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喂养不耐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经口喂养不耐受

杜孟芹,祝洁,胡吉 ,晏霞(通讯作者)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新生儿科 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究经口喂养不耐受<34孕周新生儿,接受力量支持协同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34孕周经口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力量支持协同护理,对比2组新生儿的吮吸效率及喂养效率。结果:干预1d时,2组新生儿的吮吸效率于喂养效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3d及全口喂养后,研究组新生儿各项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新生儿显著提升,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结论:经口喂养不耐受<34孕周新生儿接受力量支持协同护理,新生儿的吮吸、喂养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更好地保障了新生儿机体营养吸收效果,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经口喂养;不耐受;新生儿;力量支持协同护理

经口喂养不耐受多发生于早产儿之中,主要是由于早产儿过早脱离母体,其消化器官及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出现呕吐、腹胀等消化系统疾病,对其健康发育造成严重负面影响[1]。临床之中应给予新生儿合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为早产儿提供支持,本次研究主要探究力量支持协同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做如下报告。

一、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34孕周经口喂养不耐受的新生儿,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各32例。参照组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8/14,体质量2080-2934g,平均体质量(2513.36±189.91)g,研究组新生儿男女比例为19/13,体质量2095-3011g,平均体质量(2551.74±192.35)g。两组新生儿基本资料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

1.2方法

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为新生儿家属开展经口喂养不耐受的相关健康知识宣教,充分提升新生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给予其鼓励与支持,并为新生儿进行营养支持。

研究组接受力量支持协同护理,主要包括:(1)成立护理小组:主要包括儿科护士长,通过小组会议等形式确定护理干预此时,建立更为专业的护理团队,为经口喂养不耐受的早产儿提供系统、全面的护理。(2)制定护理方案:查阅文献,并协同医师、护理人员、家属,制定更为符合新生儿实际需求的护理干预措施。①医师协同:依据新生儿的机体情况为新生儿提供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同时监测新生儿的机体情况,如若出现异常,则应及时停药,并给予新生儿适当的对症护理,保障新生儿健康;②护理人员协同:通过肠道味道微量喂养法,喂奶量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每隔1h喂养一次,如若胃内无残留奶量则可以适当增加奶量,有效增强胃肠道耐受性,并促进胃肠道发育;③家属协同:指导新生儿家属为新生儿进行腹部按摩,以顺时针方向进行抚触,充分避免触碰膀胱和未脱落的脐痂,以增强新生儿胃肠动力,促进胃肠排空,提高喂养耐受性。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新生儿的吮吸效率及喂养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值变量、无序分类资料以(±s)、%表示,t、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为界值,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含义。

二、结果

干预1d时2组新生儿瞬息效率、喂养效率并不具备较为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后,研究组新生儿各项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新生儿显著提升,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见表1。

表1对比2组新生儿经口喂养效率(±s)

组别

例数

吮吸效率(次/min)

喂养效率(次/min)

干预1d

干预3d

全口喂养

干预1d

干预3d

全口喂养

研究组

32

36.33±8.14

60.32±11.24

65.37±9.57

18.14±7.10

34.16±10.68

40.24±9.54

参照组

32

35.67±9.32

48.30±10.55

49.83±8.72

20.35±8.36

22.30±8.95

29.55±8.40

-

0.302

4.411

6.790

1.140

4.815

4.757

P

-

0.764

0.000

0.000

0.259

0.000

0.000

三、讨论

由于早产儿的吞咽功能、吮吸功能发育效果并不十分良好,在喂养期间容易出现经口喂养耐受效果不佳的情况,因而在喂养过程中需要充分依赖鼻饲喂养,充分保障新生儿的营养供给。经临床研究发现,长期鼻饲喂养会导致新生儿吞咽功能、吮吸功能锻炼效果不佳,难以达到最终的营养供给效果[2]

为了进一步降低经口喂养不耐受的情况,加速完全经口喂养的进程,本次研究主要给予参照组新生儿常规护理,并与研究组患儿力量支持协同护理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新生儿干预1d时2组新生儿吮吸效率、喂养效率并不具备较为显著差异(P>0.05),经干预后,研究组新生儿各项指标相较于参照组新生儿显著提升,组间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显现(P<0.05)。喂养效率主要指的是新生儿在单位时间内成功摄入的奶量,能够较为直观地体现新生儿经口喂养的效果,本研究过程中通过医师、护理人员以及家属三方面的协调,能够更好地促进早产儿胃肠道蠕动,对其促消化作用起到较为积极的效果。同时护理人员给予患儿适当的刺激与协调性训练,能够进一步保障新生儿神经发育,改善其口腔运动效果

[3]。此外,口腔锻炼的开展,能够更好地保障早产儿口周肌肉收缩强度与力度提升,充分诱发吞咽、吮吸定向反射,对减轻经口喂养不耐受具有较为显著得以应用意义。力量支持协同护理模式以责任制护理为基础,充分利用护理人员以及新生儿家属发挥的作用,协同多方力量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效果。

总而言之,为孕<34周的经口喂养不耐受新生儿进行力量支持协同护理,能够取得较为良好的护理效果,患儿的吮吸效率及喂养效率进一步提升,充分保障了患儿营养的吸收情况,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红.力量支持协同护理模式对早产儿母婴心身健康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08):99-103.

[2]贾莉.母婴床旁护理联合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初产妇产后心理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02):170-172.

[3]黄秀丽,李萍,王春晓.协同护理应用于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的临床价值[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10):1411-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