现裂纹,从而对该点的施工现场进行的勘察与调查,最终结果显示,是由于在施工设计中缺少对该点的裂纹核算,最终造成路面施工出现裂纹。

3.3严格控制进度

在项目完成之前,密切相关的人员应全面了解项目的总体情况,例如项目建设的明确要求,困难和运作方法,分析综合信息的深度,最后制定和制定运用科学理论实施现场施工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工程建设质量,严格控制工程建设进度缓慢。通过检查和控制,可以在促进建设的具体任务之后,按照现行合同的有关具体规定,成功完成项目建设。目前在中国,比较方法(例如最常用的交叉方案)通常用于检查施工进度。在准备新计划时,请考虑该计划是否尚未实施。可以根据进度计划进行缓慢的计划,而施工单位的进度计划应该更加详细,为了确保施工情况在计划之内,有必要重新建立施工单位的相应培训任务,并适当分配人员,物力和财力。

3.4确定技术标准

为了提升我国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相关部门应明确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相关系数标准,为建筑施工单位提供一个标准系数,要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符合施工标准。相关部门在质量检验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选择不同环境因素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参考系数标准,从而更好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3.5严格监管施工设备和材料

正在运行的机械设备是基层工人的伙伴施工开始前,承包商或施工单位必须进行现场检查,仔细检查哪些大型机械设备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必要的机械设备必须经过安全质量检查,然后才能送往工地进行此外,建筑材料是建筑和施工质量的物质保证,建筑材料达到标准将直接影响最终交付的建筑的美观、功能、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因此,应注意施工材料,从源头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即选择施工材料、供应渠道、数量等。进入工地后,仍需不时对材料进行随机监测和检查,以避免质量问题。

3.6耐久控制

高韧性砂浆的独特设计要求优化混凝土板的最佳配合比。充分优化配合比可以改善效果,首先根据局部设计,对二者之间的强度与结构强度比的关系进行了计算,采用四种方法对水胶比进行了计算,最终确定了相互配合比的初步确定。以及砂、石的计算方法;根据大部分工程现场的差异和砂质量的剧烈波动,可以对理想配合比进行微调;根据上述混凝土强度比的验证结果,可以对原配合比进行微调。调整高密度的几种方法,以确定每种材料的数量和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中的药物数量。最后,与实测砂岩含水量的微调相比,认为应提高砂浆项目的施工配合比。保护层的总厚度应适度增加,其厚度应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并适应环境。总体结构的因素和主要形式标准将区域划分为区域,以制定和实施所有建筑的最佳总厚度在该区域使用保护膜,可以缩短二氧化碳渗透到钢梁表面的时间,即延长高温碳化的时间。

结束语

随着新建建筑工程的投入使用,其是否能够达到设计的使用年限,又在什么时间需要进行维修或重建,都是需要重点关注地,需要不断深入研究提升建筑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及监管措施,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崔浩.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策略研究[J].居舍,2019(31):95.

[2]丁其旺.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策略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8)

[3]张海鹏.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9(05):87-88.

[4]李旭.浅谈建筑结构工程中的耐久性与安全性设计策略[J].民营科技,2018(09):107.

[5]邓道宏.基于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研究[J].江西建材,2018(02):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