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俯卧位方式和传统俯卧位方式在重症医学科俯卧位患者皮肤保护中的护理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15
/ 2

改良俯卧位方式和传统俯卧位方式在重症医学科俯卧位患者皮肤保护中的护理效果

杨柳

赣州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重症医学科俯卧位患者皮肤保护中应用改良俯卧位方式和传统俯卧位方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80例我院2020.10-2021.10间收治的重症医学科俯卧位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用随机掷骰子法将其分为比对组和研究组,n=40。比对组接受传统俯卧位方式,研究组接受改良俯卧位方式,对比组间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和氧合情况。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比对组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干预10小时后氧合指标明显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改良俯卧位方式在重症医学科俯卧位患者皮肤保护中能有效降低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改善患者氧合指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皮肤保护改良俯卧位方式传统俯卧位方式

重症医学科患者大多为重症昏迷者,具有症状危急、变化快等特点,且部分患者均有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1]。俯卧通气治疗是改善重症疾病肺部症状的有效措施,主要是通过患者俯卧位,以改善患者机械过程中的氧合,进而促进肺部血液流通和通气,以保证肺泡复张,引流气管内分泌物,是现阶段公认的促进重症疾病患者氧合的有效措施。但该治疗也存在一定弊端,主要是由于俯卧通气患者大多为重症患者,需长期卧床,而局部皮肤组织长期受压,导致局部血液流动受到影响,局部组织出现缺氧、缺血情况,极易引起压力性损伤情况,为进一步改善现状,本次研究特将改良俯卧位通气措施应用到实际临床的治疗中,并将传统俯卧位通气治疗措施作为对照,结果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80例我院2020.10-2021.10间收治的重症医学科俯卧位患者展开研究,用随机掷骰子法将其分为两组。比对组(n=40)中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38岁到75岁,均值(59.45±3.27)岁。研究组(n=40)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40岁到76岁,均值(59.62±3.38)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分析意义,P>0.05。

1.2方法

比对组接受传统俯卧位方式:传统俯卧位通气主要是保证人工气道悬空,垫高患者前胸和额头,分别垫高30厘米、15厘米,避免人工气道弯折或受压,在患者治疗过程中间隔两小时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1次。

研究组接受改良俯卧位方式:无需垫高患者胸前和额头,在患者俯卧位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将患者一侧面部着床,并将枕头垫于着床面胸下,胸部垫枕为25×25厘米的泡沫敷料,面部所用垫枕为10×10厘米的泡沫敷料,并设置黏胶固定,为避免出现足尖压力性损伤情况,应用10×10厘米的泡沫敷料将足部垫高,有效保护关节。保持患者身体倾斜,间隔两小时更换面部着床方向,同时更换胸下垫枕,及时更换床单,做好床单的清洁工作,保证皮肤干燥,以免滋生细菌。

1.3观察指标

对比组间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和氧合情况。①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对于指压皮肤后不变白的红斑,定义为Ⅰ期损伤;对于皮层部分破损者,定义为Ⅱ期损伤;皮层全部破损,定义为Ⅲ期损伤;全程皮肤组织损伤,定义为Ⅳ期损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Ⅰ期损伤(%)+Ⅱ期损伤(%)+Ⅲ期损伤(%)+Ⅳ期损伤(%)。②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氧合指数(PaO2/FiO2)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7.0统计学工具检验研究数据,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用卡方检验,以构成比表示,氧合情况用t检验,以(±s)表示,有统计分析意义则:P<0.05。

2结果

2.1 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的组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比对组,P<0.05。如表1。

表1 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n(%)]

组名

n

Ⅰ期损伤

Ⅱ期损伤

Ⅲ期损伤

Ⅳ期损伤

发生率

研究组

40

6(15.00)

2(5.00)

0(0.00)

0(0.00)

8(20.00)

比对组

40

13(32.50)

9(22.50)

0(0.00)

0(0.00)

22(55.00)

χ²

-

-

-

-

-

10.453

P

-

-

-

-

-

0.001

2.2 氧合情况的组间对比

研究组患者干预10小时后的氧合PaO2/FiO2指标高于比对组,P<0.05。如表2。

表2 比较两组氧合情况(±s)

组名

例数

干预前

干预10小时后

研究组

40

170.62±25.43

379.54±36.17

比对组

40

168.52±24.69

358.42±34.51

t

-

0.374

2.671

P

-

0.708

0.009

3讨论

通过俯卧位通气方式对重症医学科患者进行治疗,能有效减少患者呼吸衰竭的可能,同时治疗无任何创伤,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但极易发生皮肤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加之重症医学科患者大多有血液循环减弱、皮肤免疫功能降低等情况,长期取俯卧位姿势接受治疗,极易造成压力性损伤情况,诱发皮肤感染,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2]

改良俯卧位通气能通过调整患者俯卧位姿势,有效减少着床受力面,同时配合有效的按摩措施,进一步改善患者机体血液循环状态,有效预防并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风险[3]。同时能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有较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患者人工气道的通畅性,尽量减少患者的疼痛感受,保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选取泡沫敷料,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和柔韧性,能有效减少局部剪切力和摩擦力,有良好的吸收振动能力,进而改善压力集中情况,使局部受压部位的压强有效分散,进而更好的改善局部血液、氧气供应情况,有效保护局部组织[4-5]。本组结果显示,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20.00)低于比对组,P<0.05;研究组干预10 h后PaO2/FiO2指标高于比对组,P<0.05。

综上所述,在重症医学科俯卧位患者皮肤保护中应用改良俯卧位方式相较传统俯卧位方式能更好的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提高患者氧合情况,值得参考。

参考文献

[1]曾丹妮.改良式俯卧位与传统俯卧位护理在ARDS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1,28(9):134-136.

[2]韩进海,马四清,孙斌,等.持续俯卧位通气在高原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救治中的应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1,33(2):161-164.

[3]赵俊红,余凌飞.改良俯卧位方式和传统俯卧位方式在重症医学科俯卧位患者皮肤保护中的护理效果[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2):2156-2157.

[4]刘艳,张如梅,刘甜甜,等.改良式俯卧位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2021,2(2):112-116.

[5]徐佳卿.改良俯卧位通气皮肤保护方式对ICU患者压力性损伤的效果观察[J].名医,2020(10):264-265.

作者简介:杨柳,女,本科学历,主管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