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效果分析

周鹰

内江市中医医院病理科 四川 内江641000

摘要:目的探讨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效能。方法筛选100例本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纳入年限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对全部患者实施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将其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学检查进行对比,分析该诊断方式的准确性、特异性。分析该检查方式对不同分型的肺癌的检出效果。结果 在100例检查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肺癌阳性85例,占比85.00%,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00%、97.65%、86.67%;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各分型肺癌检出效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对肺癌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度,对各种分型肺癌的诊断效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相近,值得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细胞病理学;肺纤维支气管镜;肺癌

据世界卫生组织一项报告指出,肺癌是现阶段威胁全世界人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以慢性肺部疾病、长期吸烟人群最为高发[1]。随着疾病的不断进展,肺癌细胞易出现转移,病灶出现扩散,从而导致多器官受累,极大程度上提高治疗难度,导致患者生存率有限。由于肺癌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预后不理想。因此,对于肺癌患者而言,早期发现、诊断及治疗是帮助其延长生命的重要途径[2]。现阶段,术后病理学检查仍是肺癌等多种恶性肿瘤诊断的金标准,但该检查方式无法早期为医师诊治提供有力参考。因此,为提高本院肺癌患者早期检出效率,本研究应用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并分析其诊断效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筛选100例本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纳入年限为2020年1月-2022年1月。纳入标准:均具备疑似肺癌临床表现;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能获得完整病灶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排除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妊娠、哺乳期患者。100例疑似肺癌患者中男性:女性=63:37,年龄区间49-81周岁,平均年龄(59.50±4.27)岁,致病原因:吸烟:慢性肺病:其他=48:31:21。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

1.2方法 

1.2.1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  采用肺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检查,即雾化麻醉后定位病灶,经患者鼻腔送入肺纤维支气管镜,冲洗病灶后回吸灌洗物,对获得的病理组织进行观察并分型。

1.2.2 术后病理学检查 术后获得病理组织常规固定、脱水、包埋、切片,制成标本后取切片在显微镜下染色观察,观察是否为肺癌并进行分型诊断,以本组检查结果为金标准。

1.3 观察指标

检查特异性=P/(L+P)×100%;准确率=K+P/(K+L+M+P)×100%;灵敏度=K/(K+M)×100%,K为真阳性、L为假阳性,M为假阴性、P为真阴性。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用(%)表示检出率等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分析

 在100例检查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肺癌阳性85例,占比85.00%,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00%、97.65%、86.67%,.见表1。

表1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分析(n)

检查方式

病理阳性

病例阴性

总计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n=100)

阳性

83

2

85

阴性

2

13

15

总计

85

15

100

2.2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各分型肺癌检出效果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各分型肺癌检出效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各分型肺癌检出效果(n)

检查方式

例数

鳞癌

腺癌

小细胞癌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

83

46

28

9

术后病理学

85

45

30

10

X2

0.1041

0.0452

0.0355

P

0.7470

0.8317

0.8505

3  讨论

肺癌是一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致死率均较高的恶性肿瘤,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3]。肺癌病理类型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两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比更高。对于肺癌患者而言,早期给予诊断及分型是帮助患者挽救生命,延长生存期的关键。术后病理学检查作为金标准诊断效果可靠,但需通过手术后才能获得结果,无法临床诊治提供有力参考。

李美琼等[4]研究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早期肺癌患者进行诊断,结果显示该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检出早期肺癌,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术前对病灶进行分型,帮助医师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方式。基于此,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疑似肺癌患者进行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将其检查结果与金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100例检查患者中,术后病理确诊肺癌阳性85例,占比85.00%,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00%、97.65%、86.67%;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各分型肺癌检出效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具备以下优势:(1)能够有效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活检、刷检,能够通过灌洗为检查提供病理学标本,有利于诊断和治疗。(2)该方式在不挤压癌细胞的前提下能够帮助临床医师了解叶、叶段支气管解剖学结构进行观察。

综上所述,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诊断对肺癌具备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度,对各种分型肺癌的诊断效果与术后病理检查相近,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施慧. 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刷片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诊断 与组织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J]. 健康大视野,2019(9):65.

[2]范晓明,韩殿龙.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诊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药指南,2020,18(20):147-148.

[3]彭旭,杨静. 肺纤维支气管镜细胞病理学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0(19):57-58.

[4]李美琼,林静,王善欢,等. 纤维支气管镜下液基细胞学检测技术在肺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J]. 广西医学,2020,42(3):264-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