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对肾功能的评估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对肾功能的评估价值

梁霞 ,付亚军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在肾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选取70例进行肾功能检查患者为对象,均进行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统计患者动脉期、静脉期、延时期的肾脏ROI值,并进行比较。结果:70例患者三个扫描期相(动脉期、静脉期、延时期)的肾皮质、肾髓质、肾动脉、肾静脉ROI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肾功能评估中应用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可从多个扫描期相评估患者肾脏多个部位情况,全面分析患者的肾功能状态。

关键词:肾功能;扫描期相;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

肾脏可在人体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若发生病变则会对人体代谢造成较大影响[1]。肾脏病变发生后,若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治疗,则会朝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直至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威胁患者生命[2]。伴随着现代医疗技术与影像学检查技术的提升,终末期肾衰竭的早期诊出率提升,疾病危害逐步为人们所知,肾脏病变患者的早期就诊率日益升高,越来越多肾脏病变及时确诊并进行干预,患者预后得到有效改善。但在肾脏病变诊断、转归、预后预测中,均需进行肾功能检查,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水平,继而分析肾脏病变严重程度,明确患者的身体健康[3]。腹部CT是临床常用影像学扫描方法,可观察人体肾脏功能,获取清晰肾脏图像,明确患者肾脏各个部位的实际功能水平。基于此,本文以2021.1-2022.2收治的肾功能检查70例患者为对象,探讨分析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的价值,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1年1月到2022年2月,选取70例进行肾功能检查患者为对象。男性有42例,女性有28例;最小年龄42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7.72±10.23)岁;肾脏病变时间最短1年,最长20年,平均时间(10.68±3.11)年。纳入标准:(1)患者均发生慢性肾脏病变,持续时间在1年及以上;(2)患者均具备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指征;(3)患者知晓扫描检查流程及注意事项,严格配合检查要求进行检查准备。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CT增强扫描禁忌症;[1](2)患者精神状态不佳,且确诊精神疾病;(3)患者并未做好检查准备,CT扫描图像的真实性较低。

1.2方法

患者均进行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应用Somatom Definition Flash(西门子炫速双源CT)设备完成扫描。扫描前向患者普及检查注意事项,包含提前8h禁食,检查前给予500ml矿泉水饮用,在30分钟内饮用完毕。提前调节仪器参数,保证电压120kV,电流200mAs,层厚0.6mm,准直0.6mm。[2]指导患者在检查床平卧,在语音提示下调节呼吸,及时屏气,扫描患者的膈肌组织-盆腔位置,扫描期间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多期扫描。在扫描过程中,25s是动脉期参数,60-70s是静脉期参数,220-300s是延迟期参数。完成常规平扫后进行增强扫描,给予40ml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20ml生理盐水肘静脉注射,质量浓度300mg/ml,注射速率控制在6ml/s。[3]完成扫描并获取肾脏图像后,将其传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之后结合重建图像评估患者的肾功能,获取ROI值。

1.3观察指标

统计70例患者各个扫描期相(动脉期、静脉期、延时期)的肾皮质、肾髓质、肾动脉、肾静脉ROI值。

1.4统计学方法

在SPSS 22.0中分析。

2·结果

70例患者不同肾脏部位的扫描期相ROI值存在差异(P<0.05)。肾皮质ROI值比较,静脉期大于动脉期、延时期(P<0.05);肾髓质ROI值比较,延时期大于静脉期、动脉期(P<0.05);肾动脉ROI值比较,动脉期大于静脉期、延时期(P<0.05);肾静脉ROI值比较,动脉期、静脉期大于延时期(P<0.05)。见表一。

表1 不同肾脏部位的扫描期相ROI值比较(n=70例,x±s,HU)

ROI值

扫描期相

动脉期

静脉期

延时期

肾皮质

150.56±36.87

171.83±35.42

142.11±34.49

肾髓质

59.32±16.75

135.41±37.28

153.29±45.38

肾动脉

205.78±37.49

123.62±27.89

93.50±22.16

肾静脉

148.26±34.27

143.28±31.65

107.05±25.39

3·讨论

临床评估肾功能的方法较多,包含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影像学检查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在肾脏疾病早期诊断、功能改善以及预后评估方面应用,取得了较好的评估效果。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成像神动态显像属于肾功能评估金标准方法,可清晰直观反映人体肾脏肾小球滤过率数值与尿路排泄情况,所以可客观评估患者的肾功能水平[4]。但该检查存在放射性辐射危害,且难以明确患者的肾脏病灶,临床应用受限。螺旋CT扫描近年来在肾功能评估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应用价值。该扫描检查的评估肾功能原理基于 Patlak 方程和肾脏模型,在肾脏模型中对比剂会在两个不同空间分布,分别是肾小管空间以及肾脏血管空间,对比剂自血管腔中滤过并进入人体肾小管腔中,该过程会经细胞间隙转移,这一转移过程属于不可逆过程,转移速度恒

[5]此次研究对70例患者实施动脉期、静脉期与延时期CT增强扫描,扫描患者的肾皮质、肾髓质、肾动脉、肾静脉四个部位。扫描结果表明,肾皮质、肾髓质、肾动脉三个部位不同时期扫描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肾静脉动脉期、静脉期扫描结果相当,但均高于延迟期。通过不同时期扫描获取的ROI值,可多方位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继而辅助临床明确患者具体病变部位,辅助临床确诊肾脏病变。[4]

综上可知,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可在肾功能评估中发挥显著作用。

参考文献:

[1] 傅洋,韩丹. 分析128排螺旋CT增强扫描及后处理相结合对肾脏移植术后肾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诊断价值[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2,6(5):74-76.

[2] 范英芳,柳玉华,曹惠红. 增强CT扫描中应用含碘造影剂对老年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及口服水化治疗的预防效果[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9,18(16):1783-1786.

[3] 张玉玲,褚志强,李婧瑶,等. CT增强扫描评估肝硬化患者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初步研究[J]. 放射学实践,2019,34(12):1364-1369.

[4] 陈乃刚,王彦润,俱京涛,等. CT增强扫描对肾功能损伤诊断价值的研究[J]. 临床放射学杂志,2021,40(7):1422-1425.

[5] 胡荣胜,孙贞魁,钟叶,等. 常规腹部增强CT扫描对肾功能的评估价值[J]. 实用放射学杂志,2020,36(12):2015-2019.


[1]修改为患者存在CT增强禁忌症

[2]层厚和准直都为06mm

[3]这个速率是否错误?一个病人用药,应该需要多种药物吧

[4]讨论部分是否逻辑不对,文章说的是三期扫描增强,只有灌注才能评估肾功能,前后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