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3
/ 2

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规划研究

黄彦绚

广州市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近年来,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的情况越来越严峻,生态环境问题成了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另一方面,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减少碳排放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焦点问题,打造低碳城市也成为了社会各界的一致目标。文章从低碳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向出发,对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规划进行相关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

引言

目前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但是伴随而来的环保问题却日渐严峻。如果生态环保问题长期没有缓解,会导致都市发展速度下降,城市问题更加严重。由此可见,加强基于低碳城市视域下在城市规划研究,在未来城市发展的规划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当前,越来越多的现代城市走上了低碳城市的发展道路。在城市规划中,以低碳理念为主要导向,以低碳技术来发展都市经济,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推动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低碳城市规划设计的方向

1.1人性化设计方向

在低碳城市视域下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要掌握主体方向。如果主体方向有错误将会导致后续的一系列工作都无法顺利展开。低碳环保城市规划设计的第一大方向就是人性化设计方向。城市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场所,居民需要在城市中工作、学习、生活,各种社会活动都需要依赖于城市。正因为城市具备这样的特点,使得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大方向。无论如何对城市进行规划设计都要始终保证城市环境的舒适性、安全性以及文明性。在对城市实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始终贯彻人类至上的原则,考虑人民的现实需要以及规划设计后能否从根本上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水平。在进行总体布局时,应该凸显更多的人文关怀,加强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1.2生态城市方向

如今各个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致力于构建生态城市,生态城市这一概念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被提出,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该理念变得愈发成熟和完善。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的第二大方向就是生态城市方向。在规划时要避免产生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问题。注重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坚持发展生态经济,协调好城市道路交通问题,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广泛运用合适自身的低碳环保技术,坚持设计优秀创新、环保优先、广泛应用的高新科技,使城市化给人们带来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聚居环境。社会、经济、自然、人文各个部分都能在生态系统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并且将自身的发展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规划

2.1低碳城市空间布局策略

2.1.1低碳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结构决定了碳排放量的方式,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城市人口分布特点和结构是否合理决定着城市减少碳排放量的可行性。长期以来,部分城市在开发建设过程中忽略自身现状发展情况,"摊大饼"式规划布局快速发展,导致了部分城市区域建成较密集,总人口密度较大,都市"热岛"效应明显。面对这个问题,一是要抑制这些城市区域的无序膨胀,综合考虑自身实际情况合理控制城市密度,进而减少碳排放量。二是要不断分散人口数和建造规模,引进"田园都市"的发展理念,把绿廊、风廊、视觉通廊等纳入城市规划中,构筑斑廊结合的生态绿色空间,合理规划和分隔各种都市功能区域。在城市结构上,通过对本区域内的地域特征、产业特点、气象温度、生活习惯等,从多种角度的分析与调研因地制宜地提出不同的低碳举措,保证措施符合当地实际情况并能顺利实施。

2.1.2低碳城市用地规划

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要合理划定城市的基础耕地、城市用地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三个红线"。在全域范围内根据地方的山林水田特点,合理进行对各功能地段的发展规模与区域的划分。合理配置城市生产生活土地,尽量减少因人们在城市各种功能间穿插而造成的堵车、与教学医院和居住区脱节等现象,减少因产业布局不合理造成的高碳污染生活。进一步优化已规划或投入建设区域土地的各种功能。以紧凑的组团布局模式,从缩短出行距离的角度,完善居住组团内部配套设置。在居民区中设置若干小型的办公和商业用地,使部分区域人口实现在区内工作,以降低民众的偏好能量消耗。还能够在工业区中布置饭店、小型商业、临时托儿所等,使工人日常需要的上班、照看小孩、休闲娱乐等基本功能在工业园区内也可以实现,为工人生活提供了实际的方便与舒适。同时通过以区域功能混合和满足实际需要为基础的功能提升,可以进一步改善原有地区功能布置不合理和分区僵化的情况,在满足城市发展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实现合理利用。

2.2低碳城市交通体系策略

2.2.1低碳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城市交通的碳排放量在总碳排放量中占了较大比例,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减少城市的碳排放量。例如,在城市内建立便捷高效可贯通各城市的高速主干道,使市内的车辆能够在各个区域间迅速通达,避免交通拥堵与公共资源占用。在城市外建立不进入的过境快速通道,降低过境汽车与物流交通车辆对城市内交通流量的冲击。对于城市的重点人口聚集区域,充分考虑到区域的经济活跃性和人群密集程度,合理配置道路等级及路网密度,提高出行效率,减少交通堵塞造成的环境污染。

2.2.2绿色城市交通系统

低碳交通设计的核心是注重公共交通,鼓励慢行出行。以TOD为导向,优化交通,实现紧凑功能布局。对我国的一些城市,有较大出行要求的如大学城、工业园区、商务办公区等,地方政府也可引进以长距离大运量轨道和快速公交系统作为对外交通方式,以实现城市跨地域间的人口点对点的大规模快速运送。建设低碳城市,市民需要养成低碳生活的良好习惯。而城市道路中碳排放量的提高与市民日常生活富足并普遍购买私家车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城市道路网的增长速度已不能适应社会车辆的增长速度,城市的拥堵问题已成必然。可加强政府引导市民环保出行的能力,控制私家车出行量。以围绕公交站点的紧凑功能布局鼓励“低碳或无碳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在实施建设过程中应在城市绿地、园区、商场等地规划以自行车路网和散步道为首的"都市慢道"。根据"5分钟活动圈"、"10分钟活动圈"、"15分钟活动圈"的特点,在市内布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使人们能够通过单车、徒步等活动形式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同时,也应重视道路交通景观的绿化与安全工作。通过构建充满魅力的公共空间,建立景观宜人、空气质量清洁、设施安全的都市慢行环境,提高低碳出行比例。

2.3低碳城市产业结构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量巨大,每年消耗的煤炭、石油、水泥及钢材均为世界首位。据统计局报告,2021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72%,每年进入城市的数亿新增人群日益增加。这对城市的交通、医疗卫生、绿化环境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也有了更大的需求。城市规划与设计过程中,都应当将运用低碳理念当作最关键的一项。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处置的过程中应减少过度消耗,提高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在适应日益增多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以实现低碳化作用为前提,适当改变城市原有的产业结构,壮大绿色低碳优势产业。推行清洁化、减量化和高效化的生产,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强对空气污染物排放的整治力度。对原有产业结构进行技术升级,推广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技术,稳步推进产业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引导和培育创新型产业。引导更多的企业积极应对碳减排政策,强化企业碳排放规划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以达到生产环境与城市产业效益的相互平衡。结合绿色生态、节能环保、信息化的规划理念,大力发展光伏、锂电、新能源汽车、氢能商用化等高新型产业,不仅解决了城市人员的就业机会且有效降低了碳排放量。

结束语

城市规划理论是指导城市有序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深入研究城市规划与未来发展的科学理论空间框架。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规划研究也展现出了重要的价值。通过对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规划研究,提出了空间布局、交通体系、产业结构等规划策略。作为一个以低能耗、低污染、少排放为目标的现代都市,低碳城市相应的规划策略为未来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方向,对保障整个城市功能和维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都十分重要,也为实现我国城乡建设领域的碳减排目标尽最大努力。

参考文献

[1]张华微.低碳城市理念在厦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20(30):105-106.

[2]张雪,陈宇.城市规划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运用和发展[J].城市建筑,2020,17(26):138-139.

[3]李豪,付林林.综述我国城市环境保护机制的研究[J].化工管理,2020(6):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