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精神障碍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1

老年精神障碍常见类型及临床表现

曾礼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雅安 625000

所谓的健康是指在身体上、心理上及社会功能上都处于一种完满状态,而并非单纯指没有疾病或虚弱。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的阶段,对于老年群体而言不仅仅要面临生理疾病的困扰,还会受到精神疾病的威胁,其中发病率最高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与抑郁症。

一、何为老年抑郁症

(一)老年抑郁症概率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以为年轻人更容易罹患抑郁症,因为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更大,所以患病的概率自然也大,而老年人生活压力小,日常生活也比较悠闲,按理来说是不会患病的。但是医学研究发现,抑郁症却是老年人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在国外,65岁以上的老年人罹患疾病的概率为8%~15%,而在我国北京,大约有1.57%的老年人会罹患上抑郁症,上海则为5.28%,而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这个患病数据还在不断上升。抑郁症是一种以持久性的情绪低落或者抑郁心境为主的精神性疾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之为是情感障碍,而老年性抑郁症则是泛指年龄大于60岁的特定人群疾病。

医学认为,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都是诱发老年抑郁症的关键因素,多发于罹患了疾病、缺乏社会支持、鳏寡老年等群体中。在患病的早期,患者只是会表现为神经衰弱,而随着病情发展,后期则表现为抑郁心境,简单来说就是出现“三低”症状,即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意志消沉等。

(二)老年抑郁症的主要表现

情绪低落、缺乏兴趣、丧失乐趣是抑郁症患者普遍都存在的病症表现,这同样也是老年抑郁症患者发作的核心症状,而重度抑郁症老年患者的症状则是晨重夜轻,在清晨时分低落的情绪与症状是最严重的,下午或者黄昏时分情绪与症状又会减轻。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主动语言会出现明显的减少,语速会减慢,反应也会迟钝,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妄想症状,大约有15%左右的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症状,会出现妄想、幻觉等症状,他们将看见或者听见不存在的东西;患者会认为自己犯下了不同饶恕的罪恶,仿佛听见有声音一直在控诉自己的不良行为,诱导自己自杀,因为缺乏相应的安全感、无价值感,患者会感觉仿佛有人一直在监视、迫害自己。

激越性抑郁症多见于老年患者,其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老是担心自己与家人遭遇不幸,每每思及,总是搓手顿足,坐立不安,惶惶然不可终日,夜晚还会出现严重的失眠,整夜整夜无法安眠,即便是能够入眠,也只不过入睡短短的三四个小时而已。

二、何为老年痴呆

(一)老年痴呆诱发因素

老年痴呆症也被称之为是阿尔茨海默症,此病的诱发原因尚未明确,但是经科学研究后认为一些特定的危险因素将增加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老年痴呆症的诱发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年龄。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反映,65岁以上的人中可能就有一个人将罹患上老年痴呆症,同时老年痴呆症的患病几率将随着人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高,每当老年人的年纪增加5岁的时候,患病几率就会双倍递增,而当人的年龄达到85岁以上时,每10个人当中就有4个人可能患上老年痴呆症;②遗传因素。遗传因素被认为是众多危险因素之一, 但是遗传因素并不是直接诱发疾病的成因,根据科学研究结果反映,有一种名为ApoE4的蛋白质是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制造出来的,这种蛋白质将带动胆固醇在人体的血液中运行,有着这种蛋白质的人与不具备这种蛋白质的人相比,其发病概率要高出10~30倍之多;③心脏健康指标。人心脏健康指标与疾病的患病率有着直接关系,当一个人的血压过高、胆固醇过高、缺乏维他命叶酸时,将增加心脏病及中风的概率,相对的也会增加老年痴呆症的患病概率,因此对于老年群体而言,应该多多运动,通过运动来降低疾病的发生概率;④其他因素。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受教程度、饮食习惯、生活环境等都是影响老年痴呆症发生率的因素,受教程度越高的人或喜欢参与脑力活动的人罹患老年痴呆症的概率相对较低。

(二)老年痴呆症的临床症状

老年痴呆症的早期症状与晚期症状有所不同,在患病的早期,患者群体主要的临床症状为短期记忆丧失、语言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在患病的早期,失忆是往往是最先被注意到的症状,患者会往往很多生活中的细节,比如忘记跟人约定好的时间地点、忘记物品的摆放、常用物品的名称等,甚至有些患者因为忘记自己刚刚才说过的话,在交谈中反复提问,同时又因为记忆力下降,导致患者无法在继续接受新知识;晚期临床症状主要为记忆力进一步丧失、空间定向功能受损、思维语言能力衰退、行为性格异常及生活自理困难等。相信很多人都有感触,一些老年痴呆症随着病情的发展性格、脾气都将出现明显的改变,他们将变的多疑、敏感,甚至会怀疑自己的家人、亲戚或朋友,老是觉得有人想算计自己,拒绝与他人进行交往,就连行为都会变得古怪,总是处处树敌,喜欢发脾气,言行都容易失控,有可能会出现较强的攻击性。

三、小结

总而言之,针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在治疗的同时,还要为他们提供全面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积极地调整生活态度的,并以科学的方式引导患者正确的应对治疗,掌握恰当的心理问题调节手段,帮助他们尽快回归到正常的日常生活中,使其不再受疾病的困扰与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