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沙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玩转沙水

庄洁

苏州市吴江区求真实验幼儿园  江苏省苏州市  215200

摘要:《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努力挖掘园内丰富的沙水资源,探索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内容,抓住园内中庭沙水资源的科学教育契机,让幼儿亲身去体验、发现、探索,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在获得直接经验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尝试、大胆探究的科学精神。

关键词:  玩中学    沙水   探索

(一)抓住孩子的兴趣,了解孩子的需求,生成贴近生活的科学探究活动。

雨后孩子们来到中庭散步,中庭诺大的沙池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驻足沙池不肯离开。今天沙池的颜色好像跟以前有点不一样?一旁的暄暄指出沙池里的沙好奇的问道。是呀,沙子的颜色有的深,有的浅。子昱一边观察一边说道。哎呀,这些沙子是湿的,那我们是不是就不能进去玩了呀?睿睿摸着沙子说道。沙水区是大自然的产物,也是是幼儿探索生态自然的乐园。孩子们用手摸一摸,用铲子铲一铲,用小桶去装一装,倒一倒,这些反复的动作都让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带来无穷乐趣,孩子们在这里可以亲近自然、释放自我,展开想象,赋予了他们学习探索机会。老师追随孩子们的兴趣,一起开启一场玩沙的探究之旅!

故事一:沙水畅想曲

一次雨后散步,孩子们驻足沙池旁。咦?今天的沙子颜色好像和以前有点不一样?桐桐迫不及待跑过去摸了一摸:这个沙子是湿湿的!”“刚才下过雨,所以沙子湿漉漉的。安江皱起眉头,一脸失望:沙子湿了就不能进去玩了!”“湿湿的沙子也可以玩的。当沙子遇上水,会怎么玩呢?孩子们纷纷出谋划策,构思心目中理想的沙水王国。

暄暄:我最喜欢挖沙了,我想在沙池里搭一个大大的城堡。

桐桐:我在沙池里经常能挖到贝壳,我要准备好多宝贝藏沙池里,这样我就可以在沙池里挖许多宝藏啦。

泽泽: 我们可以在沙池里建个公园,旁边可以种树,还可以挖一条长长的大河。

子昱:我要准备锅子、铲子和碗,这样我就可以在沙池里玩过家家游戏啦。

睿睿:我想在沙池里建造一个恐龙园,假期里爸爸妈妈带我去过恐龙园可好玩啦。孩子们踊跃地谈论着自己的计划,并把自己玩沙的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指南》中指出要尊重幼儿,幼儿园和班级里的重大事情和计划,需请幼儿集体讨论决定。下过雨的沙子成为孩子们探索沙水的对象,当水遇到沙子会怎么玩呢,老师追随孩子的兴趣,让孩子们按自己想法讨论自己的玩沙计划,教师细心地观察,适时引导,启发幼儿去思考

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对玩沙的需求不同。升入中班后,孩子们玩沙的游戏水平也提高了不少。玩沙前,和孩子们可以通过聊一聊的方式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一起讨论玩沙的计划,激活幼儿对玩沙游戏的积极性,帮助幼儿更有目的、有计划地投入到玩沙活动中,无论是从生活经验的积累,还是天马行空的创作,都体现了孩子们的合作,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孩子们在进行计划中,同伴间的交往、游戏中自我的认识和肯定、个性的体现,促进了孩子们社会性的发展。

(二)让幼儿自主参与、探究,做活动的小主人,激发幼儿的探索欲。

《指南》中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原生态、低结构的沙水游戏正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在其中以沙水为基本材料进行建构和构想,通过实际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创造性地反映对周围事物现象的认知和理解,自由地探究和发现沙子与水的各种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精心呵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放手让孩子自主参与、自主探究,让孩子做活动的小主人,激发孩子们的探索欲。

故事:河里的水不见啦

户外活动时间,孩子们从材料区找来了大铲子,大家齐心协力,不一会儿就在沙池中挖出了一条长长的沙河,接着安江、延臻分别拿着水桶从旁边的池塘里捞了一桶水把水运水至沙河,但是过了不多久,水很快就渗进沙子里。 咦,我们刚倒进沙河里的,怎么现在没有水了呀?安江惊奇地叫道。是呀,沙河里的水怎么突然不见了呀?河里的水是不是被沙子吸走了呀?铭铭猜测道。嗯,水肯定被沙子吸走,我们需要很多水。”“我们找一找可以装水的工具,再给小河再运点水。安江提议道。说完,孩子们纷纷从材料框里找来了水桶、塑料盆等各种可以盛水的工具给小河运水。但水后来还是都渗进了沙子里。 孩子们很是疑惑,开始讨论起来。

莫莫:沙河里的水到底去哪里了呢?

