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公司化学检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01
/ 2

检测公司化学检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

聂淑亚

130106198807301226

摘要: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是以一系列标准、规范、文件和相关人力、物力资源为基础的。所谓标准实际上是一种约束,这种约束必须是有目的、有意义和有效的,其根本目的是使检测结果公正、有效、科学、准确,因此,要结合所在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适用的质量管理措施,从而达到科学准确分析检测结果的目的。目前,国际公认的实验室认可标准是对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一般要求(ISO/IEC 17025:2005,GB/T 27025-2019)。

关键字:标准化管理;化学检测;实验室

标准化实验室建设是第三方检测企业提高检测能力水平、提高数据准确性、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在实验室管理中,应用标准化管理可以保证检测数据的公正、有效、科学、准确,提高工作效率。因此,许多检测公司都采用了标准化管理。本文分析了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论述了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基本内容、主要目的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促进了实验室管理的标准化建设,让人们认识到标准化管理对提高实验室管理质量、提高检测数据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从而提高对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重视,使标准化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前言:化学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对样品进行详细的检测分析,经过规范管理,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利用,通过实验室数据获取真实的实验数据

1标准实验室管理的基本内容

目前,实验室管理总体上是按照国际标准I SO/I E C1750: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进行的,目前大多数企业和实验室都采用了这一标准。标准内容丰富、全面,涵盖实验室管理和自我实现的方方面面,以改善那些不适合自己的部分,从而改善管理。本标准包括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测量的溯源性,检测和校准结果准确性的保证,还有组织,管理体系,文件控制等管理方法,纠正措施、改进、内审以及管理评审等自我完善等。这也保证了实验数据的正确性和准确性,改变仅仅依靠检验人员自身素质来保证检测结果的弊端,一旦发生错误,可以追溯错误的起源,找出错误的原因和责任人,容易纠正错误。

ISO/IEC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标准可以分为2类,即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管理要求15个要素:组织、管理体系、文件控制、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检测和校准的分包、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服务客户、投诉、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控制、改进、纠正措施、预防措施、记录的控制、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技术要求10个要素:总则、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的确认、设备、测量溯源性、抽样、检测和校准物品(样品)的处置、检测和校准结果质量的保证、结果报告。

2.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目的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检测数据科学、准确、优质、高效。实验室标准化建设过程主要是通过相应的标准、规范和文件,对整个检验检测过程的重要环节进行管理,制定科学、有效、适用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相应的操作说明,结合本实验室的具体特点和条件,实现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和持续改进。

3.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重要性

标准化在实验室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验室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3.1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水平

标准化管理可以将实验室工作中的各个要素和环节结合起来,使各项工作活动更加规范、科学,使生产经营过程更加有序,最终全方面的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水平。

3.2使实验室测试报告得到认可

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使实验室获得国家认可。标准化管理可确保实验室发布的数据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可以严格控制实验室的整个检测过程,确保各部门和员工按照标准工作,按照程序进行检测,并将工作职责落实到各部门和员工身上。此外,还要严格监督检测过程,严格审核检测结果,为检测数据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供坚实的保证。

实践证明,通过这些标准化管理措施的实施,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不仅得到了公众和政府部门的信任和认可,也得到了类似实验室部门的认可,为企业和单位提供了优质服务,为决策者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数据,极大地提高了客户满意度,极大地促进了实验室的发展。

4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1实验室中的问题

在提高检测技术水平和准确性的同时,实验室管理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①实验室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涉及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压力瓶和实验室废弃物;②实验使用的试剂和耗材种类多,数量大,占用率高,管理难度大;③实验仪器设备多,使用操作不规范,维护困难;④实验人员多,每个人的检测水平不同,难以实现统一标准化;(5)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实验室环境变化频繁。

4.2解决方法

解决实验环境标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实验人员的防护用品、实验仪器的工作环境、实验室三废的处理等方面入手。实验室人员防护用品的管理是根据实验需要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和打开空气柜。实验仪器的工作环境是根据需要在实验室内安装空调,温湿度仪控制实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通过添加隔音材料,减少或消除噪音和防震材料,减少振动等不安全因素。三废中的废气应根据浓度和危害程度进行处理。废气一般通过通风柜直接排放到室外;废液需要分类回收,提炼成有机废液、重金属废液、染料废液和酸性废液。实验室储存到一定量后,由专人送至废物转运中心;固体废物,包括无效试剂产生的废物、试验后的反应废物和样品废物,应根据废物的化学性质进行分类和回收,然后进行统一处理。加强人员培训,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一项活动,主要是对实验室工作人员宣传贯彻相关法律法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检验检测标准、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知识,是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素质的主要手段;通过参加取证培训、专项培训课程等渠道,吸收优秀经验和技术,对提高实验室综合技术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5结论

实验室标准化管理是按照《检测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的要求,制定并实施相应的体系文件,并根据运行情况不断完善和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使其良性循环。为了实验室标准化管理的长远发展,我们应该深刻理解ISO/IEC17025:2005标准的内涵,不断提高和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把国家权威部门的认可和客户的反馈信息作为管理的推动力,逐步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建立实验室特色管理机制,实现实验室良性循环和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柴辛娜,邵辉.标准化管理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0(17):244-245.

[2]佚名.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J].口腔护理用品工业,2019,29(4):38-53.

[3]刘兵.检测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实践[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1,31(0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