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经济管理中法治式思维及方式的转化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8-25
/ 2

试论经济管理中法治式思维及方式的转化运用

李楠,马菲

南阳市骨科医院   河南省南阳市  473000

摘要:伴随着近年来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工作的日渐深化,医院作为我国社会经济体中的特殊实体,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生存压力变得越来越大,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经济管理工作,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并通过融入法治思维、法治理念,确保经济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不断缓解医疗矛盾,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实现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经济管理;医院管理;法治思维

引言:法治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利器,依法治国是国人经过艰苦卓越地探索寻求到国家治理的最有效路径。进入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国家治理走向现代化的法治之路医疗行业的立法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一环势在必行,相继颁布与医疗事业相关的法律条文,明确指出我国现代医院的管理工作需要构建出法治化制度。

一、医院经济管理的概念

在现代医院的管理过程中,经济管理为重点内容核心内容,经济管理可以依照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现状、医疗业相关政策以及医院的战略发展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制定经济发展方案。通过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手段,对医院支出进行协调、组织和计划,提高医院运能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医疗行业的需求,确保医院正常运转。新时期,伴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工作的稳步推进,医院想获得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加收入,对内部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制定效的经营管理模式,转变传统依靠国家财政投入的被动化发展局面,更新管理理念,提高自身的经济管理水平,行业中展开良性竞争,共同构建出良好的医疗行业发展格局。

二、经济管理中法治式思维及方式运用的基本特征

一是公益性。医院作为社会中的公益性组织,是为社会大众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核心阵地,无论经济管理如何创新、医改如何推进,为社会大众提供公益性医疗服务这点不会改变因此,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理念,在依法办事的同时可维护其公益性。

二是依法办事。在为社会大众提供医疗服务的常规化管理工作中,要以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作为参照依据,进行重大决策、制定规章制度时确保与我国相关法律法规高度适配,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的管理机制精准落实。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工作,需法律法规为基础。

三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国家治理能力走向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解除他们的病痛放在首位,经济管理工作,维护好相关干部职工的切身利益,调动员工积极性,推动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管理中法治式思维及方式的转化运用策略

(一)以制度化建设为基础,搭建法治医院建设的四梁八柱

首先需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法律体系将法治为展开医院经济管理制度建设重要载体和重要依据。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法治化建设,相较于其他领域立法较为滞后,因此需加医疗卫生法治化建设进程,依照我国现阶段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不断地整改优化。

其次是需推动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改革。公立医院展开经济管理的治理改革,其核心就在于通过立法工作的推进,为其赋权,确保公立医院具备独立的经济管理法人资格,可以独自享有经济管理权利,并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作为法律主体参与到各类医疗事业的社会活动中去,明确政府、国有资产运管的责任及相关主体。医院作为独立法人,院长行使经济管理责任,真正的走向公立医院管办分离的改革发展之路。

最后就是需要构建出更为现代化的医院经济管理规章体系。在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明确指出了我国代医院的发展章程,确定权利和义务的界限,保障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严格依照法律规章制度办事,构建出更为完善的法治环境,确保相关工作真正地实现有法可依、有迹可寻。如,需在我国法律法规的框架和引导之下,制定出与经济管理相关的运行制度,各项重大经济管理决策需执行三重一大民主决策。规范各类与临床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将医疗安全和保障医疗质量在重点位置,定期展开与医院经济管理法治建设相关的会议,可咨询法律顾问,对医院目前的经济管理法治情况进行不断调整优化。

(二)以合法性审查为依据,推动医院运行管理合法合规

首先可以全面推行法律顾问制度。可通过聘请专业化的经济管理律师团队,作为公立医院的兼职法律顾问,既可以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全过程的法律服务,又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投入,但同时还需要与内部法务部门进行配合,确保经济管理工作的合法性。其次是持续推动医患关系的法治化管理,尊重患者权利,保障患者的隐私权和获得赔偿权,法律框架的引导,解决医患纠纷。

(三)以专业化队伍为目标,培养法治化建设中坚力量

医院内部需设立与经济管理相关的专门法务部门,同时可设立专职的公职律师,满足公立医院在经济管理上的实际发展需求。法务部门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就在于对各类与经济相关的合同是否合法合规展开全面审查,并针对经济法律矛盾进行诉讼和调解,为医院后续的经济管理决策制定提供完善的法律参考依据,处理各类经济管理突发问题,展开内部的普法教育,并适当地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其次是通过网络资源创造出内部法治沟通平台,形成快速沟通交流及反馈路径,可通过该平台直接介入到财务、基建等部门工作中,了解企业法律风险,优化法治监督水平。

结论:

综上所述,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融入到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中,成为确保医院运营稳定、提升其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因此,代医院需加强法治化建设,确保各项经济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解决经济管理工作中的矛盾和冲突,化解经济风险,为医院的可持续稳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对进一步确保医院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提升其在医疗行业中的核心竞争力,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垂红.创新医院收入管理工作的措施及方法[J].大众投资指南,2022(10):98-100.

[2]杜学鹏,戴丽英,吴晓丹.公立医院法治建设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卫生软科学,2022,36(05):85-88.

[3]李燕.加强医院经济管理提升医院双重效益研讨[J].大众投资指南,2022(09):115-117.

[4]张建国,蒋政国,安雷平.加强公立医院法治建设的有效路径探析[J].法治博览,2021(31):172-173.