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姜涵玮

青岛东鑫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近些年来,在技术发展与需求多样性的刺激下,电力系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本文针对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层次结构展开研究。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的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因素集与意识模型;其次利用推移论的计算方法获得可达矩阵,通过可达矩阵绘制结构层次图;最后构建出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该模型既可以直接反映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也可直接作为后期定量分析的层次结构模型,为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集;意识模型;可达矩阵;解释结构模型

引言

从技术层面出发,提出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模型与调频标准,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参考。但由于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涉及广泛,因此需要从能源、环境等多角度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能源、环境、技术与设备维护角度对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叙述,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提供参考。本文将能源、环境、用户、产业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因素集,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方法,对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与层次性进行分析。首先对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通过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获得邻接矩阵,其次利用推移论对邻接矩阵进行计算,得出可达矩阵,最后利用可达矩阵得出层次清晰、脉络清楚的结构层次图。

1解释结构模型

对新型电力系统而言,由于构成的复杂性,其影响因素之间必然存在复杂且强烈耦合关系,因此本文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新型电力系统进行研究。解释结构模型是通过梳理将复杂且具有强烈耦合关系的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然后通过对子系统内部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联系性进行分析,得出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利用有向图来揭示系统的结构。确定要素集与意识模型依据新型电力系统所涉及的专业知识和实际运行约束条件,对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将其分解为多个子系统,根据子系统生成影响要素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意识模型。3)建立可达矩阵利用推移论的规律与特性,对邻接矩阵A进行计算,得到可达矩阵M,I为单位矩阵。该计算方法将矩阵A与I相加后进行同矩阵相乘,直至乘积矩阵保持不变,此时乘积矩阵为可达矩阵。4)构造结构层次图采用规范方法与实用方法,利用步骤3)所求出的可达矩阵,建立结构层次图,观察整个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之间对应的层次关系。

2.3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解释结构模型

新型电力系统通过多类型能源之间的互相转化与补充,实现多系统间的协调配合,从而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有效性、灵活性和安全性。因此,在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构建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对新型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经济效益、负荷种类等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因素,本文研究的对象是新型电力系统,记为因素S0;知识模型,确定能源、环境、用户、产业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集。影响因素集中主要包括清洁能源种类、能源总利用效率、气候类型、日照时间及光照强度、负荷特性曲线、各类产业比例结构等14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记为因素S1~S14。另外,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记为因素S15,系统的电能质量记为因素S16,系统的经济效益记为因素S17,系统的负荷大小记为因素S18。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经济效益及负荷大小是衡量新型电力系统优劣的标准,直接受新型电力系统影响。此外清洁能源种类及分布与所处地区日照、产业规模直接相关,因此将日照时间及光照强度S6与产业产值S13作为清洁能源种类及分布S1的直接影响因素,依此类推。根据表1所列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构建邻接矩阵A,利用式(2)、式(3)对邻接矩阵A进行计算,可以发现,新型电力系统的所有影响因素一共可以划分为7个层次,所有的影响因素都通过不同的角度对新型电力系统产生影响。其中,每一层影响因素只对上层影响因素有直接影响,而对下层影响因素没有直接影响。根据可达矩阵M,运用解释结构模型的规范法与实用法建立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层次图,以新型电力系统为核心,所有的影响因素交叉影响,最终构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因此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必须把这些影响因素看做一个整体,并制定全面的系统构建计划,才能保证系统的成功构建,日照时间及光照强度(因素S6)、气候类型(因素S8)、常住人口总量及人口构成百分比(因素S10)等影响因素处于最低层,只对其他影响因素产生影响而不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将其称为新型电力系统的输入,它们是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基础。因此,为了保证所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真实有效性,需要对用户与环境因素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新型电力系统结构层次图,确立相应的新型电力系统解释结构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或古林法对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并以此为基础建立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结构数学模型,为我国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提供参考。

3安全体系优化策略

3.1高度重视施工安全

从政治角度入手,对安全生产工作予以高度关注,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不断提高施工现场人员的思想素质以及综合能力,对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杜绝培训流于形式,将管理重心放在一线施工现场,全面严控安全培训,保证安全教育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在实处。定期对安全教育内容进行更新,确保安全培训内容能够与工程施工内容相符合,能够更好地帮助施工人员掌握在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方法以及正确施工方法,保证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以及安全性,降低人为因素造成的各种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3.2创新安全培训模式

传统的安全培训模式主要以宣讲为主,形式单一枯燥,整体实用性相对较弱,无法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所以需要对教育培训模式进行优化,提升员工的积极性,强化安全教育效果。首先,通过播放实际案例视频等方式,帮助人员真正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确保能够从安全事故视频中得到警示,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进行安全内容的学习,从而有效提高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安全培训工作的质量。其次,通过进行实地培训的方式,帮助员工真正认识到工程施工存在的安全问题,以生动灵活的方法,让员工对安全问题深刻理解,并掌握相应的处理方法以及防范措施。最后,加强新老员工之间的交流,通过老带新的方式,让新员工理解掌握老员工的好经验、好做法,吸取他人经验,达到共同提升的效果。

结束语

本文分析新型电力系统的影响因素并总结了影响因素集,利用系统分析方法构建了一种适用于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分析的解释结构模型,得到了层次清晰、脉络清楚的新型电力系统影响因素结构模型,为后期新型电力系统的定量分析提供理论基础。此外,对于新型电力系统而言,能源、环境、产业、用户等诸多影响因素互相影响形成一个整体,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保证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参考文献

[1]彭元,娄素华,吴耀武,等.考虑储液式碳捕集电厂的含风电系统低碳经济调度[J].电工技术学报,2021,36(21):4508-4516.

[2]李争,张蕊,孙鹤旭,等.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制储-运氢关键技术综述[J].电工技术学报,2021,36(3):446-462.

[3]谢小荣,贺静波,毛航银,等.“双高”电力系统稳定性的新问题及分类探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21,41(2):461-475.

[4]韩肖清,李廷钧,张东霞,等.双碳目标下的新型电力系统规划新问题及关键技术[J].高电压技术,2021,47(9):3036-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