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规划研究

郭恒

 1.长江生态(湖北)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2.湖北中新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430000

摘要:城市规划是引导城市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架构。作为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城市发展模式,低碳城市为城市未来的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已然成为城市品牌的新高标。随着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低碳城市也成为众多城市的共同发展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规划也展现出了重要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应用

引言

环境规划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一环。低碳背景下,城市规划要结合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城市规划体系。要强化城市生态应需水平,做好生态规划发展定位工作,提升发展效率。

1低碳背景下城市规划理论体系

1.1理论基础

2003年英国发表的能源白皮书中提出了关于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报告中强调社会发展应该坚持抵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原则,促进新时代经济发展工作的有效进行。城市作为人口、交通、建筑、工业的集中地,对于推动社会发展建设和改革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同时,城市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的集中地,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化发展目标,必须做好低碳背景下的城市规划与设计。

1.2低碳转向

低碳背景下的城市规划需要从节约能源和开发利用新能源两个方面出发,加大能源技术的发展力度,这也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方式。一些能源技术有助于保护资源、保障能源安全,还能营造良好的环境发展氛围。能源总是跟城市的产业之间联系在一起的,良好的产业结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能源消费强度。如果工业能源消费强度大,农业和服务业的消费强度就会降低。在低碳发展及转向过程中,城市发展要重视重化工业的能源消费问题,全面优化升级城市产业结构,加强传统耗能工业的控制力度,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合理发展。要给予现代服务业、生态农业良好的发展保障,构建低碳产业集聚区。在城市规划发展过程中,要做好低碳空间与交通规划的相关工作。当前很多城市的多中心网络结构发展效果不理想,甚至还会影响城市运作效率,为了更好地突出低碳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发展特征,可以引入TOD发展模式,提升公共交通运输效率,合理优化城市土地利用与交通组织之间的关系,合理控制交通出行的碳排放,促进城市向低碳方向发展。

2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设计特点

随着城市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城市居民对城市环保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身城市环保活动中,这也使得城市的环保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所谓的低碳城市,一般是指城市日常生活中,城市居民的碳排放量很低,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碳排放量超标的情况,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还能保证生活的品质,确保城市的建设质量。低碳城市的设计特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注重城市发展规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模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如果城市规模相对较大,则容易造成城市占地面积相对较大,所以需要合理设计低碳城市规模,合理的规模设计有利于控制城市中的碳排放,确保城市的低碳水平。

第二,注重城市的治理。在低碳城市的服务中,注重城市的治理能够合理地对城市进行控制,减少各类因素给城市带来的影响,从而保证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并推动城市积极健康发展。

3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规划

3.1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空间布局规划

低碳城市建设和发展是时代要求,是应对城市生态环境危机的有效举措,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规划要以减碳为重要目标,从源头上降低碳的开源和排放,无论是在空间布局方面,还是在其他方面,都要突出低碳发展目标。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空间布局规划要以打造低碳城市为出发点,在规划准备阶段,明确城市的发展目标,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现状,以此为基础合理设计和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并合理预估城市用地和人口数量,使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人口的空间分布相适应,在减少新建成区域城市土地资源浪费的同时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另外,要注重不同功能区域的城市空间规划的差异性,即结合不同的区域功能定位采取不同的空间规划,与此同时进行产业整合优化,提高城市土地资源利用率。

3.2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交通规划

作为城市发展的基本骨架系统,城市道路网直接影响着城市的空间结构,其可以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地块,因此,城市道路系统与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同时与城市居民的出行也关系密切。城市交通的碳排放量在城市总体碳排放中占据着较大比例,科学合理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为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带动了城市的高效运转,也使城市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城市的节能减排。

3.3低碳城市视域下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绿化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贴近自然、融入自然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城市绿地绿化系统设计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品质。当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促进低碳城市的发展,对绿色、生态、低碳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域特点,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等因素进行综合性的规划设计,为大众营造低碳绿色、健康舒适的城市环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和以人为本的思想为重要指导,坚持生态性、系统性、多样性、地域性等原则,以生态效应为核心,保护生物多样性,完善绿地类型、布局以及功能,丰富植物群落层次和种类,并强化和突出地域特点,进而创造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城市居民的居住、生活、休憩、交往等多样化需求。

3.4低碳城市视域下的绿色建筑规划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现如今,绿色建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绿色建筑的建设推动了低碳城市的建设。然而,当前的绿色建筑规划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长远规划不足、技术相对落后、区域特色不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低碳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很多城市以低碳城市为发展目标,对城市建筑进行“绿色化”的规划和设计,但是规划设计大多出自短期考虑,仅仅是对绿色资源进行应用,没有将绿色建筑建设与低碳城市联系起来,长远规划和设计不足,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自然也难以实现。另外,我国绿色建筑的规划开发技术相对滞后,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体系还需不断完善,实践经验仍然缺乏。因此,低碳城市视域下的绿色建筑规划要将重点放在长期效益上,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注重规划的长远性和可持续性,并将节能环保作为绿色建筑规划的基础性原则,尽可能应用可再生资源、新能源,引入现代节能技术,减少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由于每个城市的发展特征不同,绿色城市规划还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差异化的规划凸显城市特色。

结束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等问题日益严峻,低碳城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为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和方向。作为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较强的工作,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健,史春媛.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21):6-7.

[2]李瑾.低碳城市背景下城市景观建设新思路[J].低碳世界,2021,11(07):124-125.

[3]陈军腾.浦东新区用地布局低碳化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1.

[4]李魁.基于低碳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规划策略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04):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