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支架理论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基于支架理论的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罗丽,智金国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西城小学 杭锦后旗职业教育中心

摘要:支架理论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逐渐趋于成熟。它以建构主义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为基础,注重学习者从“现有的水平”向“潜在的水平”的发展。强调教师要基于学情,创设情境,搭建支架,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动机,关注学习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它所倡导的教学模式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而作文教学的实质,就是帮助学生从现有经验水平,走向写作目标所需经验水平。所以,笔者将支架理论与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相结合,展开基于支架理论的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研究,以期改善小学高段作文教学的现状,为一线教师的作文教学提供一些可借鉴和操作的方法。

关键词:支架理论;小学语文;作业教学

一、明确依据,制定目标,搭建支架

在作文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就要对学生的作文学习情况进行了解。小学高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习作学习经验,每个人都不同,即使在同一个班级,表现出来也会千差万别。学生的写作从来都不是零起点,他们并不是什么都不会,而是在写作过程中出现局部的“梗塞”。教师只有清楚每个学生的情况,才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搭建有效的教学支架,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能力。否则,教师讲解的再精彩,教的方法再多,那也是孤芳自赏,毫无作用。当然,在目前大班的教学中,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还是有些困难。但是,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指导。写作教学不仅限于单元写作,还可以与平日里的日记、小练笔、阅读等相结合来进行教学指导。关注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加以针对性的指导。

以《介绍一种事物》这部分知识的教学为例,发现有很多孩子都写了关于美食的介绍,但是,批改后,发现了一些共性问题。于是,我把学生的习作归类整理,总结出写美食的一些方法。如写清材料、写好颜色、多写动词、放慢速度等。基于这样的学情,专门上了一节《舌尖上的美食》的习作教学。教学目标设定为:1.欣赏同学的习作,发现更多写好美食的方法。2.能尝试运用这些方法修改习作片段。3.在互相交流学习中,提高欣赏和审美的能力。通过这样一节习作课,基于学情,制定目标,搭建支架,交流互动,总结方法,实践运用。孩子们切实掌握了写美食的方法。从开始只会简单的写“烧烤很好吃、很香!”到“脆脆的土豆,Q 弹的鹌鹑蛋,软软的金针菇,香香的鸡柳……每一串烧烤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与光泽,再配上绿绿的葱花和土棕色的孜然,完美!”这样的转变,让我们看到了学生习作的进步。事实证明,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才能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搭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支架,作文教学才能发挥实效性。

二、搭建不同类型支架,组织教学活动

(一)情境支架

支架理论强调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主动地建构,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促进认知水平的提高。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搭建情境支架,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荣维东教授认为写作教学的情境支架可以分为:情景支架和交际语境支架。前者主要是创设一种生活场景或情感氛围;后者则是拟定文章的读者、目的等。

以《形形色色的人》这部分习作知识的教学为例,就搭建了一个“点赞身边人”的情境支架。“学校最近在举办一个点赞身边人的活动,希望大家一起来寻找身边有特点的人,用文字记录他的故事,让更多的人认识他,为他点赞。”搭建这样的支架,既营造了写作氛围,也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学生能清楚的知道,为什么写这篇文章,也即写作的目的。同时,也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那么,学生自然就会主动去发现和观察身边有特点的人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而且,学生真实的观察生活,也能够进行真实的情感表达。

(二)范例支架

在作文教学中,范例支架最常见的就是范文。它是具有某方面教学价值的文章,比如可以从中找到符合教学目标的写作方法或知识,从而给学生提供参考或借鉴。也可以是在谋篇布局方面,值得借鉴的某一篇课文,或者是突出某个训练点的片段,还可以是学生的作文、教师的下水文等等。当然,范文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同时也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教师要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适当的运用范例支架。

以《有你,真好》这部分习作知识的教学为例,为了教会学生运用“定格特写”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特点,就把单元课文中《少年闰土》的第一段作为了范例支架。让学生从中感知到作者是怎样运用定格特写的方法,体现出画面感的。通过细读文本,交流讨论,发现定格特写其实是基于最能表现人物的某一个画面,写清楚当时的环境、人物和事件中的细节。然后,再结合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五个小片段,进一步证实。接着,让学生回忆脑海里印象最深的一个画面,运用定格特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通过搭建范例支架,学生就有了方法可循,既降低了习作难度,也提高习作教学效率。

总结

在使用支架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情不断调整,当学生达到了能力发展水平时,要及时撤销支架,再搭建下一个支架,以促进其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春晓.搭建习作支架 提高写作实效[J].文学教育(下),2022(04):134-136.DOI:10.16692/j.cnki.wxjyx.2022.04.063.

[2]陈艳燕.搭建支架提升小学生写作能力[J].华夏教师,2022(08):50-51.DOI:10.16704/j.cnki.hxjs.2022.08.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