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将废弃材料进行有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30
/ 2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将废弃材料进行有效应用

韦俊安

贞丰县龙场镇龙场初级中学    562205

摘要:初中美术教学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生活品位等。传统的中国美术学习素材,往往局限于笔墨纸砚;现代美术的发展,大大拓展、延伸了美术素材和资源领域。在美术教学中,素材资源是根本,是艺术得以表现的载体和媒介。美术表现内容和形式可以借助美术材料。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美术素材和美术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初中美术;废弃材料;深度加工;创意思维;

一、美术废弃材料的多样化解读

美术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多样化的。美术作品的创造离不开多样化的材料。传统的美术材料,往往是一种现成的、静态的美术材料。这样的美术材料是窄化的。美术材料,从广义上说,就是一切支持学生美术欣赏与创作的素材。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现成的、结构化程度比较高的材料,也可以用开发或者半开发的材料,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深度加工,从而让结构化程度比较低的材料转化为结构化程度比较高的材料。其中,有一类材料比较特殊,它们是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在美术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运用好这类材料,就能让这些废弃材料不再废弃,而是变废为宝。

(一)自然废弃材料

自然废弃材料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废弃材料,这些废弃材料看似不起眼,却能唤起学生的美术学习灵感。自然废弃材料有许多特质,比如硬、沉重、有长度、有色、黯淡、粗糙。对于自然的物,我们在美术教学中要遵循它们的自然特性。自然废弃材料尽管“废”了,但仍有着物的特性。如果物质丧失了其特性,那么它就真正地“废”了。自然废弃材料只是局部、细节部分被废了,而物的根本的、自然的属性没有发生变化。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应用物的特性,让废弃材料能够彰显其特质。如一棵树桩,我们可以将之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树的形状学习根雕,或者对树桩进行素描表现,或者将树桩做成艺术品。再如一块鹅卵石,光滑无损时只可以用来把玩,但如果一块鹅卵石破损了,教师反而可以利用这块鹅卵石,引导学生展开创作,通过触摸鹅卵石感受质感,画出鹅卵石表现形态或搭建鹅卵石造型。

(二)生活废弃材料

相比于自然废弃材料,生活废弃材料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生活废弃材料,不仅具有物的特性,而且具有生活的特性。有生活的特性,就是有生命的特性,就是凝聚着人的本质力量。这些废弃材料,对于人们的生活也许毫无用处,但是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来说,或许有意义、有价值、有意思。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美术的眼睛”“美术的大脑”来寻找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考量生活中的废弃材料等。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有塑料瓶子、易拉罐、碎布头、毛线等,都可以用作美术表现、创作的原材料或者辅助材料。有些生活中的废弃材料可以直接拿来使用,而有些生活中的废弃材料还需要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等。加工生活中的废弃材料,一般来说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自身应用废弃材料的意图、目的等;二是废弃材料自身的特质等。

二、美术废弃材料的实践性应用

在学生了解和感受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性应用。只有在应用中,才能彰显美术废弃材料的诸多功能,体现美术废弃材料的价值。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创生相关的课程资源和素材,然后制定相应的开发策略,引导学生对废弃材料进行深度加工。对美术废弃材料的应用要求教师独具慧眼,善于从多个角度来发掘、取舍材料,从而让材料为自己所用。

(一)变化形式

从形式入手是废弃材料应用的一种方式。所谓“形式”,就是改变废弃材料的排列、表达形式。它往往是从改变废弃材料的数量、几何形状等方面入手的。一个废弃材料,有时看起来没用,但将众多的废弃材料排列、整合起来,就能成为美术艺术品。比如,学生使用废弃的杯子来搭高,用废弃的鸡蛋做一些动物、人物的脸谱模型,将废弃的光盘、易拉罐、饮料瓶等做成工艺品。再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创作《人物画》时,可以指导学生将生活中过期的药片,有顺序地排列、粘贴在一起,构成头像。规则的形状排列,凸显了药片的质感,非常富有冲击力和艺术感,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和体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巧妙地利用废弃材料,能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生活中各种废弃材料的独特的存在价值。正如一句谚语所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全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在美术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善于应用废弃材料、乐于应用废弃材料,使得学生从废弃材料中寻找满意的素材。

(二)整合应用

整合应用就是同时改变废弃材料的内容和形式。废弃材料的材质千差万别、形态各异。教师在改造这些材料时,不仅要了解废弃材料的功能、内容和形式,还要认识废弃材料的潜在的意义和价值。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开发废弃材料的应用时空,创设废弃材料的应用条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整合废弃材料的技能技巧,比如引导学生掌握剪切、镂空、拼接、叠加等方法。在整合、应用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交流、研讨、互动,让师生、生生彼此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材料的肌理进行组合应用。通过巧妙的构思,将一些废旧的材料“变废为宝”,比如有纹理的树叶、彩色的广告招贴、碎破布等。在对废弃材料的应用中,教师还要渗透、融入美术创作的理念,如古典主义的理念、现代与后现代的理念等。通过理念的融入和渗透,丰富美术认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将废弃材料进行有效应用,是一个牵涉到多学科的问题。教师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把握美术材料的质感和质地,将之融入美术教学中。美术教学中应用废弃材料,不仅具有环保的积极作用,而且具有艺术改造和艺术提升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贡布里希.艺术与错觉[M].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王会亭.从“离身”到“具身”:课堂有效教学的“身体”转向[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2):57-63.

[3] 叶浩生.身体与学习:具身认知及其对传统教育观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5,36(4):104-114.

[4] 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孟沛欣,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