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4
/ 2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分析

李薇羽

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康复部,重庆市江津区,402260

摘要:目的:深入分析与探究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的具体应用价值和疗效。方法:案例选择的是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并且将其采用随机表法的方式进行平均划分,每组患者数量为60例,且分别对应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之上联合了利拉鲁肽。杜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数据调查和研究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对比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进行糖尿病治疗确实可以获得比较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的血糖值得以稳定,为期尽快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奠定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糖尿病;治疗;价值

引言:

糖尿病作为一种因为患者自身血液内含糖量升高,从而造成胰腺功能下降导致的疾病形式,主要存在和体现于一些中老年的群体当中。这种疾病属于典型的内科疾病,也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近些年来,临床发病率在不断提高,所以也格外引起社会层面的广泛关注。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临床治疗的过程当中,药物的治疗始终为主要的手段,因为其可以使得患者的血糖水平得到相应的控制,同时也不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太多的影响,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此,本文主要针对临床上常见的利拉鲁肽、二甲双胍以及二者结合在一起对于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和效果进行研究,得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确实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案例选择的是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并且将其采用随机表法的方式进行平均划分,每组患者数量为60例,且分别对应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男患者数量22例,女患者数量38例,患者年龄最大者为71岁,最小者为41岁,平均年龄为56.88岁;对照组中男患者数量为37例,女患者数量为23例,患者年龄最大者为68岁,最小者为33岁,平均年龄为47.89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其在基础的年龄结构以及性别比例方面无明显差异,即(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的是二甲双胍进行治疗,患者每天口服药物,一日三次,均在每餐之后服用,一次一片。

1.2.2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方法。二甲双胍的用量以及用法完全与对照组相同,并且在此基础之上结合了利拉鲁肽进行辅助治疗。这一药物的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的方法,注射部位可以选择为患者大腿外侧部位、腹部以及上臂位置等,一日一次,一次剂量设定为0.6毫克。

   1.3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其中疗效指标设定为三个级别:显效:患者血糖值恢复到正常水平,并且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有效:患者的血糖值较从前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同时相对比较稳定;无效:患者血糖值与从前相比无变化甚至存在不断上升的情况。

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导入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X2检验完成,表现形式为百分比。计量资料以t检验完成,表现形式为。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显著。

2、结果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采用不同药物给药方式之后治疗的总有效率,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0%,二者对比组间差异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组别

例数

显效人数

有效人数

无效人数

总有效率

观察组

60

27

30

3

95

对照组

60

15

33

12

80

3、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典型的慢性代谢类疾病,其本身的患病周期比较长,并且病情的进展速度也相对比较慢。所以许多时候,患者在患病的初期阶段总是无法第一时间了解,很容易导致最佳的治疗时机错过,最终导致了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诸多并发症。一方面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会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糖尿病受到遗传以及环境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并且大多数时候发病也是因为其导致的。糖尿病发病原理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严重不足,或者是胰岛素的代谢出现了紊乱的情况,所以其发病人群相对是比较广泛的。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结果以及实验实践得出,其具体的发病原因和患者的过量饮食、运动量较少从而造成的肥胖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在临床的具体治疗过程当中,应该选择将药物控制作为主要手段,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当中也更加应该注重良好作息的调整以及生活习惯的养成,通过这样的物理方式有效加强血糖值把控。

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血糖治疗药物为双胍类降糖药物,尤其是二甲双胍缓释片确实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肝糖原异生情况,同时也可以有效促进胰岛素和其他的受体之间进行结合,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水平,也避免患者因为血糖值严重波动造成的低血糖情况。而近些年来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则可以体现出利拉鲁肽本身的临床效果,其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具有更长的半衰期,也可以使得患者产生比较强烈的饱腹感,避免了患者存在体重严重下降的情况。另外这种药物还会对患者的丘脑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比较显著的影响,导致患者胃排空的时间可以有所延长,食欲较之前有了明显的下降。

本研究通过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同时对照组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确实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患者的血糖值更加趋于稳定,同时有效提高了生活质量,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综上所述,在临床治疗糖尿病的过程当中使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确实具有更为显著的疗效,在未来具有更为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韩昕健,孙秀燕,郝伟,张茹茹.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现代医生,2022,60(13):122-125.

[2]云新蕾.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地特胰岛素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评价[J].黑龙江医学,2022,46(07):821-822.

[3]刘任田.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2,15(10):79-81.

[4]孙学忠,尹洪涛.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0):78-80.

[5]王丽,何柱裕.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的治疗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06):91-94.

[6]李小林.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女性2型糖尿病的治疗价值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0,7(27):168+191.

[7]栗晋兰.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价值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2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