雨嫣:倒进沙坑里的水全被沙子吸走了,没用的。

泽泽:我们的水桶太小了,要找一个大一点的水桶这样倒进去沙河里的水就多了。

子昱:水会不会流到沙子下面了,我刚刚挖河的时候,发现沙子下面湿湿的。

老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可以不让水溜走呢?

莫莫:我看到学校的新造的小溪下面都是有石头的,我们也可以把石头铺在河底,这样水就不会流走啦!

从游戏中发现,沙与水的结合激发了幼儿无穷的好奇心。教师要鼓励、支持并激发孩子的探究欲望,鼓励他们进行观察、实践、获取经验。

孩子们在挖河、引水入河时,发现小河没水的问题,教师引导幼儿挖一挖底部的沙子。幼儿挖到底部沙子后发现,底部沙子是湿漉漉的。原来水沿着沙子的缝隙流了下去, 怎样才能保证小河中一直有水呢?蓄水成了最大的问题,水去哪儿了?要用什么办法让水不流走?孩子们在游戏分享中讨论水去哪儿的问题。

《指南》中指出:支持和鼓励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动脑,寻找答案或解决的问题。沙子颗粒小而坚硬,水会会沿着沙子的缝隙不断流下来。但是教师并未直接将这一现象告诉幼儿,而是引导幼儿通过直观感知和实际操作获取知识经验。当遇到运水问题时候,教师进行适当的介入,引导幼儿去材料区寻找合适运水工具。通过实际操作与探索,让幼儿了解到沙子具有吸水性。

(三)“”活教育为指导,让幼儿在中探究沙水的奥秘。

《指南》中指出: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原生态、低结构的沙水游戏正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在其中以沙水为基本材料进行建构和构想,通过实际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创造性地反映对周围事物现象的认知和理解,自由地探究和发现沙子与水的各种特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故事:鹅卵石铺河

第二天,孩子们来到沙池继续挖河,发现河里的又不见了

安江:我们放了很多水在沙河里,可是水还是不见了,怎么办?

涵涵:沙子很厉害,它能把水吸干。

雨嫣:沙子里有缝隙,缝隙会漏水,我们放再多的水也没有用的。

铭铭:我们找个东西堵住沙子的缝隙,这样水就流不走了。

安江: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东西能堵住沙子的缝隙,让水不流走呢?幼儿产生了新的疑问。

幼儿按照设计图纸细心地将石头一块一块平铺在沙河的底部,当孩子们把鹅卵石都铺满沙河底部后,用水管重新把水引入沙河,孩子们期待着奇迹的出现。

幼儿通过观察,发现了石头铺在沙河的的底部,水还是从石头的缝隙里流走的,石头之间也有缝隙的。”“石头的缝隙比沙子的缝隙还要大。孩子们你一言 我一语地讨论着。教师将幼儿带到校园新造的小池塘中,实地观察鹅卵石所铺装的池底,孩子们通过观察发现这样的池底不但有石头,而且需要用水泥将石头黏合在一起,这样小何的水才不会漏掉。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沙水游戏具有低结构、易创造等特点,能够调动起幼儿的全部感官,让幼儿感受到沙水的乐趣和特点,深受幼儿的喜爱。玩转沙水项目活动是幼儿在户外活动中与沙水材料进行互动,形成他们自己的探究活动,不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沙水游戏不仅让幼儿在亲历自然中,通过不断的尝试去感受、体验、领悟,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探究大自然的欲望。我们要珍视沙水游戏独特的价值,给幼儿创造更加充分的机会条件,让幼儿与自然生态互动,在自然的环境中探索,与自然一起共成长,从而给幼儿一个快乐游戏的自然生态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